基金項目:2021年度安徽醫科大學校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21xkj265)。
作者簡介:王文靜(1992-),女,安徽阜陽人,碩士,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閱讀推廣服務與信息素養教育。
摘要: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時代主流。新媒體的蓬勃發展讓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方式靈活多變,打破時間、空間限制,這也給圖書館工作帶來機遇與挑戰。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育人的重要陣地,擁有海量的資源和易于接受新媒體的服務對象,應當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工具,積極探索新型閱讀推廣服務,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館藏資源、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渠道、提升服務質量,進而優化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加速圖書館智慧化轉型。該文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和探究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模式,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提供新思路,促使高校圖書館緊跟時代潮流,發揮更大的價值。
關鍵詞:閱讀推廣;新媒體;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館藏資源;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8.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3)05(b)-0108-04
Research on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WANG Wenjing, DENG Xinyue
(Library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Time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makes reading resources richer, reading methods more flexible, breaking the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bring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library work.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cultu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massive resources and service objects that are easy to accept new media. They should mak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eans and new tools to actively explore new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models, promote collection resources, enrich service content, expand service channels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through new media platforms, so as to optimize library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nd accelerate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ies.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w media reading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consider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reading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romotes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lay a greater value.
Key words: Reading promotion; New media; University libraries; Digital reading;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 mode
新媒體的興起與發展對傳統紙質閱讀產生了巨大沖擊,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使得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改變[1],閱讀需求偏向個性化,大學生的閱讀傾向從傳統紙質資源轉為電子資源,因此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不能僅局限于傳統方式,從大學生閱讀心理的角度出發,借助新媒體技術,學習新媒體思維,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創新了閱讀服務模式。通過線上線下交互作用,積極探索創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因勢利導宣傳推廣館藏資源,加強圖書館服務能力。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和探究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模式,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創新提供新思路,促使高校圖書館緊跟時代潮流,發揮更大的價值。
1 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現有文獻研究
從現有的文獻來看,國內學者對新媒體閱讀推廣的研究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向:一是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應用研究,從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特征、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要方式、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闡述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模式研究[2];二是新媒體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研究,通過對在校大學生新媒體閱讀偏好調研,分析自媒體對大學生群體閱讀行為的影響,提出根據用戶閱讀行為開展更為細致的個性化服務[3];三是新媒體閱讀平臺用戶互動行為關系研究,對微博、豆瓣讀書、圖書館微信平臺等專業化閱讀平臺中用戶互動行為進行實證性研究,分析用戶互動行為和用戶關系網絡[4];四是新媒體短視頻平臺在高校閱讀推廣服務中應用研究,通過調研分析抖音、快手、視頻號、bilibili等視頻平臺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中應用現狀的數據,提出高校圖書館短視頻運營模式優化策略[5]。
國內研究者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研究理論和實踐方面兼具:理論方面主要從宏觀的角度談對策;而實踐方面,通過調研數據分析,調研多集中于微信公眾號、微博、有聲閱讀等平臺,此方面發表文獻較多,相關研究較為成熟。對于短視頻、直播等視頻新平臺的閱讀推廣,部分高校圖書館已在新平臺開通官方賬號,但發布內容不多,作品傳播力和影響力較弱,運營模式及市場運作方面尚不成熟,還需不斷嘗試與探索。
2 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優勢分析
2.1 豐富閱讀推廣內容
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各類個人活動和團體閱讀推廣活動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了閱讀推廣內容,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大學生的閱讀需求。閱讀推廣作為圖書館與讀者交流的有效途徑之一,需要緊隨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在執行文化育人使命的同時緊跟潮流趨勢,以更先進的技術、更具創意的形式、更潮流的主題內容吸引讀者,尤其當代大學生求知、求新需求強,以新穎的閱讀形式、豐富的主題內容,同時融合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進行多方聯動,提高讀者參與積極性,增強閱讀推廣活動效果。
2.2 拓寬閱讀推廣渠道
新媒體背景下的閱讀推廣不僅可以使用QQ群、微信公眾號、雨課堂、超星學習通、在線課堂及在線平臺等,還可以通過短視頻、直播等視頻形式推廣閱讀活動,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線下閱讀、線上交流,線下記錄、線上分享,云閱讀,云打卡,云交流。與以往線下活動相比,閱讀推廣渠道增多,并且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讀者更便捷靈活地參與其中。借助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優勢,助力圖書館閱讀推廣,拓寬推廣渠道,增加推廣輻射面。
2.3 提升閱讀推廣效果
相比于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新媒體攜帶的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影響力強,用戶信息實時共享,互動交流具有及時性,通過新媒體進行閱讀活動推廣效果增強。新媒體技術能根據讀者閱讀傾向與閱讀偏好推薦個性化閱讀活動,增加與讀者的互動交流,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全方位、個性化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高閱讀推廣的效率。
3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3.1 線上線下融合不足
受疫情防控影響,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以線上為主導,部分活動線下開展,實行線上線下結合舉辦,但實際實施中存在線下活動與線上活動融合度不足的問題[6]。主要原因是缺少線上活動經驗,組織策劃不夠完善,無法近距離與學生接觸,開展活動時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還有些活動適合線下舉辦,改成線上活動影響閱讀推廣效果。
新媒體作為閱讀推廣的宣傳渠道,根據活動結果反饋發現宣傳效果不足,并未完全發揮出新媒體的優勢,未達到預想的效果。大多數學生還是通過傳統的宣傳渠道獲取活動信息。例如,張貼的海報、班級群的轉發,對于微信公眾號、視頻平臺等發布的閱讀推廣信息了解不多,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提高新媒體閱讀推廣宣傳效果。
3.2 活動創新不足
新媒體時代,短視頻、直播、圖文等蓬勃發展,其在生活中已占據主流,但高校圖書館舉辦活動仍傾向于傳統形式的活動,如讀書分享會、講座、好書推薦、征文比賽等,對大學生缺少吸引力,創新性不足,無法調動閱讀興趣。大學生作為跟隨網絡成長的一代,見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對新鮮事物求知欲更強,圖書館傳統的閱讀活動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年輕人的閱讀需求,他們真正需要的閱讀活動不僅要求內容豐富具有深度,形式也要緊隨潮流。因此,圖書館需要不斷開拓創新,在實踐中探索更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服務方式,做到形式多樣化,主題多元化、內容豐富化、審美年輕化,來應對新媒體發展帶來的閱讀需求變化。
3.3 活動反饋不足
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日常重要的活動,圖書館往往對活動的前期策劃和中期實施過程十分重視,對活動結束后的評價反饋重視程度不足。活動后缺少滿意度調研[7],學生對活動的意見無人收集。圖書館只是將學生需要的資源推廣出去,但站在學生的角度,這些資源未必是最適合或者最需要的,長此以往,雖然圖書館費心費力地舉辦活動,但效果不佳。活動開展完畢后并非真正的結束,在收尾工作中,圖書館應及時進行滿意度調研,掌握第一手反饋信息,尤其應該重視學生對活動提出的問題。學生是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主體對象,對閱讀服務的評價至關重要,也決定了今后閱讀推廣工作的重點。因此,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閱讀推廣小組應當及時開辦總結會議商討解決方案,爭取在下次活動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3.4 缺少新媒體專業人才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迅速應用于各個領域,但相對于技術的領先,專業技術人才比較稀缺。真正懂得新媒體技術,會利用新媒體思維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高校圖書館不多。高校閱讀推廣的教師,鮮少是新媒體方向的專業人才,多數是其他專業教師兼職負責帶隊,其還有其他本職工作,缺乏充足的時間和完備的運營業務能力。高校內設新媒體部,由學生負責日常編輯、發布、運營等,學生大多數也是出于興趣,缺少專業能力,往往是在摸索中學習,只能做簡單的運營工作,對于專業的新媒體閱讀推廣,尤其是文案策劃、內容創作、拍攝、剪輯、后期制作、運營維護等都需要具有專業知識能力的人承擔。使用新媒體閱讀推廣還需要專業的設備支撐。例如,拍攝工具、剪輯工具、存儲工具、輔助工具等,具備完備專業的工具,才能制作出更優質的內容,提升新媒體閱讀推廣效果。而這些工具成本投入較高,由于經費的限制,多數高校圖書館購置的專業工具不完備,因此開展新媒體閱讀推廣效果一般。
4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優化策略
4.1 組建新媒體專業團隊
打造新媒體專業團隊,成立閱讀推廣部門負責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8]。部門內部職責細分,強調專人專責,不斷培訓和學習提升相關知識技能,強化新媒體思維,確保工作順利開展,促進可持續發展。開通高校圖書館官方微博、微信等閱讀平臺和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bilibili等視頻平臺,由新媒體專業團隊負責運營。不同新媒體平臺的運營機制不同,運營團隊需要深挖不同平臺的推薦機制,了解不同平臺的運營模式,增加內容的曝光度,提升賬號的傳播力與影響力。除新媒體運營外,閱讀內容與形式也需要從大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行為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包括圖文并茂、有聲資源、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增加個性化服務,設計系列主題增加趣味性,增強交流互動,通過線上線下交互作用,創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4.2 創新閱讀推廣模式
新媒體時代,文化信息更加多維立體,視覺元素鮮明,視聽觀感愉悅。當代大學生是伴隨網絡發展成長起來的一代,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敏于求知求新。圖書館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滿足大學生不斷變化的閱讀需求。如今各大短視頻、直播平臺空前火爆,高校圖書館可以順勢而為,借助短視頻、直播方式等新模式帶領讀者了解圖書館館藏資源、服務、活動、空間,積極探索數字閱讀推廣跨界合作新模式。近些年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聯名產品,廣受大眾喜愛,這是博物館將歷史與當今潮流融合創新的結果,通過跨界合作,讓歷史煥發新的生命力。高校圖書館不應亦步亦趨、跟隨其后,應該主動出擊,尋求創新,圖書館也可以引領成為時尚潮流本身,讓走入圖書館成為學生日常交流的話題。鮮明化、多元化、潮流化,以當前流行的內容結合圖書館的資源,增強吸引力,宣傳推廣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讓讀者了解圖書館也要與時俱進,并不只是借閱書籍、自習的場所,吸引讀者對圖書館的求知探索欲,拉近與圖書館的距離感。借助新媒體平臺,將讀書分享會、講座、好書推薦等傳統主題的閱讀推廣活動融合時下流行的正能量內容,以新穎的形式開展,給讀者全新的體驗感受。
4.3 打造特色閱讀品牌
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當注重打造閱讀推廣品牌價值,擴大品牌效益。單一活動不如品牌活動凝聚的力量大,傳播的范圍廣。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和新媒體技術,建立新型閱讀品牌,形成品牌號召力,將圖書館具有的優勢資源推廣出去,吸引讀者。通過豐富閱讀推廣內容,拓寬閱讀推廣渠道、優化閱讀推廣形式,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根據院校自身特色,整合館內的優勢資源,明確清晰閱讀活動的目標及想要的成效,建立特色閱讀品牌,最大程度地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使用新媒體開展傳統閱讀品牌活動的同時,也要利用新媒體平臺積極探索新的品牌[9],確保閱讀品牌設計更符合讀者的閱讀需求。
4.4 重視反饋意見
在閱讀推廣活動結束后,及時進行活動滿意度調研,收集讀者的反饋信息。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給活動參與者,也可以在活動后開展小型座談會,聽取讀者的反饋與評價,重點關注提出的問題與建議。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總結問題,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不斷調整、完善、精進以貼近年輕人的審美,確保閱讀推廣服務的主題、內容、形式更符合讀者的閱讀審美與閱讀需求。
4.5 加強館內外聯動
圖書館應當和校內各個學院加強聯動,除了開展面向全體師生的閱讀活動,也可以根據特殊的節日、季節、節氣等,舉辦一些與某學院或某專業相關的活動。通過聯動,不僅能很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也能進一步推廣該專業的相關資源。除了校內學院之間的聯動,省內高校圖書館之間也應該建立聯動機制[10],通過新媒體平臺,合力開展系列活動,擴大閱讀推廣的影響。另外,圖書館也應當加強與各大數據庫供應商互通、互動、互聯,實現資源與技術共建共享,合作共贏。通過合作開展系列活動,加強高校圖書館間聯動,實現雙方合作共贏。
5 結束語
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充分利用新媒體能推廣圖書館的資源,優化圖書館的服務,借助新媒體平臺與合理的內容建設模式促進自身發展,加速數字資源的推廣,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只有創建價值高、有創意、形式新鮮的內容才能改變讀者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以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孫端利.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中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22(6):80-82.
[2] 李曙英.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22):115,124.
[3] 劉子怡,楊玉婷.自媒體閱讀平臺對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影響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5):102-104.
[4] 張興剛,袁毅.自媒體閱讀平臺用戶互動行為研究:以“十點讀書”新浪微博為例[J].情報科學,2017, 35(9):79-83,116.
[5] 王旭彤.短視頻在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中的應用:基于我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圖書館的實證分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40(6):3-9.
[6] 閆永鳳,臧萌.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18):160-161.
[7] 胡海波.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書推廣分析[J].科技資訊,2022,20(21):195-198.
[8] 徐琰,費維娜.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困境及對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2,42(8):4-5,12.
[9] 姜玲.新媒體環境下上海高校圖書館品牌建設現狀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2(8):14-22.
[10]姚丹,韓偉萍,張琴.高校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的聯動路徑[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3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