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通過闡述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性和內涵要求,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系統工程、質量工程、持久工程和民心工程,提出民辦高校黨委要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運用好全面從嚴治黨這個重要法寶,建立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機制,不斷提高民辦高校黨委的政治領導能力、參與決策能力、協調發展能力、引領保障能力、管理服務能力、拒腐防變能力。
關鍵詞:民辦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增強中國共產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與擔當,永葆中國共產黨的生機與活力。全面從嚴治黨成為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事業發展和勝利的重要法寶。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提出黨內還存在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要求全黨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不斷深化自我革命,為各級黨委堅持黨的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科學指導。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系統工程、質量工程、持久工程和民心工程,在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部分。同時也要看到,新時代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復雜而又緊迫的工作任務。
一、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性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公辦高校一樣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民辦高校黨的建設關系著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民辦高校的健康發展、民辦高校的和諧穩定,關系著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能否在民辦高校得到貫徹落實。目前,在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方面,公辦高校黨委已有成熟的組織制度和實踐經驗,但是民辦高校有著明顯不同于公辦高校的黨建工作邏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規定:“民辦學校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對受教育者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民辦高校黨委要有效發揮引領保障作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首先就要運用好全面從嚴治黨這個重要法寶,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黨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把自身錘煉成堅強的戰斗堡壘。
二、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內涵要求
(一)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系統工程
有人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抓反腐敗和作風建設,只要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作風建設不斷加強,從嚴治黨就得到了全面落實,并以此為衡量從嚴治黨成效的重要標準,這是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認知偏差。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戰略舉措,是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是一項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民辦高校黨委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發揮引領保障作用,就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緊緊圍繞民辦高校黨的紀律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著力從思想、組織、制度、作風等各個方面協同推進,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全覆蓋,將從嚴治黨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只有這樣,全面從嚴治黨才能真正在民辦高校得到落實。
(二)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質量工程
新時代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復雜而又緊迫的工作任務。民辦高校在推進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會面臨一些困難,造成個別民辦高校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紀委監督責任缺位,表面上轟轟烈烈、層層“落實”,實際上只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使得全面從嚴治黨效果大打折扣,并形成了新的形式主義。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提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目標,即實現黨的建設從“有形”到“有效”、從體量到質量的深化和延展。民辦高校黨委要發揮從嚴治黨的引領保障作用,就必須把它作為一項質量工程來抓,按照“遵循制度、執行到位、強化監管、持續提高”的方針,從源頭上找準從嚴治黨的職責定位和存在問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現象,持續提高民辦高校從嚴治黨的工作質量。
(三)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持久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研判和準確定位。全面從嚴治黨,意味著要牢固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意味著這項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這是由全黨面臨的風險挑戰的長期性、復雜性、嚴峻性所決定的。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同樣面臨諸多復雜的挑戰,如部分民辦高校黨的領導弱化、存在“四風”問題反彈回潮隱患、各種社會思潮沖擊導致學生思想多元化、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防范難度逐步增大等,這就決定了民辦高校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也必須一直在路上。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科學制定路線圖,準確把握方向,并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四)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民心工程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證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目標。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發揮引領保障作用,就是要發揮學校各級黨委和黨員的作用,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加強黨風、校風、學風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讓教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學生在學校的不斷發展中更好地成長成才。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高校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切實提高為師生服務的意識,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把回應基層師生的呼聲、滿足廣大師生的要求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時刻把師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了解師生所需所想,時刻關心師生的冷暖,為師生排憂解難,提升服務師生的效率和水平。民辦高校在貫徹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只有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才能獲得廣大師生的擁護和支持,這也是一項民心工程。
三、民辦高校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的實踐路徑
(一)以政治建設為根本,提高政治領導能力
民辦高校黨委是民辦高校的政治核心,為民辦高校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民辦高校黨委必須突出政治建設這個黨的根本性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思想;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的作用,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理論成果和黨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建立“第一議題”制度和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如廣州軟件學院建立“四家一中心”教育體系,開展師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師生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要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著力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陣地建設,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只有不斷提高民辦高校黨委自身的政治領導能力,才能有效發揮其政治核心作用,確保民辦高校按照黨的要求辦學立校、教書育人。
(二)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主線,提高參與決策能力
參與學校重大事項決策是民辦高校黨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民辦高校黨委要牢牢抓住體制機制建設這條主線,重點建立以下幾項制度:建立學校黨委書記進入董事會和監事會的制度,推薦1名黨委委員參加學校監事會;建立重大事項董事長、黨委負責人、校長溝通機制和日常協商制度,及時了解各方面信息和情況,提高民辦高校黨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和推進重要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建立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實現學校治理和黨委政治核心作用發揮的有機融合。同時,要提升黨委班子成員的素質能力。黨委班子成員參與決策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黨委在民辦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發揮。黨委班子成員要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找準位置、履職盡責,在參與學校重大事項決策中貢獻智慧,為民辦高校干事創業貢獻力量。
(三)以中心工作為遵循,提高促進發展能力
民辦高校黨委要秉承“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為民辦高校科學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要堅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有機統一、相輔相成。要圍繞內涵發展、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實施“黨支部+”工程,使黨建與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創業就業等中心工作結合,保證民辦高校重點工作不斷向前推進。要壓實校園安全穩定工作責任,以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完善應急機制,夯實工作基礎,強化安全管理,扎實做好校園及周邊治安專項整治工作,為民辦高校穩定發展保駕護航。要敢于攻堅克難,積極協調解決民辦高校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爭取上級黨組織、政府部門和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促進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以組織建設為抓手,提高引領保障能力
黨的基層組織是開展黨的活動的基本單位,擔負著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民辦高校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推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推進黨支部評星定級,提高黨支部的組織力。要選準用好黨員干部,選拔政治素養高、黨性觀念強、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黨員干部擔任二級單位黨支部書記,并選好配強黨支部班子,實施“頭雁工程”。要推動黨員教育管理經常化、系統化、長效化,每月定時召開黨組織生活會,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形成從嚴從實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良好態勢。要嚴肅基層黨組織的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和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發揚民主集中制、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黨的優良傳統,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要做好黨員發展工作,著力發展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入黨,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組織在民辦高校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五)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提高管理服務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也是民辦高校黨委的首要工作目標。民辦高校黨委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引導學校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完善教師入職宣誓制度和教師職業道德“十不準”追責制度,不斷提高民辦高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要旗幟鮮明地加強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將思想政治工作貫通管理體系、學科體系、專業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等,落實到民辦高校辦學治校和教書育人的各個方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要實施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精品培育工程、品牌創造工程,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推進十大育人體系的構建,建立健全系統化育人長效機制,提高民辦高校黨委服務師生成長成才的管理服務能力。
(六)以落實工作責任為基石,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民辦高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充分壓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黨委書記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帶領黨委班子健全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學校紀委要強化執紀監督,加強監督問責,建立紀委對同級黨委及其領導班子成員履行監督責任的機制,強化紀委監督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要加強民辦高校黨員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監督,開展黨員干部政治教育、組織教育和廉潔紀律教育,建立干部約談制度,開展干部述職考核,提高干部拒腐防變能力。要切實強化民辦高校黨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師生,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以優良黨風培育純正校風、涵養濃郁學風。要充分發揮民辦高校黨代會、教代會、工會、學代會的監督作用,讓師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發揮師生監督的積極作用,促進民辦高校依法治校、依規治校。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任務緊迫而又繁重,需要民辦高校黨委具備高超的智慧,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立足民辦高校實際,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與實現民辦高校發展戰略目標緊密結合起來,與學校立德樹人工作結合起來,科學認識新時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路徑,準確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方向。要樹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理念,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進一步加強民辦高校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只有堅定不移地在民辦高校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根本上解決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民辦高校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為民辦高校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參考文獻:
[1]林東偉.推進高校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把握的三個關鍵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7).
[2]盧成觀,覃偉津.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研究綜述[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
[3]王彥輝.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履行主體責任問題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4).
[4]郭治鵬.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高校落地生根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20(6).
[5]浦玲,朱拓.高校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踐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7).
責編:瀚 海
基金項目:2022年度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黨建研究專項)研究成果(編號:2022JKDJ084)
作者簡介:劉友坤(1963— ),男,廣州軟件學院黨委書記,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為黨建理論與實踐、思想政治教育;馬波(1982— ),男,廣州軟件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黨建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