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應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門診接收的9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5例,對照組實施針灸治療,研究組實施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觀察對比兩組的臨床癥狀積分、疼痛評分以及治療效率。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的各臨床癥狀積分同對照組相比更低(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推拿聯合針灸方案在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可獲取理想的成效,使得患者臨床癥狀和肩頸疼痛得到改善,具有確切的療效。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推拿;針灸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LI Ye, FENG Keyi
Cha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Changzhou Geriatric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Methods:9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received in our outpatient clinic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and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random digital tables,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The clinical symptom scores,pain scores,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treatment,the pain scor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and acupuncture scheme can obtain ideal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shoulder and neck pain can be improved,which has exact effects.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sag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神經根型頸椎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患病率,該疾病致病因素較多,如創傷性關節炎、后方骨關節骨質增生以及髓核的突出或者脫落等,引起相鄰三個關節移位或者松動,使得神經根受到刺激或者壓迫,進而出現相應的疾病癥狀,患者多存在頸部活動受限、上肢肌力減弱,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1]。目前,該疾病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及非手術兩種,經臨床實踐,整體治療效果均存在一定的不理想性。隨著中醫的推廣,中醫綜合治療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如針灸、推拿、中藥等,本研究主要對針灸推拿方法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22年2月—2023年2月接收的門診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90例分為對照組(n=45)和研究組(n=45),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各30例、15例,年齡為28~70歲,年齡均值為(49.00±2.87)歲,病程為0.5~3年,病程均值為(1.75±3.77)年;研究組中男性和女性各28例、17例,年齡為29~70歲,年齡均值為(49.50±2.61)歲,病程為1~3.5年,病程均值為(2.25±2.41)年。兩組基線資料經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實用骨科學》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相關診斷標準;經MRI或者CT檢查確診;經DR檢查有頸椎生理前凸減少的表現;具備良好的認知以及依從性;自愿參與研究并知情。排除標準:合并頸椎骨折或者結核;慢性感染性疾病;意識障礙;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針灸治療:穴位主要選取患者夾脊穴、天宗穴、肩中俞、秉風穴、手三里、肩井穴、肩外俞等,不同穴位采取不同的毫針及進針手法。夾脊穴選5cm毫針,角度為向頸椎方向傾斜45°角進針;肩中俞為3.33cm毫針,針刺垂直進針,以患者有酸麻脹感覺停止;風池穴選5cm毫針,角度為斜向鼻尖方向進針,以患者有緊滯感后停止;其余穴位針刺以垂直進針方式為主,各穴位留針20min,2d實施1次針灸。以7次為1個療程,開展3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休息1周后繼續下一個療程。
1.2.2 研究組實施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針灸方法同上,在該基礎上實施中醫推拿,患者取坐位,醫者位于其身后根據患者癥狀程度以掌根對肩頸部和背部斜方肌進行揉按,力度以患者接受為宜,推拿過程中指導患者保持身體的放松,持續揉按至患者局部肌肉溫熱。對兩側的肩頸部實施揉按,以肩部和椎旁痛點為重點配合頸部的旋轉、伸屈以及被動運動,運動幅度由小至大過渡,時間持續7min左右。選穴位進行點按,穴位以風池穴、手三里、曲池穴、少海穴、肩井穴、合谷穴、神門穴為主,醫者以拇指指腹進行點按,控制力度以患者有酸痛為佳。隨后醫者一手放置于患者的頸部,另一手扶住患者的下頜部位進行頭部旋轉活動,將頭部輕輕向上做提拉動作,輕微按左右方向來回旋轉。根據患者的病癥進行頸椎扳法用于調整棘突歪偏和小關節紊亂。以7次為1個療程,開展3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休息1周后繼續下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癥狀積分:結合《中醫病癥診斷及療效標準》對患者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積分進行評分,主要癥狀為頭痛、肩頸痛、眩暈、惡心或者嘔吐,由輕至重分別為0、2、4、6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2]。
1.3.2 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疼痛程度,評分范圍為0~10分,無痛為0分,劇烈疼痛且無法忍受為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感覺越劇烈。
1.3.3 治療效率:分為痊愈:疾病癥狀完全消失,上肢及肩頸功能正常,生活正常;顯效:癥狀改善明顯,上肢、肩頸功能恢復,可參加勞動及工作;有效:癥狀有所改善,上肢及肩頸功能有所改善,可適當參與勞動及工作;無效:上述癥狀均未改善,影響生活。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對比治療后,研究組的各臨床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對比治療后,研究組的疼痛評分同對照組相比更低,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率對比 經治療,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77.78%,P<0.05,詳見表3。
頸椎病常見疾病類型之一包括神經根型頸椎病,在祖國中醫學中歸于為“痹癥”“肩頸痛”范疇,認為該疾病因為受風寒濕邪侵襲、外傷、經絡不通、氣血不和的共同作用引起,屬本虛標實之證,虛實夾雜。臨床癥狀目眩、頭暈、耳鳴則是肝風、痰濁、虛損相關,肩頸因邪氣滯留后失滋養,從而有麻木、疼痛感覺。以往臨床中常規西醫治療中,口服西藥的患者不良反應顯著且療效不明顯,手術治療方法雖可獲取較好的成效但存在一定的風險且費用較高,為此,中醫治療方法逐漸在臨床中采用,其中針灸、中醫推拿均為常用方法。相關研究證實,在頸椎疾病治療中應用針灸結合推拿效果顯著,可緩解臨床癥狀并改善生活質量。
本次結果,研究組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及疼痛評分同對照組相比更低(P<0.05),且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應用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方案可獲取較好的成效。這與陳鵬歡[4]等人的研究結果:“對CRS開展中醫推拿與針灸聯合治療能夠有效地緩解臨床癥狀,可獲取確切的療效”這一結論相符,分析原因如下,研究采取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該疾病是中醫傳統技術與現代康復理念的結合,以病因、病機實施標本兼治。根據古典醫籍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記載,分析該疾病發病重要因素與肌肉勞損、長期姿勢不良、外傷等有關,本為肝腎虧虛,標為風寒濕邪侵襲,瘀血阻滯。為此治療中應以緩急止痛、祛邪活絡、清熱消腫、溫經散寒為主[5]。針灸治療中穴位以夾脊穴為主,根據患者病情選肩外俞、肩中俞及天宗等穴位,對特定穴位進行針刺達到舒筋活血的效果,針灸對頸椎病可實現祛風、除濕、祛瘀以及散寒的功效。同時針灸的刺激可緩解肌肉與韌帶的緊張感覺,使得受損組織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同時改善了局部組織的缺氧缺血狀態,逐步地消除神經根四周的炎癥及水腫[6-7]。推拿和針灸的二者聯用,通過穴位刺激實現了對患者頸部肌肉緊張狀態的緩解,在逐步實現頸椎體復位后,通過各推拿手法對病變部位進行不同動作的實施,使改善局部生物力失衡問題,進而調節了生理曲度[8]。
綜上所述,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可有效將患者的臨床頸椎癥狀指標進行改善,進而緩解了疼痛,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復。需注意的是本研究時間較短,缺乏中醫推拿結合針灸在該疾病治療中的遠期療效隨訪,為此仍需進一步隨訪觀察和探究。

參考文獻
[1] 盧渠,黃漫華,李少芳,等.小針刀聯合溫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評價[J].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 20(12):18-20.
[2] 劉美蘭,葉仁靜,曾曉青,等.常規康復療法聯合針灸推拿在老年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22,51(13):1506-1508.
[3] 謝昭華.中醫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有效性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23,42(4):134-136.
[4] 陳鵬歡.中醫推拿與針灸聯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研究[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21,33(6):61-64.
[5] 王麗.耳穴壓豆聯合中醫推拿對減輕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的護理研究[J].新疆中醫藥,2021,39(5): 29-31.
[6] 鄭賓.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系統醫學2021,6(18),46-48.
[7] 張晶晶,張國廷.中醫推拿結合曲度牽引治療頸椎病伴有生理曲度異常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1,28(30):151-153,167.
[8] 趙春,李俐依.中醫推拿結合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與價值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9, 35(20):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