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各100例。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癌性疼痛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護理措施,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顯緩解,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肺癌;心理護理干預;健康宣教;癌性疼痛;生活質量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cancer pai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CHEN Xia
Department of Oncology, Xu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uai’an, Jiangsu 211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s:20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2to February 2023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cancer pain score,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measures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Lung canc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Cancer pain; Quality of life
肺癌在發病的早期階段,患者未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加重,會出現日漸消瘦、發熱等癥狀,耐受能力較差。由于大多數患者缺乏對該種疾病的認知,在確診后通常會產生不良心理如焦慮、悲觀、恐懼等[1]。肺癌患者在臨床上主要通過放化療進行治療,但癌性疼痛和一些不良反應無法避免,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2]。目前,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在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上作用重大。本文選取200例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所取得的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22年2月—2023年2月。選取200例肺癌患者,隨機分組,各10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齡50~75(54.02±2.44)歲;觀察組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51~74(53.45±2.5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患者在用藥期間需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以放化療治療方案為依據,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治療,在疾病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對癥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當發現患者出現任何的異常情況時需要立即向醫師進行告知,以便能夠盡快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1)心理護理:①心理疏導:第一,運用語言藝術安慰患者:大多數肺癌患者的心理情緒會受外界因素影響,會加劇不良情緒的產生。對此,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減少外界因素對患者的不良刺激,要多與患者交流,給予患者必要的幫助,并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護理人員要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感知患者的心理變化,以患者的訴求為依據,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第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同患者之間構建比較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此來促使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夠主動配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以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替患者考慮問題,耐心聽取患者意見,與患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以便能夠更為充分及直觀地了解到患者的心理情緒,從而采取合理化的心理護理措施。②滿足患者需求:第一,由于癌癥是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危害的一種疾病,患者擔憂自己會死亡,有較強的求生欲,并且還會伴隨恐懼的心理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理解及支持,并及時主動同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確保能夠完成對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并要求患者的家屬應給予患者支持,理解和關心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身邊人的溫暖,特別是主治醫生和護士長也要多看望患者,患者會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關愛和尊敬的,對抗疾病的自信心得到了明顯的增強,疾病治療依從性也得以顯著提升。第二,生理的需求。肺癌晚期的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癌性疼痛劇烈,很多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如悲觀、失望、煩躁、易怒,有的患者還會有自殺的傾向,對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癥狀進行處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三,對疾病知識的需求。大多數患者對于疾病知識不了解或存在認知上的誤區,護理人員要正確地告知患者診斷結果和預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并給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導,以此來促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得以進一步減輕,對于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患者,醫護人員要采取必要的干預手段,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2)健康宣教:①飲食指導:為了保證患者日常進食的規范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做好飲食護理極為關鍵,通過與患者聊天的方式,可了解到患者喜歡的食物,之后結合疾病康復的需要,給予患者喜歡的食物。患者手術之后意識狀態恢復清醒時就可以進食流質食物,可飲水。食物還是應以易消化、清淡飲食為主,如小米粥、蔬菜湯、面片湯、雞蛋糕等,在患者的飲食上要充分尊重和考慮到患者的口味和飲食習慣,然后針對性地制定食譜。要求患者可食用一些紅、黃、綠蔬菜和水果以及杏仁露、黑木耳等。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禁止患者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禁食海鮮類食物,避免引起過敏,禁忌煙酒。②生活指導:病室加強開窗通風,室溫維持在18℃~22℃、濕度維持在50%~60%為宜,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合作,保持個人衛生的清潔,并細致及全面地監護患者,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日堅持早睡早起,戒煙戒酒,對患者進行巡房時需保持安靜,以防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平時,患者應多下床參與活動,避免肌肉萎縮,如上肢上舉、抬腿等,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活動。③康復指導:第一,生活指導:對于有吸煙習慣的患者要告知其戒掉,在生活中要避免到煙霧、灰塵及化學刺激物品所在的環境中,保持好口腔的衛生。第二,用藥指導:嚴格遵醫囑使用止痛藥并告知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要求患者嚴格按照醫囑要求進行用藥,不可未經醫生同意私自更改用藥劑量。同時,在患者用藥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有無出現便秘癥狀進行觀察,并嚴格按照醫囑要求來給予患者緩瀉劑。第三,環境護理:告知患者在居家康復期間需保證空氣的清新,每日通風,并注意打掃衛生,盡可能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避免感冒。第四,出院指導:告知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囑要求定期到醫院中接受復查,當出現不適感之后需要盡早入院接受治療。對于一些合并有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要多改變體位,翻身、扣背,促進痰液排出,并注射肺炎疫苗。
1.3 觀察指標(1)癌性疼痛評分,用NRS數字分級法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強。(2)生活質量評分,用生活質量量表(GQOLI-74)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3]。(3)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得分越高患者焦慮和抑郁感越強。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癌性疼痛評分護理后,觀察組癌性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比較兩組焦慮和抑郁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焦慮和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在臨床上,化療是治療肺癌最為主要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實現延緩生命周期的目的,但化療也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會對患者的造血系統和消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化療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懼、緊張等,伴隨患者心理壓力的不斷增加,生理功能的改變,患者容易喪失對治療的信心,在心理應激反應下,疼痛的程度會加重,進而出現惡性循環,不利于患者的康復[4]。對此,除了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外,實施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肺癌疾病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受文化程度、年齡及經濟狀況等不同因素影響,不同的患者所展現出來的心理狀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建議實施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護理措施[5]。對于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在講解的過程中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要讓患者徹底明白與了解,并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進行及時觀察,加強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以此來促使患者的疾病治療自信心得以顯著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6]。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癌性疼痛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護理措施具有可行性,心理護理干預方法的實施,將護理重點放在了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上,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及病情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避免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心理狀態不好,不利于治療工作的有序開展,防止不良心理情緒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綜上所述,對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護理措施,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明顯緩解,生活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聰聰,劉平.心理護理干預與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糖尿病天地,2020,17(7):257.
[2] 謝李孩,葉美珍,成燕.心理護理干預聯合健康教育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生活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11):110-112.
[3] 劉海玲.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9):226.
[4] 薛芳芳.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影響[J].飲食保健,2018,5(52):235.
[5] 金舟綸.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8(4):190.
[6] 祁霄.心理護理干預與健康宣教對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8,8(6): 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