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完全護理模式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況及炎癥反應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8例,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和試驗組(48例,實行完全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試驗組炎癥因子水平及負面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但試驗組疾病認知水平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完全護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炎癥控制效果,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升護理滿意度,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完全護理模式;耐多藥肺結核;應用效果
The effect of complete nursing model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CAI Hui, SANG Dawen
Yanche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22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omplete nursing mode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Methods:96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8 cases,using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8 cases,using complete nursing mode)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nursing,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sease cognition leve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mplete nursing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control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alleviat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and enhance nursing satisfaction,with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Complete nursing mode;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Application effect
耐多藥肺結核指的是一種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結核病,且同時對異煙肼和利福平耐藥[1]。由于結核病耐藥現象的出現,20世紀八九十年代結核病又在全球范圍內出現死灰復燃的情況[2]。現階段,耐多藥結核病的防控已然成為傳染病防控的主要工作之一[3]。而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對其展開適宜的護理也能夠大大降低疾病威脅性。基于上述情況,本文對完全護理模式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護理實踐中的適用性進行了全面探究,現將詳細報道呈現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實驗所涵蓋的對象是我院收治的96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病例選擇時間為2019年8月—2021年8月,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齡(51.33±3.23)歲]和試驗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齡(51.42±3.1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即可繼續完成后續研究。本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均已簽下《知情同意書》(倫理號:2022071012)。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主要內容體現為根據患者的現實護理需求展開護理。
1.2.2 試驗組患者采用的護理方式為完全護理模式。(1)建立完全護理小組:醫院應當完成完全護理小組的組建,并由護士長擔任護理小組組長。護士長所承擔的工作職責為指導和監督護理人員的工作,且對患者展開的護理服務應貫穿于患者治療過程的始終[4]。(2)建立患者檔案: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體檢結果幫助患者建立個人檔案,檔案中應詳細記錄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結果、治療方案、用藥名稱等內容。(3)健康教育:耐多藥肺結核這一疾病具有治療難度大且易反復的特性。患者在病情反復發作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定的情緒波動,進而導致其依從性降低。所以,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當全方位、多角度地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4)心理護理:耐多藥肺結核由于其傳染性以及反復發作性,患者在治療期間其情緒勢必會產生不良變化。護理人員應于患者治療期間定期對其展開心理評估,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況,注意以溫和的語氣、誠懇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并合理評估其生理、心理、社會狀況,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心理干預方案。(5)用藥指導:藥物可實現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病程推進的有效遏制[5]。因而,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對患者及其家屬展開用藥指導,使其掌握科學的用藥方式。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用藥過程中應秉持適量、規律、聯合的原則。同時也應向患者普及應用頻率較高的抗結核藥物的名稱、時間、方式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6)飲食指導:耐多藥肺結核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6]。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展開科學的飲食管理能夠對其身體恢復起到積極意義。護理人員應當幫助患者改善不良飲食習慣,同時告知患者增加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的食用量,戒煙酒。(7)定期評估: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于每周定期對患者展開相關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等。若患者連續2次檢查結果正常,則可將檢查頻率調整為1個月1次。若患者出現檢查結果異常的情況,則檢查頻率不變。(8)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使其明確按時用藥、按時復查的必要性[7]。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滿意度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85~100分表明非常滿意;60~84分表明基本滿意;0~59分表明不滿意。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炎癥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數值越低,則說明患者身體狀況越好[8]。對病因及危害、遵醫治療重要性、注意事項、病情觀察及隨訪四個方面的認知程度進行評估,各維度0~2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對該方面的認知越高。將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作為評估依據,分析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數值越高,則說明患者負面情緒越劇烈[9]。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 護理后,試驗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兩組疾病認知水平比較 試驗組健康認知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2.4 兩組SAS及SDS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4。

近些年,我國在傳染病防控過程中已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由于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強,給結核病流行及控制帶來了困難。完全護理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手段,這一護理手段是對常規護理方式的創新與繼承。完全護理模式起源于國外,且近些年在我國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在完全護理模式下可將患者的護理工作劃分為兩個階段,即院內治療與院外恢復。在這一護理模式下,不僅強調對患者展開疾病護理,同時增加了定期評估、檔案建立、心理干預等相關內容,進而使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得到更為專業的護理服務,提升患者治療舒適度。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疾病認知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及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患者, P<0.05,即組間對比有差異。本研究中,試驗組在實施完全護理模式的過程中,通過患者檔案管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定期評估、出院指導等護理措施,既有效緩解了患者負性情緒,改善了其炎癥因子水平,又大大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其應用效果值得肯定[10]。心理護理運用了心理學知識與技術,緊緊圍繞患者的合理需求開展心理干預工作,可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身心的愉悅性,有利于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應當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護理實踐中更為廣泛地運用完全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沈霞,朱莎莎,李彬霞,等.健康教育聯合常規護理在耐多藥肺結核合并血栓患者中的護理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21,27(1):149-150.
[2] 靳燕彩.延續性護理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自我護理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3): 536-538.
[3] 強彩萍.護理干預肺結核合并多重耐藥菌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家有孕寶,2021,3(7):201.
[4] 王曉麗,邢春玲.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實施個體化心理護理的效果觀察[J].婚育與健康,2021,12(5):89.
[5] 黃秋燕.心理護理在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21,22(33):241.
[6] 吳玲霞,孟榮,孟慧.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研究[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5):101-103.
[7] 王翔燕.實施多元化護理干預措施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呼吸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健康必讀,2020, 32(3):258.
[8] 黃嘉,楊薇,田沙沙.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貴州醫藥,2020,44(6):1004-1005.
[9] 王婷婷.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7):256-257.
[10] 粟笑.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干預對貝達喹啉聯合治療下的耐多藥肺結核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