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秋,上海楊浦區經二河橋下不寬的水面倒映出一輪皎潔滿月,30多條槳板經由木條搭建的親水平臺下水,攪碎月光向東漂流,直至新江灣城公園略寬闊的湖面。嬉笑聲中夾雜著劃槳破開水面的“不平靜”,這是屬于城市槳板人的中秋夜會。
隨著人們的親水需求逐步上漲,不少城市的公開水域涌現“下班去劃船”的水上運動愛好者。以新江灣城為例,作為上海市區唯一的濕地生態區,這里河道縱橫,共有經一河、經二河、緯二河、綠河等9條河道,總長度16.62公里。鑒于轄區內水系資源豐富,近年來槳板等水上運動參與人群日益增多。
2023年初,九三學社楊浦區委提出,有序開放新江灣城公共水域,發展水上運動。相關專題協商活動正在推進中。
近幾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成為我國最大槳板生產基地。海關數據顯示,2023 年以來,威海槳板產業進出口金額已達4 億元。
現下,槳板人的“浪里白條”已從全球“沖浪勝地”游進了中國超大城市。
在北京,槳板運動的聚集地位于昆玉河,2023年高峰期,這條10公里長的水道“堵船”時有發生。作為北京第一批玩槳板的人,“70后”IT工程師陳洪從2015年的第一塊板開始,先后擁有過30多塊功能不同的槳板;從事影視動畫行業的“80后”彭帥,2022年初夏與朋友在北京潮白河露營時試玩槳板,就此“入坑”;“80后”保險從業者王婧帶娃劃槳板,還曾專門買過啤酒上板享受;也有大爺和大媽,共坐一條板上,看著北京城墻上的落日西下。
在杭州剛開放的可供水上運動的河道中,也已出現一群“水上漂”,他們在城市高樓間穿河而過。
“一塊入門級槳板,長3.2米至4.2米,寬80厘米左右,價格約1000元;頂級槳板的價格在1萬元上下。”上海德有體育新江灣店主理人、國家級槳板教練金政輝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普通槳板為PVC材質,充氣十幾分鐘后變得飽滿堅硬,安裝上尾鰭、手握劃槳,就能開始“水上漂”;進階級別的槳板是碳纖維材質,價格不菲。瑜伽、飛盤、遛狗、帶娃,一塊小小的槳板上,上演著各種戶外樂事。
很多槳板玩家“入坑”,始于休閑皮劃艇運動。“劃艇1小時,打理大半天。”新江灣城的水上玩家徐霞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23年初夏,徐霞先是購買了一條皮劃艇,“充氣機、劃槳、救生衣、防水袋,要買的東西很多。下水前的準備工作也就半個多小時,但回家后需要兩個人在浴缸中協作洗艇,然后展開于陰涼處晾干,整個過程起碼需要3個小時。”徐霞說,“這種復雜的‘儀式感’,也算是玩樂的一部分。”
此后,徐霞又入手了一條槳板,每次下水都“雙艇齊下”。這個夏天,她幾乎每個周末都呼朋喚友,在城市河道中嬉水。
“大約從2016年開始,我陸續見到有人在國內劃槳板,當時就有一批愛好者開始在上海嘗試。”金政輝說。中國國家級槳板教練員、浪行水上俱樂部主理人賀鵬表示,2022年,槳板一炮而紅,引發質變的推手是新消費群體——留學生。在水上運動文化盛行的歐美地區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海外“種草”槳板,因新冠疫情期間出境不便,其需求就在國內解決。
據央視財經報道,中國已成為槳板制造大國,全世界95%槳板器材產自中國。
近幾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成為我國最大槳板生產基地。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威海槳板產業進出口金額已達4億元。
2010年,威海有數家充氣船制造工廠開始為國外品牌做槳板代加工,但彼時照圖作業的工人們并不認識這款新產品,大家一度把它稱為“滑水板”。
“現代槳板運動起源于美國夏威夷,最初沖浪教練為了管理浪中的學員,站立在沖浪板上以獲得更好的視野,便于觀察沖浪學員的情況,也利于觀察遠處的浪涌。隨著槳板運動的賽事推廣和器材研發,項目逐漸向內陸發展,成為很多水上運動愛好者的選擇。從器材角度而言,槳板與沖浪板還是有區別的。”金政輝說。
威海創意游艇有限公司創始人林鵬此前表示,其公司在2013年開始將生產重心向槳板轉移。“當時,我們給外貿客戶發送100封槳板相關商業信函,會收到20封回信。”與充氣船項目1%的回信率相比,槳板市場的反饋率讓林鵬感到非常意外。
隨后,威海大量原有的充氣船艇工廠開始轉向生產槳板。2020年之前,威海大概有60家生產充氣船艇的工廠,到2021年末,該市能生產槳板的工廠達到200多家。“我們的產能占據了全國槳板生產企業的半壁江山,全球市場占有率已超過40%。”威海市游艇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文明說。
目前,產業集群內許多為國外知名品牌如Aqua Marina等代加工后直接出口的工廠開始調整市場重心,希望在國內市場拓展方面有所作為。“大家都有品牌夢,今年國內掀起的槳板熱潮對企業來說是打造自有品牌、提升認知度的好機會。”李文明表示。
林鵬預估,國內槳板制造行業在10年內或可達到100億元規模,而且從當前的發展速度來看,他覺得這是一個偏保守的數字。
“除了山東以外,廣東也是槳板集約化產地。如今海南正發力槳板產業,由運動場景地向器材產地延伸。”金政輝說。目前,國內槳板品牌依然主要從事代工,莫洛凱、維特拉、瑞陽等十個品牌組成了國產品牌頭部矩陣。

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接連發布《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航空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新興水上運動項目快速涌現并持續發展;“十四五”期間,水上運動已進入高速發展期。
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共同印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并提出“到2025年國內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的目標。
從2015年開始,槳板賽事體系已在中國逐漸成型,不僅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組織了中國槳板黃金聯賽,民間槳板愛好者也自發組織了眾多賽事。
“當時,我們給外貿客戶發送100封槳板相關商業信函,會收到20封回信。” 與充氣船項目1% 的回信率相比,槳板市場的反饋率讓林鵬感到非常意外。
“槳板運動門檻并不高,技能分為1至4級。第一堂教學課,多數學員都可以站起劃行;達到技能等級3級,就有資格參加國家體育總局主辦賽事的最高級別精英組別及青少年組別的比賽。一個培訓周期的費用約為5000元,因為它還是小眾運動,目前更容易取得國家級賽事成績,許多家長愿意讓孩子參加,從而建立自信。”金政輝說。
13歲的周立齊是在新江灣水系中“水上漂”的小朋友,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開始是爸爸帶我玩的。從體能上說,連續劃行還是有點累,不過漂在水上就很舒服,還能下水游泳。夏天,這里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槳板。”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天貓的水上運動新品牌入駐數量同比增長4倍,水上運動裝備成為今年天貓品牌規模翻倍的新品類之一;在抖音平臺上,與水上運動相關的內容視頻數量月均增長107%,槳板、皮劃艇、漂流項目的視頻播放量增速超過2倍以上;小紅書上,關于皮劃艇、槳板、龍舟、賽艇等水上項目的筆記有近60萬篇。
中秋夜的新江灣城,一輪滿月爬上城市樓梢,萬戶燈光被映襯得暗淡下來,而掛在槳板上那一串串細碎的小燈飾卻在水面上無比閃耀。深秋日漸寒,玩槳板的城市人正抓緊把握每一個適合下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