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烏鎮又一次迎來屬于它的盛會——第十屆烏鎮戲劇節于2023年10月19日在烏鎮盛大開幕。中國傳統上有逢五逢十的講究,所以這一屆烏鎮戲劇節格外隆重和獨特,隨處可見的熱烈擁抱和隨時可聞的興奮尖叫,那是老友相逢時喜悅心情的自然流露。
發起之初,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對烏鎮戲劇節的定位僅僅是一個小鎮的文化節慶活動。而十年過去,人們欣喜地看到,烏鎮戲劇節已不僅僅屬于烏鎮,而在更大層面上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十年來,烏鎮戲劇節推動著中國戲劇藝術的發展。通過烏鎮戲劇節,戲劇不再是獨屬于城市的文化活動,而是走出都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十分活躍的小鎮中,與當地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這使得戲劇更多元、更自由。
當烏鎮戲劇節已經成為烏鎮的一個金字招牌,越來越多人關注戲劇與文旅的融合共生,賴聲川則對媒體強調好作品的重要性:“如果每部戲都不好看,那就沒有下一屆(烏鎮戲劇節)了。”
作為著名的中國江南古鎮,烏鎮地處浙江滬兩省三市交界的“金三角”地帶,毗鄰京杭大運河,建鎮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烏鎮界內河汊交織、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來往商賈如云。
烏鎮戲劇節從2008年開始醞釀,2011年正式啟動運作,使古老水鄉煥發了新的風采。陳向宏介紹,早在選定烏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之時,他就想再為普通百姓辦一個盛會。2013年5月9日,由陳向宏、賴聲川、黃磊、孟京輝共同發起,為期11天的首屆烏鎮戲劇節在烏鎮西柵正式拉開帷幕。從第二屆開始,改為每年10月至11月初舉辦。
從第一屆開始,每年用一個漢字作為戲劇節主題詞,分別是映、化、承、眺、明、容、涌、茂、豐,第十屆為“起”。一個個簡單的漢字,蘊含著豐富、深刻的意義。因為疫情,戲劇節2021年停辦,2022年延期到年底并縮小規模。本屆主題“起”,寓意躍起、奮起、迎風起飛,邁向新的旅程。
歷屆烏鎮戲劇節由特邀劇目、國際邀請劇目、古鎮嘉年華、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幾個固定單元構成,其中后三個單元為免費項目。另外,作為非常設單元,峰會、朗讀會、工作坊、主題論壇、戲劇小課堂等項目在戲劇節期間舉行。從第八屆開始,增添了“戲劇集市”單元。
本屆烏鎮戲劇節,來自全球11個國家及地區的28部作品、共計87場演出在烏鎮12個劇場和觀眾見面。其中,有來自德國、奧地利、波蘭、印度、意大利、比利時、法國、巴西、日本、英國等國家的14部前沿作品,還有來自中國的14部頂尖佳作,其中不乏先鋒新作、舞蹈劇場、獨家定制的優秀作品。
就筆者目前看到的三部國內邀請劇目來講,虓漢導演的《海鷗-再見》從契科夫的原劇本出發,但又不拘泥原著,劇作更凝練,不著眼于宏大敘事,而是重構個體生命的情感體驗;李建軍導演的《阿Q正傳》,對阿Q這個符號式人物進行重新詮釋,將阿Q與魯迅先生作品中另一個典型形象“狂人”進行嫁接,并大量運用了現場影像,使舞臺得以最大限度外延;余爾格自編、自導、自演的裝置舞蹈劇場《消失的城堡》,通過迷失狀態的“我”,討論了人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心理和身體狀態。
隨著社會生活與精神需求恢復正常,今年來烏鎮的戲劇愛好者和游客似乎比往年多,古鎮街巷隨處可見打扮漂亮的年輕人。古鎮嘉年華形式更加多樣,文創市集和藝術展覽吸引著游客駐足觀看、拍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烏鎮與北京環球影城合作,舉辦了限時快閃活動,受到孩子們喜愛。戲劇節還保留了午夜朗讀會這一形式,并在白天增添了朗讀活動,喜歡文學藝術的游客可以免費預約參加。
在烏鎮的戲劇現場,賴聲川面對媒體,再次感嘆戲劇的偉大。
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戲劇節有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德國柏林戲劇節、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意大利斯波萊托藝術節,中國烏鎮戲劇節排第五。
舉辦伊始,烏鎮戲劇節就特別注重扶持、培養年輕戲劇人,每一屆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都會涌現大量充滿活力的青年戲劇人,他們后來大多在戲劇領域嶄露頭角,作品頗豐。
第一屆烏鎮戲劇節“小鎮獎”獲得者陳明昊,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優秀青年演員,后來導演的作品《公?!贰洞箅u》《從清晨到午夜》均受到烏鎮戲劇節的邀請。他的獲獎作品《巴巴媽媽》中的兩名演員蘇小剛、趙曉蘇,近年來越來越被觀眾所熟知,蘇小剛的導演作品還參加了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和阿那亞戲劇節。
2015年,武漢傳媒學院電影與電視系青年教師楊哲芬第一次來到烏鎮戲劇節,參加了“戲劇小課堂”,受益匪淺。第二年,她帶著嘉年華作品再次來到烏鎮,并看到了青年競演單元小鎮獎獲獎作品《靜止》,萌生了參賽的念頭。2017年,她為學生排演的反映校園霸凌的話劇《花吃了那女孩》,不僅入圍、進入決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小鎮獎。
從2013年到2015年,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副教授李博指導學生排演的作品,連續三屆入圍青年競演并進入總決賽,第三屆的作品《描紅》榮獲“最佳個人表現獎”,戲劇節在給該作品的頒獎詞中提到:“30分鐘時間,展示22部電影的華彩,這似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何況還要限制在四位演員兩種道具和一個吻的規定配置中。這很像一個舞臺上的吉尼斯紀錄。然而讓我們欣喜的,是該劇主創并沒有這么一種吉尼斯心態,他們只是要跟觀眾盡可能地分享,分享舞臺的可能性,分享表演的多義性,分享美好的假定性?!?/p>
2016年起,烏鎮戲劇節組委會聘請李博擔任青年競演單元的評委。李博說:“我們這些人生命里有一個標簽——不管以后去哪兒做戲,都能聊起自己是烏鎮青賽(青年競演)第幾期的學員。這就是中國年輕人戲劇界的黃埔軍校,我覺得這太珍貴了?!?/p>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十年來,烏鎮戲劇節的青年競演單元劇目數量從前三屆12部增加到后來的18部,托起9000余名年輕人的戲劇夢想。本屆青年競演以“火車票、世界名畫、馬”為創作元素,共計收到報名作品573份,有18部入圍作品脫穎而出,角逐今年烏鎮戲劇節“小鎮獎”。每屆“小鎮獎”獲獎劇目,可獲得6萬元獎金,用于下一步作品的啟動資金,主創人員還有出國觀摩其它國家戲劇節的機會。
當烏鎮戲劇節已經成為烏鎮的一個金字招牌,越來越多人關注戲劇與文旅的融合共生,賴聲川則對媒體強調好作品的重要性:“如果每部戲都不好看,那就沒有下一屆(烏鎮戲劇節)了?!痹谒磥?,戲劇節除了帶動當地經濟和文化繁榮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使本土戲劇的種子真正生根發芽,而不是在戲劇節期間熱熱鬧鬧,過后風平浪靜。
年輕人是新鮮血液,是任何事業充滿活力的后備力量。受到烏鎮戲劇節的啟示,其他戲劇節也多注重扶持青年戲劇人。大涼山戲劇節從第一屆起就著重遴選青年戲劇人的劇目,四年來先后舉辦了藝術教育高峰論壇、戲劇大師班、青年戲劇人計劃、藝術高校資源分享與轉化懇談會、戲劇工作坊、戲劇課堂等大量活動。北京青年導演趙淼、郭琰曾對涼山州藝術學校的51名孩子進行戲劇肢體游戲的訓練,以“講故事劇場”的形式,排演了一部再現彝族傳說的《火把節》。如今,戲劇教育已在大涼山落地生根。
此外,桂林藝術節從2023年起,與愛丁堡戲劇節合作開展 “青年戲劇導演英才計劃”,旨在發掘新人,其作品將在不久后開幕的第二屆桂林藝術節與觀眾見面。
戲劇節帶給烏鎮的變化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戲劇欣賞概念,更像是一個戲劇生活節。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景區里,所有的一切都成為戲劇的一部分。”導演、演員徐崢說。
每屆烏鎮戲劇節,古鎮嘉年華是一場不停息的戲劇盛宴。在河邊、橋畔,演出隨處可見,既有新奇獨特的國外劇目,也有中國的木偶、儺戲等平時難得一見的表演形式,踩著高蹺的各路“神仙”在石板路上與游客同行、互動。當戲劇打破圍墻、走出劇場,來到人們身邊,真與幻、虛與實、戲里與戲外融為一體,普通游客也被熱烈的氣氛包圍著。
“戲劇節帶給烏鎮的變化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戲劇欣賞概念,更像是一個戲劇生活節。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景區里,所有的一切都成為戲劇的一部分。”導演、演員徐崢說。
在烏鎮西柵景區,坐落著烏鎮大劇院(大、小兩個劇場)、國樂劇院、沈家戲院、秀水廊、蚌灣劇場、水劇場等演出場館,還有染坊、昭明書院、日月廣場、露天電影院等戶外演出場地。烏鎮戲劇節籌備期間,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改造了6個劇場,總體投資5億多元;近年又開辟了互聯網大會會展中心多個空間、環湖劇場、北柵紗廠等演出場地。
2021年第八屆烏鎮戲劇節,新開辟的北柵紗廠“戲劇集市”,為那些沒搶購到演出票,又想感受戲劇節氛圍的年輕人準備了一個別致的體驗場地。夜幕降臨,紗廠熱鬧起來,廣場上燈火通明,偏愛安靜的游客可以在圖書館讀書、參加午夜朗讀會,喜歡熱鬧的游客則可到“夜游神音樂現場”跳舞、喝酒。
除了美景,美食也不能缺位。烏鎮有春卷、定勝糕、醬鴨腿、梅菜餅、蘿卜絲糕、書生羊肉面、通濟漿粽、吳媽餛飩、茅老太臭豆腐等傳統食品,也有年輕人喜愛的咖啡、奶茶和西式糕點。
民宿的菜單差異不大,但各家做出來的味道因老板手藝高低而有不同。裕生餐館、吳媽餛飩、柵橋砂鍋莊、“深夜食堂”是夜貓子們的天堂;因當年黃磊在烏鎮拍過電視劇《似水年華》,所以他開的“似水年華紅酒坊”成了年輕人的打卡地,在那里可以偶遇明星,甚至與他們相鄰而坐。
十年來,烏鎮戲劇節關注戲劇與生活的相遇,助力戲劇藝術與其他文化形式緊密融合。陳向宏說:“烏鎮戲劇節為中國戲劇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稱之為‘小鎮力量’。”展望未來,陳向宏希望烏鎮戲劇節能夠更具包容性、多面性。他希望烏鎮戲劇節繼續吸引不同風格的戲劇藝術,成為一個真正引領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發展的重要平臺。
總體而言,烏鎮戲劇節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加之發起人陳向宏的獨到眼光與思路,成為難以復制的個例。后來出現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和廣西桂林藝術節,在創辦時都借鑒了烏鎮戲劇節的成功經驗,它們又根據各自地理、文化等差異性元素,摸索出自己的路子。
回顧這十年,黃磊說:“難得大家有一段這么堅定、執著、深情的人生。就像陳向宏說的:我把第十屆烏鎮戲劇節當成最后一屆,我把每一次開啟都當成是結束,珍惜它,然后享受。這一屆烏鎮戲劇節結束之后,將是第十一屆,又是嶄新的第一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