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致庸是晚清晉商的代表人物。喬家的生意原本是交給喬致庸的大哥打理,怎奈大哥英年早逝,這份重擔便落到了書生喬致庸身上。棄文從商,喬致庸接過的是個爛攤子:由于資金鏈斷裂,票號遭遇了擠兌狂潮,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就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伙計們紛紛辭職。
喬致庸經了解發現,伙計們之所以離開,首先是因為工資待遇太低,其次是掌柜與伙計身份懸殊,伙計們根本看不到發展的希望。面對如此現狀,喬致庸認為改革勢在必行,他創造性地推出了伙計“頂身股”制度,就是伙計持有人身股,不用出資,憑自己的勞動、業績入股,從此獲得分紅。這一股權激勵機制,徹底激發了伙計們的積極性,也讓喬家重振旗鼓。散了錢財,聚了人心,獲得的回報是企業與員工的共同致富。這是貨真價實的雙贏。(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