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海上貿易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海絲文化”。“海絲文化”不僅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蘊藏著巨大的文化藝術價值。因此,將泉州獨特的“海絲文化”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不僅可以培育出新的“海絲”產品,同時也能夠傳承和發揚泉州“海絲文化”。
關鍵詞:泉州“海絲文化”;陶瓷禮品;設計研究
一、泉州“海絲文化”概述
宋元時期,福建海運貿易達到鼎盛,泉州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泉州港(古稱刺桐港)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對開展海外貿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海外貿易的逐步深入,不同文明之間也開始發生碰撞和融合,泉州因此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海絲文化”。在2021年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此次申遺成功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都與泉州“海絲文化”息息相關,每一處都異常珍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一顆顆耀眼的明珠。而泉州“海絲文化”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共同講述著泉州獨特的“海絲文化”故事。
二、泉州“海絲文化”融入陶瓷禮品設計的重要意義
(一)增加產品的文化附加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體現一個國家的品格和素養,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海絲文化”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因此將泉州“海絲文化”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可以增加整個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隨著國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在產品設計中融入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已成為一種設計趨勢,能夠讓產品更具文化屬性和文化價值。泉州“海絲文化”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在陶瓷禮品設計中融入泉州“海絲文化”,不僅可以讓產品區別于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更有利于產品的銷售,同時有利于泉州城市形象的推廣,對整座城市的文化繁榮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還能充分感受到泉州“海絲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增加整個產品的文化附加值。
(二)傳承泉州“海絲文化”
“海絲文化”是泉州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是東西方文化傳播與歷史交往的重要見證,更是千百年來人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泉州人愛拼敢贏的精神。但是隨著時代的變更,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傳統的“海絲文化”印記相對模糊,因此為了讓泉州“海絲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泉州“海絲文化”元素應用到現代陶瓷禮品設計中無疑具有可行性,因為它不僅能夠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泉州“海絲文化”的魅力,同時可以觸發人們心靈深處對泉州“海絲文化”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探索,從而進一步促進泉州“海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三)打造泉州“海絲文化”特色商品
據筆者在泉州實地走訪和調查研究發現,泉州本地關于“海絲文化”的特色陶瓷禮品數量不是很多,這對于泉州“海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無法起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而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創新才能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現在很多景區或博物館為了讓大眾熟知其傳統文化,都在大力開發文化衍生品,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過將文化概念注入商品中,文創產品的年收益高達15億元,這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同時也讓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在人們眼前,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因此,將泉州“海絲文化”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不僅能夠帶動其旅游業的發展,而且可以打造具有泉州“海絲文化”特色的商品,從而促進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三、泉州“海絲文化”在陶瓷禮品設計中的應用
(一)選定“海絲文化”元素,制定設計思路
泉州“海絲文化”元素眾多,因此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來進行陶瓷禮品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以文化元素為基礎的設計創作。在挑選泉州“海絲文化”元素時要反復斟酌,進行多方面的考量,不僅要尊重元素的歷史文化背景,又要有所創新,還要突破原形態的束縛,才能設計出富有時代特征的產品。
泉州“海絲文化”包羅萬象,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南音、北管、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泉州花燈、惠安女服飾、德化瓷燒制技藝等,它們也是泉州“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文化符號不僅是寶貴的歷史資料,也為現代產品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設計素材。通過將泉州“海絲文化”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對于傳承和發揚泉州“海絲文化”既有現實價值,也有文化意義。
在泉州“海絲文化”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留存在泉州地面上的各類“海絲文化”遺跡,如位于泉州西街的開元寺景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又以景區內的東西塔最為聞名。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名為東西塔,是開元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這兩座塔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布局,均為枋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石塔,是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古代石塔,開元寺寶貴的旅游文化資源給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創作元素。通過挖掘遺跡的獨特歷史人文價值,提煉其特色造型進行創新再設計,可以提高國人對泉州“海絲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筆者通過對泉州“海絲文化”進行調研分析,并對不同人群做了相關的問卷調查,發現大眾對泉州開元寺東西塔這一元素印象深刻,認為將這一元素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最能體現泉州地域文化,為此筆者最終選取最具泉州“海絲文化”代表性特色的東西塔,作為設計元素融入此次設計中(圖1)。主要的設計思路是先對設計原型進行解構分析,然后再對解構后的元素進行創新設計。
(二)轉化創新設計元素,進行設計實踐
通過前期設計元素的選定以及設計思路的制定,將之前的調查分析結果應用于具體的設計實踐中,以達到對泉州“海絲文化”元素進行轉化創新的目的。在此次設計實踐中,筆者主要選取的設計元素為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東西塔造型復雜多變,其外部形態復雜精美,在整個建筑的裝飾上運用了多種手法,因此在進行創意設計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藝術化的元素提煉。在此次的陶瓷禮品設計中主要運用幾何抽象的設計手法對此元素進行設計,盡量簡化它的外形,去除其原本造型上多余的裝飾,這樣不僅與現代社會崇尚簡約時尚的設計理念相契合,同時更有利于后期的實際生產。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先將其外部基本輪廓線提取出來,運用概括融合的設計法則,保留其最具建筑特征的一面來進行展現。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將東西塔八角五級的簡化外觀進行展現,讓人一看便知道這套陶瓷作品的設計是以東西塔為原型進行設計的,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在色彩上主要以簡單統一的配色為主,裝飾上則是以陶瓷描金進行裝飾,比如在陶瓷的邊緣部分進行描金,這樣不僅精致,還可以增加其整體美感,使其顯得簡約而不簡單。在此次設計實踐的載體上,主要選擇陶瓷酒具,原因是東西塔整體外形垂直挺立,非常適合作為陶瓷酒具的造型設計,同時中國歷來就對白酒文化非常推崇,而酒具作為酒文化的物質載體,同樣受到人們的重視。整套酒具在不使用的時候是一個完整的東西塔造型,拆開之后分別由酒壺、酒壺蓋、溫酒器以及四個杯子組成(圖2),同時在使用方式上模仿古人喝酒會使用溫酒器這一行為,設計了專門的溫酒器,當需要喝酒的時候將熱水倒入溫酒器中,再把酒壺放入溫酒器中,以此來達到暖酒暖胃的功效。整套酒具巧妙的結構設計不僅讓產品在造型上和以往的酒具設計有所區別,更讓產品具有實用功能。在材質的選擇上,主要選用德化瓷土進行制作,德化瓷土瓷質細膩,有著天然的質感。同時為了體現禮品的便攜性,還給酒具搭配了精致禮盒,讓產品更美觀。整套產品簡潔時尚,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同時又融入泉州“海絲文化”元素,讓文化融進生活。
通過這套“海絲游禮”陶瓷酒具的設計,不僅豐富了泉州“海絲文化”產品,同時讓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能夠充分感受到泉州“海絲文化”的巨大魅力,也向外界展示了泉州“海絲文化”形象,進一步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結語
泉州“海絲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市場應用價值,為陶瓷禮品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如何將更多泉州“海絲文化”元素融入陶瓷禮品設計中,讓其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且需要設計師不斷地進行探索與發掘。
參考文獻:
[1]嚴麗麗,董偉平,肖陳燁.“海絲文化”背景下惠安女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171-172.
[2]張慧,潘倩倩.海南“海上絲路”文化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南洋風情元素為例[J].智庫時代,2018(35):125-126.
[3]鄭剛強,趙雪瑩,王偉玲.陶瓷類文創產品設計開發方法與模式研究[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05):19-23.
[4]黃鍵.陶瓷禮品的設計與發展趨勢的探討[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8,52(05):21.
作者簡介:
廖棟(1992—),男,漢族,江西樟樹人。碩士研究生,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產品造型設計、文創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