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上海市要建設國際一流航運中心及國際樞紐功能性航運港,必然推動長三角地區機場群的發展,必然推動中國民航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從而必然產生大量民航運輸服務崗,同時也對民航運輸服務人才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術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設智慧民航的發展目標以及“客貨并舉”“地空聯動”新舉措,要求民航運輸服務人才成長為具有“立體化、復合型”專業技術技能的高素質人才,以滿足中國民航業,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民航業發展需求。
關鍵詞:上海地區;民航運輸;服務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F20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0-0114-04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中國民航局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文件編制并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確定了“一二三三四”(該工作思路指踐行一個理念、推動兩翼齊飛、堅守三條底線、構建完善三個體系、開拓四個新局面),明確了安全發展、創新驅動、綠色人文等五個基本原則,要求民航業堅持“發展為人民”,堅守“真情服務”底線,構建“高效”航空運輸網絡體系,奮力拓展“智慧民航建設新突破”新局面。
經過“十三五”建設,上海市已經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成功構建了國內首個“一市兩場”城市機場體系?!笆奈濉逼陂g,持續完善以鞏固和提升樞紐能級為依托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鞏固了上海市國際航空樞紐港地位目標。
中國民航業未來發展前景可觀,但同時也對民航服務人才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外語應用能力、人文素養、安全意識、現代信息技術等素養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滿足民航業未來新發展需要并具有良好職業適用性的高素質人才成為緊迫課題。
二、調研任務、思路與方法
(一)調研任務
調研民航業的宏觀情況和整體趨勢,調研產業整體發展趨勢、政府規劃、企業崗位需求,了解民航運輸服務領域的人才缺口情況、學歷層次現狀、各崗位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相關信息等。
(二)調研思路
立足社會需求,服務地方經濟;明確專業定位,著眼基礎崗位應用能力;加強針對性與實效性,發揮指導性與導向性。
(三)調研方法
對于民航運輸服務崗位人才需求的調研工作,按照調研要求,選取上海地區民航運輸業的典型企業,通過電話訪談、上門訪談、開座談會、網絡查詢文獻等直接調研與間接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對目前民航運輸相關行業進行了系統調研。
本次調研具有一定規模的上海市主要民航企業單位12家,包括東航、南航上海分公司、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上海機場集團、浦東貨運站有限公司等。調研對象包括民航運輸崗位值班主任、部門經理等,共訪談專家12名,主要有人力資源部門、旅客服務部門、企業培訓部門的各類行業專家和一線管理人員,調研內容包括民航運輸崗位每年招收的人數、學歷要求,以及崗位對從業人員知識及能力的要求、相應的職業資格等。
三、民航運輸服務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一)中國民航對運輸人才的需求量依舊巨大
1.民航業現有基礎深厚
經過民航“十三五”規劃建設,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由民航運輸大國向民航運輸強國的歷史性跨躍?!笆濉蹦?,中國境內有頒證運輸機場241個,增加跑道41條,地級市覆蓋率達到91.7%,保障航班起降能力達到1 160萬架次以上,民航機隊6795架,有力支撐了行業較快發展,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占比提升至33%。上海市在“十三五”之后,航運方面已經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上海機場貨郵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別位于全球第3位和第4位,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2.“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新目標
基于中國民航從單一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跨越的2035年戰略目標,國家《“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對民航業制定了更高的發展目標:到“十四五”末,運輸機場預計達到270個,市地級行政中心60分鐘到運輸機場覆蓋率80%,千萬級以上機場近機位靠橋率達到80%,樞紐機場軌道接入率達到80%,空管年保障航班起降1 700萬架次。
在“十四五”期間,上海市將深入建設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持續建設世界一流的航空樞紐設施,推進浦東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結合上海第三機場南通新機場規劃建設,進一步鞏固上海市航空樞紐核心地位。以浦東綜合交通樞紐和機場聯絡線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機場綜合交通配套設施,提升服務長三角的能力。預計2025年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3億次以上,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10萬噸以上。
上海市還將充分發揮虹橋地區引領長三角更高水平協同開放的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核心功能,強化與北向拓展帶、南向拓展帶聯動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3.業界對中國民航市場充滿信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全球航空貨運市場定期數據顯示,與2022年1月份相比,多因素推高同年2月份航空貨運。2022年2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2021年2月份增長2.9%,需求同比增長2.7%,運力方面,全球航空貨運同比2021年2月份增長12.5%。盡管運力增勢樂觀,但仍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2月份低5.6%。全球航空客運總需求同比2021年2月增長115.9%。國內客運需求同比去年增長60.7%,比2019年同期下降21.8%。
波音公司發布2022年《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展望》,預測中國飛機機隊規模在未來的20年將增長一倍以上,到2041年將增長到9 600架以上,貨機機隊到2041年將超過800架,增長超3倍。中國年均航空客流增長速度4.9%。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全球銷售副總裁高思翔表示“對中國民航業克服當前疫情困難、繼續繁榮發展具有充分的信心”。而中國于2022年7月一舉簽下近300架空客飛機大單的舉動,直接證明了中國民航未來強勁發展的趨勢。
依據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全球民航業已經開始緩慢復蘇,中國民航業的復蘇也是必然的。而中國民航業所顯示出的雄厚實力也預示著中國在后疫情時期的強勁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民航運輸服務崗,招聘大量民航運輸服務人才也就是必然的。
(二)民航運輸服務專業人才需求數量預測分析
作為中國重要的門戶口岸、連接世界的橋梁紐帶,上海是中國大陸首座同時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未來幾年,上海航空樞紐,特別是浦東機場將是供需兩旺、后勁十足?;谔岣邫C場運行效率和提升服務品質的考慮,行業發展對民航運輸從業人員在數量以及質量上的需求必將持續上升。通過調研,未來5年內民航運輸崗位需求數量如表1所示。
依“十四五”民航發展規劃的工作部署,2021—2022年是民航業的恢復期和積蓄期,重點是保穩;2023—2025年是增長期和釋放期,重點是擴大國內市場,恢復國際市場,釋放改革成效。相應地,各被調研單位在人員招聘工作上目前均持保守態度。但是我們相信,民航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服務崗位,需要大量的人才進入這個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三)民航運輸服務專業人才規格預測分析
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國民航局出臺《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將未來15年民航機場建設發展目標細化為建設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依靠科技進步、改革創新和協同共享,通過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優化,實現安全運行保障有力、生產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充分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機場。
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業持續快速增長,航空快件比例上升。航空貨運的專業化、物流化發展趨勢,對航空貨運設施的布局、運行環境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民航局又聯合分布《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確立了“客貨并舉、協同發展”的原則,要求轉變“重客輕貨”觀念,培育專業化航空物流企業,提升貨物運輸專業化水平,推進機場客貨并舉、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貨運樞紐。
從這些觀念改變及建設目標的確立進行分析,不難看出未來民航服務人才在個人專業能力方面除了需要具備傳統意義上的專業服務知識及技能之外,在服務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專業系統操作技能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表2)。
四、民航運輸服務人才應具備新技能分析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民航業態,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成為必備技能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為特征的技術變革正在重塑民航業的形態、模式與格局,未來民航業的行業布局、部門協同、業務操作等多方面業務都將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運作。
根據民航業“十四五”規劃,我國將堅持建設智慧機場主線。到2030年,中國民航將基本實現“出行一張臉,物流一張單,通關一次檢,運行一張網,監督一平臺”。航空公司、旅客、航空器、機場等民航要素將緊密結合、互聯互動,在統一平臺上協同作業;可視化信息處理技術將建立數據智能分析中樞,聯動所有單元,打通機場內業務集成能力,實現智慧管理和智慧出行。機場的全部業務基本都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數字化的形式得以實現和運行。
新形勢之下,民航運輸服務人才不僅應當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還應當具備良好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種技能需要連續地逐級訓練和提升才能夠最終掌握,需要較大學習時間量的保障。
(二)以新觀念新舉措提升民航運輸服務人才的“立體化、復合型”用人標準
1.“客貨并舉”舉措要求民航運輸服務人才兼具客貨運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民航業認識到航空貨運快捷、安全的優勢,所以一改往日“重客輕貨”的觀念,確定“客貨并舉”的發展方向,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提升航空貨運發展速度,提高航空貨運運力。貨運機場、貨運飛機的建設及購置發展計劃的相應出臺,必然會增加一批貨運崗位的數量,也必然需要一批具備貨運知識及技術技能的人才承擔貨運重任。
同時,民航業也認識到貨運飛機數量并不是航空貨運發展的唯一途徑,還應該重視客機腹艙成本低、通達廣的優勢,充分加以利用以發展航空貨運。與此趨勢相適應,同時具備客貨運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將為民航業所青睞。實踐中,民航業在新冠疫情期間“客改貨”業務調整過程中,負責實際執行的就是受過專業培訓的客艙服務人才。
2.“地空聯動”舉措對民航運輸服務人才又提出新的技術技能要求
針對民航客運工作用人需求量存在周期性變化的現實矛盾,業內有航空公司已經在嘗試采用“地空聯動”的方法加以緩解。具體方法為,航空公司在地面服務崗中將具有升空意愿的員工通過選拔確定為人選,在業務旺季臨時調整崗位升空承擔旅客服務任務,當業務淡季時則回歸原地面崗繼續執行原定職責。連續升空服務滿兩年并考核合格者將改為空勤崗人員繼續發展。而崗位調整期間所產生的地面崗位用人缺口則可以提供給具有校企合作關系的教學單位用于學生實習實訓。這一變化顯然也是航企業用人方法的一個新嘗試,并且由于用人需求量的周期變化性是民航業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成功后必將具有很大的推廣可能性。但同時也對民航運輸服務人才提出學習客艙服務技術技能的新要求。無論是從行業需求還是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分析,具有“客貨兼備、地空皆通”的立體化、復合型知識結構與技術技能的高復合型運輸服務人才必然具有更強的職業適用性和更加寬廣的發展前途。
(三)滿足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需求
中國民航業的未來發展定位是“國際一流航運中心”、“多領域民航運輸強國”,這一發展目標必然對民航運輸服務人才良好的外語應用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果民航運輸服務人才都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能夠比較準確地讀懂和處理一些常規英文文件,甚至會少量小語種的簡單交流,那么一定可以滿足航企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的需求。這種能力需要在較長時間內系統性地持續訓練和積累。
民航運輸的底線之一永遠是安全,而從業人員的成熟度、對職業的認同感以及對業務的熟練度都是對安全的保障因素之一。職業素養,如服務意識、人文修養以及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則對培養時間量提出嚴格的要求,需要長時間持續熏陶和培養。對于這一點,顯然長學制培養模式更具優勢。
五、結論
通過調研得出以下結論。
(一)中國民航業發展前景廣闊,優質復合型民航運輸服務人才需求旺盛
中國建設國際一流航運中心以及上海市建設國際樞紐功能性航運港的發展目標、長三角地區建設長三角機場群的發展規劃,必然推動中國民航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必然產生大量民航運輸服務崗。但同時也必然對民航運輸服務人才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術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新目標新舉措提升民航服務人才的能力要求
建設智慧民航的發展目標以及“客貨并舉”“地空聯動”新舉措要求民航運輸服務人才成長為具有“立體化、復合型”專業技術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對他們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客貨地空”兼備的專業知識及技術技能、服務意識、人文修養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滿足中國民航業,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民航業的未來發展用人需求。
參考文獻:
[1]" "孟妮.全球航空運輸業溫暖復蘇[J].國際商報,2022(3).
[2]" "波音發布2022年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展望[EB/OL].澎湃新聞,2022.10.27,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0479989.
[3]" "中國三大航逆勢訂購近300架 空客贏得疫情以來首個中國大單[N/OL].歐洲時報網,https://www.investgo.cn/article/yw/zctz/202207/613016.html.
[4]"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關于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EB/OL].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009/t20200904_1237640.
[5]" "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來了,除了南通這些地方也將新建[N/OL].新民晚報,2021.7.1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09693135024597
amp;wfr=spideramp;for=pc.
[6]" "陳曉雯.關于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就業指導方向研究[J].新一代,2020(5).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