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某高職院校醫學美容技術專業為例,分析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難題,認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既需要校黨委扛起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體責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又需要二級院系黨總支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因事而進、因勢而新地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地位,還需要學生黨支部協同學生科和班級輔導員精心策劃,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反思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優化方向,建議將黨建活動常態化、以黨建促業務、加強動態反饋。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黨建工作 醫學美容技術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0-0065-05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職業教育發展指明方向、規劃前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模式,能實現產業發展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需求信息的有效對接。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也使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加強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中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成為值得探索的重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難題
“百萬擴招”對高職教育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一方面,擴招為高職院校帶來生源契機,激發高職教育創新活力。另一方面,擴招后生源結構的多元化、教學資源的壓力、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和管理的變革等,給高職教育創新發展中的黨建工作提出新的視角,帶來新的挑戰。
2020年7月,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某高職院校與廣東省某城市某美容服務品牌美容中心簽訂校企聯合人才培養協議,雙方正式啟動合作辦學計劃,對醫學美容技術專業采取“1+1+1”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第一學年在學校接受專業基礎教育,第二學年到校企共建的產教學院進行專業技術技能教育和崗位培養,第三學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2021年9月,首屆醫學美容技術專業共42名學生完成第一學年的基礎教育后,離開學校赴廣東省某城市某美容服務品牌美容中心進行第二學年的教學。
筆者以該專業學生為例,對校企合作開展黨建工作的難題總結如下:
(一)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未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經在校期間的培養考察,2021年5月,該醫學美容技術專業共有11名學生被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占專業人數的26%。部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來到企業學習后,逐漸出現學習態度消極、自我松懈、得過且過的傾向,在同學中不能發揮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同學帶來了不良影響。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學生黨支部對這11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機制不夠健全。來到企業后,因地點分散、作息時間不統一,學生較難按要求參加黨組織活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部分入黨積極分子的組織觀念趨于淡薄,黨性意識逐漸淡化。二是學生思想尚不成熟,易受社會不良思想影響。離開學校到企業,周圍環境變化大,加之社會上豐富的物質條件帶來的心理落差感,學生易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影響,想要追求報酬更豐富、工作更體面的職業,因而思想浮躁懈怠。三是部分入黨積極分子對現代學徒的身份缺乏認同,認為大學生就應該坐在大學的教室里聽教師講課,讓教師手把手地教才是學習,不想、不愿勞動,輕視所學崗位,不樂意做日常打掃等正常體力勞動,甚至對企業實訓教學產生抵觸心理,抗拒到具體的崗位進行技能實踐,出現“眼高手低”現象,不能給其他同學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二)企業參與黨建共建的積極性不高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為重點,自發參與學生黨建共建工作的動力不足、積極性欠缺。一方面,企業對學生培養的重點在于技能的訓練,日常的學生工作側重于對學生的管理和具體課程安排,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關注較少。另一方面,學生結束在產教學院的集中學習后,分散到東莞、順德、廣州等各個分店,同一分店的同學少,休息時間不統一,流動性較大,很難以原有的形式開展集中的政治學習和黨建主題活動,黨建工作開展的難度在很大程度提高。此外,學生來到新環境后,對企業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發現問題較少主動與企業的教師溝通。在學校輔導員收到的學生反饋中,有38.1%的學生反饋不適應企業的教學管理,申請回校學習;有11.9%的學生反饋在分店的美容師崗競爭壓力大,申請換崗;14.2%的學生反饋在分店的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申請換店;61.9%的學生反饋企業的考核較難,申請降低考試難度。學生反饋的問題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且較為集中,需要企業教師與學校教師共同配合,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三)學校開展校企合作黨建的經驗不足
2021年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職業教育進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校企合作辦學是高職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也是發展的趨勢。但與此同時,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黨建的過程中也存在經驗不足、相關機制需要繼續完善的問題。一方面,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難以要求企業遵照教育教學辦學規律運轉,并對企業進行有效的必要約束。另一方面,溝通與聯動不足。針對醫學類專業,學校首次應用“1+1+1”的人才培養模式,相關的配套措施還不完善。校企雙方沒有搭建好即時的信息共享平臺,開展活動時缺乏及時的配合,發現問題時需逐級向上級申請,有時會錯過最好的時機,溝通效率較低,也影響合作項目的推進。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踐
針對當前校企合作專業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校黨委高度重視,扛起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體責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二級院系黨總支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協同校企合作辦公室、教務處、學生工作部、招生就業處因事而進、因勢而新地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地位,并想方設法提高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下的黨建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校黨委扛起思想政治工作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體責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權
一方面,專題討論新培養模式下學生的黨建樹旗引領問題。學生到企業學習不到三個月,校黨委接連召開兩次黨委會,專題研究校外學習學生黨建工作,要求必須久久為功地持續推進校外學生黨建帶團建工作,充分發揮班團干在校企合作中的引領作用。為化解學生思想問題及輿論風險,采取“1+1+1”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大二到企業學習,在學校教室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縮減,教育的地點發生改變。校黨委按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工作拓展到校企合作專業學生所在地,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崗位情境中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想認識。
另一方面,成立校級工作專班,加強校企合作校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1年12月,校黨委成立了以校領導為組長、職能部門正職為成員的工作專班,赴企業看望學生,與班團干談心談話,為學生答疑解惑,并為全體學生作專題思想政治教育課,比較分析中外抗疫的措施與成果,用校友參與抗疫不畏生死的感人事跡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識,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由于在“1+1+1”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工作存在很大難度,因而要不斷提高重視程度、改進工作方法,將“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確保校企合作開展過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二級院系黨總支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因事而進、因勢而新地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地位
一方面,二級院系黨總支成立專項工作組,黨總支書記任組長,黨總支引領,學生黨支部配合。工作組成員四次到企業與學生座談,與企業領導座談,與班團干談心談話,采取集體授課和開展調研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工作組定期召開工作會,及時對學生思想問題進行研判。每日形成書面報告,定時向學校工作專班遞交校企合作學生情況報告47篇。當前校企合作專業學生基本為“00后”,她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因此,工作組著重對當前“1+1+1”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講解,重點引導學生形成對行業的尊重,明白隨著國家的復興、人民的富裕,民眾對美的追求會越來越強烈,從而認識到所從事的產業前景可期、所讀的專業是實現夢想的起航點,能以此為起點實現成功就業和創業。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掌握一門技能的重要性,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學會學習,樂于學習。引導學生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激發學習動力。
另一方面,與企業共推“雙元”育人機制,搭建校企即時信息共享平臺。2019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應積極發揮校企的協同育人作用,健全校企合作“雙元”育人機制,搭建校企即時信息共享平臺,提高企業參與育人工作的積極性,為在企業學習的學生量身打造有針對性的科學培養機制。學生在企業學習的最初四個月,工作組前后安排6人次到企業,陪伴學生65天,與企業加強信息互聯互通,激發企業人員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情和動力。
(三)學生黨支部協同學生科和班級輔導員精心策劃,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首先,引入企業文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課題組根據2021年對學校5 194名學生的調研分析發現,有87.14%的學生選擇最希望德育教師在教學時能聯系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實際。學生對即將從事的職業有強烈的求知欲,也樂于了解相關的行業要求。對校企合作專業學生進行企業文化教育,能使學生對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到企業內部的行為規范、考核制度和晉升機制,明白勝任崗位需要的條件,做好心理準備。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引入企業文化,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學生黨支部一方面通過開展“我了解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帶給我們什么”等演講、寫作比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優秀企業文化的價值理念,感受優秀企業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邀請各行各業的專家教師、已畢業的優秀師兄師姐來學校講解本行業的相關規范和標準,使學生提前感受企業的工作和學習環境,適應從學生到學徒的身份轉變,增強職業素養。
其次,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學生黨支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圍繞工匠精神積極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懷。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勞動精神,體會勞動精神,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尊重每一份職業;另一方面,邀請企業的技術骨干人員來校進行實操演示,讓學生觀摩其精湛技藝,產生對掌握技能的向往之情,并以開展技能賽事、崗位實訓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營造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崗位實訓中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提高個人職業素養。
最后,為學生講好身邊的故事。學生黨支部協同學生科和班級輔導員一方面積極收集身邊人身邊事,運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為學生講好身邊的故事,發揮學生身邊人身邊事的榜樣引領作用,帶動學生成長。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積極開展“一對一”的網絡聊天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另一方面,定期開展相關線上主題教育活動,與學生共同交流、分享黨史故事,向學生線上推送《聽總書記講黨史故事》和勵志故事等,做到紅色故事、勵志故事與思政教育相結合。
三、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
在校黨委、二級院系黨總支和學生黨支部的協同努力下,該醫學美容技術專業學生逐漸適應了在企業的實踐教學,能主動融入企業,積極提高職業技能。在此期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能首先轉變觀念,調動內在積極性,在思想和行動上發揮榜樣作用。隨著校企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更多的挑戰,高職院校應從以下三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
(一)黨建活動常態化,用“行走”的模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
校企合作專業的學生大二來到企業進行實訓學習,脫離了在學校接受思政教育的情境。學校應積極主動采用“行走”的模式跟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依托互聯網,通過QQ、微信等通信工具,定期與學生談心談話,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另一方面每月至少去一次企業,在學生中開展有針對性的黨建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的歷練中、在自主思辨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讓學生在企業真實的崗位上親身體驗學習,并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行中學、走中思”,通過思考驗證所學理論的正確性,實現思政理論知識與職業精神之間的融通。通過理論、實踐、理論的反復發展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實現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良性循環。
(二)黨建促業務,將對學生的技能性要求與黨建工作開展結合起來
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依托企業深化校企合作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去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的過程,也是打磨專業技能的過程。學院將對學生的技能性要求與黨建工作開展結合起來,通過黨建促業務,培養又“紅”又“專”的職業技能人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契合校企雙方的共同需求。一方面,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溝通機制,加強對學生的全過程培養,實現共贏。新生入學,應即刻對學生開展專業教育和入黨啟蒙教育,引導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增強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認同感,形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風氣。學生在企業進行實訓學習期間,應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幫助學生練就過硬本領,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領,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培養過程中不缺位、不失位。另一方面,加強校企聯動,將黨建工作與業務促進結合起來。定期舉行技能考評、技能大比武等活動,以學生掌握的實操技能、在實際崗位中展現的職業素養為考核要點,營造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將技能考評結果納入學生黨員考察培養的過程中,吸收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入黨,也為企業培養優秀的技能骨干,讓企業切實得到經濟效益,激發企業參與黨建共建的積極性。
(三)加強動態反饋,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先鋒模范作用
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是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和骨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領雁作用,有利于對周邊的同學起到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從而以點帶面,帶動整個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訓,要求他們亮身份、做示范,樹立頭雁意識,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站位。并與企業聯動,在企業設立學生黨員先鋒崗,大力宣傳學生黨員的優秀事跡,積極傳播正能量,提高示范引領效果。另一方面,要完善學生黨員培養考評體系,建立動態反饋、行動作風考察考核等機制,對表現優異的黨員給予相應的獎勵,并及時督促表現松懈的黨員,以起到激勵表揚先進、督促警示后進的作用。此外,學校教師應定期到企業與行業教師開展座談,交流近期情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并采取網格化管理,由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擔任網格小組長,定期召集談心談話,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幫助學生化解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深化思想引領。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創新發展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加強該培養模式下學生的黨建樹旗引領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加強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的黨建樹旗引領,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探索職業教育方法,能為切實提高學生成長成才的質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2022-03-01]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周曉清.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德育工作調查報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3]周文君.政府推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D].東南大學,2019.
[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2-03-01]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
5365341.htm.
[5]聚集全國教育大會,習近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22-03-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6]黃萬強.“行走的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育,2021(9).
[7]姚東升.“紅色人文行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進路[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5).
[8]張焱.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研究:基于某師范大學在校學生調研分析[J].活力,2022.
[9]習近平: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EB/OL].(2015-09-28).[2022-03-01]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7/0608/c40531-29327157.html.
作者簡介:謝琛琛(1989— ),桂林全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黃素梅(1964— ),通訊作者,廣西貴港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臨床、醫學教育、黨建;鄭宏來(1978— ),河北秦皇島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醫學美容教育;李新明(1980— ),桂林興安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黃纓(1977— ),廣東惠州人,研究生,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公共衛生管理,教育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