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種惡性腫瘤,起源于淋巴組織和淋巴結,主要特征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世界衛生組織曾做出估算,2018年全球淋巴瘤新發病例達59萬左右,我國發病率占比為18%。
淋巴瘤的類型和原因
淋巴瘤患病原因還未明確,部分學者認為與感染、免疫等因素相關。其中,感染因素與霍奇金淋巴瘤發病有關。在我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病毒檢出概率在35%左右,EB病毒感染是導致淋巴瘤的重要原因。部分學者認為,逆轉錄病毒與淋巴瘤有關。免疫功能低下也會導致淋巴瘤患病風險提升。此外,長期接觸殺蟲劑、染發劑、經常吸煙等,會提升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率。
淋巴瘤常見癥狀為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和無痛性頸部淋巴結腫大,其次為腹股溝淋巴結、腋窩部淋巴結腫大。病情逐漸發展后,會出現融合成團現象,周圍淋巴結組織會相互粘連。如腫大的淋巴結壓迫鄰近器官,還會引發其他癥狀。部分患者會存在胸痛、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出現腹痛和腸梗阻等。如果患者屬于霍奇金淋巴瘤,在初期診斷時往往無顯著癥狀,其中有25%左右的患者有發熱、消瘦等,有的則會出現皮膚瘙癢、乏力等癥狀。如果患者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則會出現消瘦、發熱等全身癥狀,在晚期比較明顯。
淋巴瘤的診斷
診斷主要包含三個階段:(1)確診階段。如果患者出現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或者發生進行性淋巴結腫大,要懷疑淋巴瘤的可能。(2)分型階段。需要進一步為患者做病理檢查。如果懷疑是皮膚淋巴瘤,可以對患者皮膚活檢或印片檢查。做常規化驗,會發現患者血細胞數量發生異常;同時,血清堿性磷酸酶也會有所提升。如果患者發生骨骼病變,可以進行骨髓穿刺活檢,了解骨髓受累情況。(3)對淋巴瘤病變范圍進行分期。如果屬于一期,會出現局灶性單個結外器官受累;如果屬于二期,則膈肌同側的兩組,或者多處淋巴結會出現受累,患者會伴有膈肌同側其他淋巴結區域受累;如果屬于三期,則患者會伴有局灶性結外器官受累,還會出現脾受累現象;如果屬于四期,則會出現彌漫性多個或者單個器官發生受累,部分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的治療
主要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和霍奇金淋巴瘤治療。
在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過程中,通常采用放射治療聯合化學治療的綜合治療方式。如果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由于具有較多病理類型,異質性較強,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分組,將預防治療作為原則,主要治療手段為化學治療。
在治療霍奇金淋巴瘤時,如患者屬于經典霍奇金淋巴瘤,需要根據分期和預后因素等作為基礎實施分層治療。給予患者化療時,可以采用多柔比星、博萊霉素、長春花堿、達卡巴嗪等方案;同時需要將病灶部位放療作為輔助治療方法。如果屬于復發性或者難治性患者,則可以采用地塞米松或者高劑量阿糖胞苷治療。待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后,可以采用大劑量化療與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聯合方法治療。如果患者無法采用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法,醫生可以根據病情給予單抗治療,部分患者可采用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在放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根據個體化療方案,綜合考慮放療時機和劑量。在治療過程中,除采用單純放療治療外,其他均可以參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方法。在給予患者治療階段,可以采用化療添加利妥昔單抗加放療的治療方法。
如果患者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臨床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為惰性淋巴瘤,包含邊緣區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以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在治療方面,醫生需要對患者相關指征進行判斷,然后提供治療策略,包括化療、免疫和放療等。如果患者并無治療指征,則可以先觀察。現如今,惰性淋巴瘤還無治愈方法,治療最大目標促使患者病情緩解,使得生存期得以延長,改善生活質量。另外兩種是侵襲性淋巴瘤和高度侵襲性淋巴瘤,如果給予科學規范治療,大約有2/3左右的患者能夠治愈。這兩種淋巴瘤的治療主要目標是完全緩解病情,使得患者總生存期得以延長,復發率降低。
對于不同類型淋巴瘤患者,還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方式。其中,干擾素能夠抑制淋巴瘤增殖,對緩解濾泡性淋巴瘤等有一定作用;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改善患者病情,甚至對部分患者起到治愈作用。
在治療時,還可以采用手術方案,主要用于活細胞檢查,或處理并發癥。如果患者存在合并脾功能亢進,同時對手術無禁忌證,或者出現切脾指征,則可以采用脾臟切除手術方式,促使患者血象得到提高,為日后化療創造基礎。如果患者屬于胃腸道淋巴瘤,合并胃腸穿孔、出血等并發癥,無法采用內科治療,可采用手術方法。
霍奇金淋巴瘤是治愈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如果屬于霍奇金淋巴瘤一期或二期,生存5年以上概率高達90%以上。即使是三期,生存5年以上概率也高達30%。未出現全身癥狀患者比出現全身癥狀患者預后好,中青年預后比兒童和老年人好,女性預后效果高于男性。大量長期生存患者的診斷結果發現,霍奇金淋巴瘤15年死亡概率比普通人死亡概率高30%左右。如果患者屬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分為低危、低中危、高中危、高危四種。如果屬于低危,則不良因素為0~1;如果屬于低中危,則不良因素為2;如果屬于高中危,則不良因素為3;如果屬于高危,則不良因素為4~5。如果患者出現淋巴瘤腫大,壓迫鄰近組織器官,會引發相應癥狀,如部分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和胸悶等癥狀,嚴重情況時會引起輸尿管梗阻等并發癥。在日常生活中,不僅需要給予患者科學治療,同時還要做好護理,包括合理飲食、保持良好心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一旦發現淋巴瘤相關癥狀,需要及時就醫,盡早治療,同時遵醫囑合理飲食和用藥,以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