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急劇,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改變,心律失常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心律失常是臨床一種常見疾病,表現為心臟跳動頻率和節律發生異常。大部分患者由于對心律失常不太了解,通常會產生強烈的緊張和恐懼感。因此,普及心律失常相關知識非常必要。
心律失常概述及相關誘發因素
心律失常主要是指人體心臟搏動形成或傳導發生障礙,導致心臟節律和跳動頻率發生異常。臨床經驗發現,心律失常通常是由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行為因素引發。其中,后天因素包括冠心病、心肌疾病以及風心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也有情緒緊張和激動、過度疲勞等非疾病原因所致。此外,還與吸煙、飲酒、過量飲濃茶和咖啡有關。心律失?;颊咄ǔ1憩F為突發性、規律或不規律的胸痛、心悸、氣促、眩暈、憋悶等,嚴重者會出現暈厥或猝死。但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無明顯的癥狀,只能在檢查心電圖時被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也會增大,但只要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一般不是出現太大異常。臨床通過根據發病部位和原因不同,對心律失常進行分類。
(1)根據發生部位不同,分為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又涵蓋了竇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2)根據發生機制不同,分為沖動形成異常和沖動傳導異常。沖動形成異常包含竇性心律異常(竇性行動過緩、過速以竇性心律不齊和停搏等)和異位心律。而異位心律又分為主動性異位心律和被動性異位心率。主動性異位心率主要表現為:期前收縮、陣發性心動過速和非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和心房顫動、心室撲動和心室顫動;被動性異位心律有以下類型:逸搏與逸搏心律(房性心律、房室交界性心律以及室性心律等)。
(3)根據心律失常的發生頻率分為快速型和緩慢型。緩慢型主要是患者心率<60次/min,快速型患者心率>100次/min。
心律失常的危害和治療
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是竇性心動速度過快,會使得患者產生心悸、乏力以及活動耐量快速下降,對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其次便是房顫,患者不僅存在栓塞的風險,且體循環栓塞發生的概率也遠高于正常人,還會使得心功能退化或下降。再次是室性的心律失常,極有可能引發猝死,比如室速和室顫等。常見的緩慢心律失常會使得患者腦供血嚴重不足,發生頭暈、黑蒙等癥狀,嚴重時出現暈厥;體循環供血量嚴重不足,心動過緩,可引發與心絞痛類似的癥狀,如渾身乏力、胸悶以及胸痛等,同時會對記憶和睡眠產生不良影響。
心律失常通常是由各種類型的器質性心臟病而引發。因此,臨床上主要是根據病因和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包括手術治療、介入治療以及電復律和藥物治療。
其中,最為常用的是藥物治療,如鈉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動作電位延長藥物、鈣內流阻滯劑和其他抗栓藥物。藥物具有各自的功效,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患者要遵醫囑嚴格用藥。
多種房室性心律失常可運用手術治療,最常用是介入治療和外科治療。介入治療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治療技術,以心導管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主要包含射頻消融術、冷凍消融和埋藏式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具有創傷小、療效良好的優點;外科手術治療的主要對象是較為特殊的心律失常類型,以及一部分合并其他心臟疾病的心律失?;颊?。
電復律治療則是一種十分安全,可有效地終止患者心動過速的治療手段,具有方便、效率高的優點。
心律失常的信號
胸痛
胸痛是最常見的癥狀,持續時間相對較短,且不同患者感受也不一樣。比如有的感覺非常痛苦;有的只是覺得呼不上氣或心窩不舒服;有的甚至同時會感到上腹部、肩部疼痛。
心慌、氣短
劇烈運動后發生心慌、氣短是正?,F象。但僅僅只是做一般的家務,心率就明顯加快,甚至會出現胸悶氣短、呼吸急促,需警惕心律失常,應及時到醫院做心電圖,以明確病因。
下肢水腫
假如腿部突然水腫,且用手掌輕輕一按就會出現一個小坑,這往往是心功能不良的表現,應高度重視。
頭暈目眩
突然感到頭暈、眼睛發黑、心悸和無緣無故跌倒,是大腦缺血的表現,往往由心律失常引發,應盡快就醫。
出汗
有些患者在坐著不動的情況下也會汗流不止,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
此外,還有其他非特異性癥狀,如干咳、乏力、窒息、臉色蒼白、四肢冰涼等。
心律失常的防護措施
一些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同樣會引發心律失常。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好預防措施,以減少心律失常發病次數。
(1)平常心對待:患者應盡量做到心胸開闊,切忌因疾病變得過分緊張和焦慮,要相信經過科學的治療一定能戰勝疾病,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
(2)配合治療:要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服藥,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3)適當休息和活動:可進行適當的運動,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如心律嚴重失常、心功能極差,應延長休息時間。
(4)調整生活起居:根據患者所處地方的氣候條件,調節生活起居,合理增減衣物,防止感冒的發生。
(5)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清淡飲食,做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營養的食物,補足易缺失的微量元素;戒煙戒酒,防止有害物質引發冠狀動脈病變;養成定時大便的良好習慣,以免因便秘發生意外。
(6)定期復查:治療后,要定期去醫院復查,根據復查結果,合理調整用藥方案。
小結
心律失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情況不嚴重者,只需做好日常的預防保健措施,就能逐漸恢復健康。如情況較為嚴重,也不必過于緊張,保持身心愉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直至病情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