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在胸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患者中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醫院收治的68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及睡眠質量。結果 觀察組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均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結論 優質護理在胸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優質護理;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護理效果
縱膈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主要包含轉移性和原發性。臨床表現為氣促、干咳,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生命質量降低[1]。通常采用手術方法治療縱膈腫瘤,具有顯著療效,但在手術階段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如果手術室護理不佳,會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甚至引發各種并發癥,不利于患者預后,因此給予患者科學優質護理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以醫院收治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優質護理在胸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患者中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醫院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0~70歲,平均(45.0±8.3)歲。對照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21~69歲,平均(45.0±8.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縱膈腫瘤,需實施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治療;患者及家屬同意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肺功能障礙者;有抑郁癥者;智力不正常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1)護理人員需了解患者有無慢阻肺、支氣管炎等癥狀,是否有吸煙史,同時要告知患者禁止吸煙,日常生活中要訓練深呼吸和腹式呼吸。在手術圍術期間,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測患者吸氧情況、心率、血壓等指標;觀察患者意識和瞳孔是否出現變化,讓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術后指導患者保持去枕平臥體位,將頭偏向一側,避免出現嘔吐誤吸;鼓勵患者采用腹式呼深呼吸,指導患者有效咳痰,如果患者痰液黏稠度較高,可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必要情況下為患者增加氧流量,3~5 L/min,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處在標準范圍內。
(2)胸腔閉式引流管護理:引流管位置低于胸腔60 cm左右,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尿管發生脫落情況,防止管道扭曲,避免出現堵塞狀況。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顏色和量,避免發生血凝塊堵塞現象。
1.2.2 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
(1)術前護理:術前,護理人員要強化訪視工作,根據患者病情狀態和基礎信息,包含家庭背景和接受教育程度。采用通俗易懂、溫和語言與患者溝通心得,耐心傾聽患者需求以及存在的負性心理,盡可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訴求。了解患者焦慮、抑郁因素,及時為患者疏導不良情緒。
(2)強化手術室環境護理:將手術室環境調節溫度為25℃,濕度為55%左右,為患者提供舒適、整潔環境。此外,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設備和器材,如手術超聲刀等。同時需做好檢查工作,保證設備能夠正常使用,保障手術順利實施。
(3)術中護理:患者到達手術室后,容易對環境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手術相關醫護人員的基本信息,使其對醫護人員具有足夠的信任,緩解緊張感;同時,建立靜脈通道,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發生術中低溫現象。
(4)術后護理:術后護理人員及時清除患者身體污垢,為患者整理衣物;實施蘇醒護理,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將其送回病房,做好與普通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患者蘇醒后,病房護士可告知患者手術很成功,遵醫囑用藥,告知家屬相關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重視患者睡眠護理,為患者制定健康的作息表,避免出現不良生活習慣,提升睡眠質量;圍術期禁止吸煙、飲酒,不能過度勞累,避免做任何劇烈運動。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2)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3)比較兩組睡眠質量和疼痛評分。采用PSQI評分法評估患者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等指標,總分為21分,分數高低與患者失眠質量呈反比。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數為0~1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疼痛感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睡眠質量與疼痛情況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與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縱膈腫瘤屬于典型疾病,包括淋巴瘤、支氣管瘤等,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臨床上多進行胸腔鏡縱膈腫瘤切除治療[3],雖然為微創手術,但仍然會對患者造成刺激,使其容易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還會引發各種不良反應,因此在手術期間需給予患者科學優質護理[4]。手術室是用來搶救和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有利于患者維持生命健康[5]。如果手術室護理質量較低,會造成治療效果預后受到影響。
常規護理模式大多給予患者基礎護理,未能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和需求,護理質量不高,患者因需長時間住院,圍術期睡眠質量不佳,不利于術后身體恢復[6]。因此,在實施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手術階段給予患者人性化護理模式,提升護理效果,對保障手術治療效果意義重大[7]。優質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主體,實施科學護理方案。通過強化優質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高護理服務質量,彌補傳統護理中存在的不足[8]。在傳統護理基礎上不斷完善和優化,針對患者手術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給予患者優質護理,改善患者不良癥狀,滿足患者需求。例如:為患者提供優質手術環境,術前期做好訪問工作,了解患者病情狀態和心理情況,結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等進行分析,采用溫和語言與患者溝通交流。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手術之前均會產生不良反應,心里會感到擔憂、恐懼,因此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通過給予患者有效疏導,能夠為患者解除疑難問題,同時也可以清掃患者內心不良感受,避免患者出現嚴重不良情緒。這也有利于護與患之間建立良好關系,改善不良情緒,提升配合度和依從性[9~10]。手術階段通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保持良好的手術室環境等提升患者舒適感,使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后能夠在干凈、整潔、舒適環境中做手術;護理人員術前做好準備工作,保障手術順利完成。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手術室內環境都會產生陌生感,緊張不安情緒會加重。這種情形下,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講述手術流程,手術人員基礎信息,減少恐懼感,提升信任感。手術階段,護理人員通過密切關注患者血壓等生命體征指標,能夠及時發現患者出是否出現異常,為患者做好護理工作。由于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需要裸露一些皮膚,因此患者容易出現低體溫現象,為患者做好保暖可以預防低體溫發生,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患者在術后身體會有較多污垢,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清除污垢,整理衣物,保持患者身體舒適。給予患者蘇醒護理,可以讓患者短時間內清醒。做好與普通病房交接工作,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向患者講述整個治療過程,避免患者過于擔憂,讓患者安心養病。告訴患者家屬注意事項,可以促使患者能夠樹立健康生活習慣。術后給予患者睡眠護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進而利于病情早日康復,改善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均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在胸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張曉晨.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17):170-171.
[2] 黃純.扶正理氣中藥湯對預防胃腸道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3):1214-1216.
[3] 楊蕾.綜合護理對預防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有效性[J].臨床研究,2020,28(11):167-168.
[4] 黎鑒秋,梁家源,何柏輝,等.幾丁糖聯合針灸預防腹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8,8(7):63-66.
[5] 唐華容.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效果研究[J].飲食保健,2018,5(19):126-127.
[6] 逯樹榮.護理干預預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0):76-77.
[7] 劉晶.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60-160.
[8] 艾濤.分析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預防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254.
[9] 周雨薇.胸外科胸腔鏡下縱隔腫物切除的圍手術期護理[J].繼續醫學教育,2022,36(7):137-140.
[10] 魏潔暢.人性化護理在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及對睡眠質量的改善效果[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2,9(6):99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