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立醫院在我國公共醫療衛生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實際運營與發展過程中肩負著救死扶傷、保衛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職責與使命。公立醫院主要包含社區醫院、縣級醫院、市級醫院,是解決基礎醫療問題、緩解患者就醫困難的行為主體。相比私立醫院,公立醫院具有社會公益性特點,在實際運營與發展過程中不能僅注重經濟效益,應始終將患者的就醫體驗放在首位,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逐步取消了藥品加成收入、藥事服務費用等,財務管理模式及管理內容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基于此,本文針對“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進行研究,旨在提高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公立醫院;財務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33240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將“健康中國”建設相關工作放在了發展的關鍵位置,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不斷推動我國公共衛生醫療及健康事業向前發展。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并推行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和規范管理的通知》,并與國家中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工作通知》,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互聯網+醫療”建設工作已被正式提上日程。“互聯網+醫療”主要包括線上醫療問診、遠程會診、電子支付、電子處方開具、電子健康檔案構建、遠程治療等健康醫療服務,在極大程度上給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及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
一、“互聯網+”給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帶來的新發展機遇
(一)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方式
第一,“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得到明顯提升。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財務等行業的信息傳輸與處理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第二,促進了行公立醫院制度變革。隨著移動互聯網、醫療費用電子支付體系、第三支付等技術的創新發展,公立醫院借助互聯網進行了海量的財務數據信息收集與分析工作,極大提高了公立醫院的票據管理、會計核算、報銷管理效率,提高了會計工作的精準度、規范性。第三,加強票據管理。在票據流通、使用、防偽、監管等環節實現了票據無紙化管理,極大提高了醫院的財務管理效率。
(二)提升患者的就診體驗
掛號排隊、繳費排隊一直是公立醫院實際運營與發展進程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而“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打破了傳統醫療服務流程,推行了網絡預約掛號、自主機器繳費、線上問診等新型工作模式。患者可以登錄醫院官方App進行醫療費用結算,并在機器上打印電子票據。“互聯網+”背景下,部分公立醫院已經形成了“人工窗口+自主機器+移動終端設備”醫療服務模式,極大縮減了患者排隊等待時間,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除此之外,公立醫院還利用各項現代化信息技術,對不同業務環節中存在的財務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管理與分析,為后續“互聯網+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優化成本核算工作
財務數據信息采集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及精準度與醫療的運營成本密切相關。“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搭建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不僅打破了各科室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大量財務數據信息的有效共享,還借助信息技術提高了財務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及核算精準度,使財務信息符合成本核算需求。
二、“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風險防范與管控意識薄弱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公共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與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其中,各類財務風險的種類及發生概率明顯提升。財務數據信息能夠如實反映公立醫院的運營狀態及管理問題,而醫院領導者則可以借助這些財務數據信息進行運營發展規劃、推進對內改革工作,及時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但是就當前部分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一些醫院領導者及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防范與管控意識不足,仍然被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所左右。而且部分公立醫院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過于謹慎,最終導致“互聯網+”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給運營帶來了不利影響。
(二)財務管理工作刻板
現階段,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大致包含各類財務數據收集、支出核算、收入分配、成本控制、輸出會計報表等內容,同時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各類預算指標與實際財務數據信息一致。“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實行的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發生了一定變化,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了沖擊與挑戰。這就要求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在會計核算過程中,不僅要審核各類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及精準度,還要對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進行深度分析與預警。但是當前多數公立醫院并未充分利用財務數據信息的優勢與特點,也沒有及時開展財務運作工作。部分業務活動過程中的財務信息仍然采用紙張和人工記錄,尚未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各項財務數據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容易出現財務信息應用不足的問題,給公立醫院的發展帶來了阻礙。
(三)財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力度不足
第一,由于公立醫院在執行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無用數據信息,但很少有公立醫院對這些信息進行系統化的管理與分析,最終導致其中蘊含的價值被拋棄,各類財務信息的潛在價值無法被充分發揮出來,間接影響了“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及最終管理成效。第二,公立醫院存在財務數據信息格式不統一、財務信息來源不明確等問題,導致各個管理系統之間無法真正實現財務數據信息的有效共享與集成利用,雖然一些公立醫院深度推進了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但事實上卻外強中干,對各類財務數據信息的應用與管控力度不足。
三、“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策略
(一)革新傳統財務管理理念
第一,在“互聯網+”背景下,以往公立醫院遵循的傳統財務管理思維及管理理念,已無法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質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公立醫院要跟緊“互聯網+”時代發展步伐,積極革新財務管理思維與管理理念。相比其他部門,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部門不僅要重點關注醫院的運營成本,還應進行成本控制與決策管理,注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升級。這就要求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及時革新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思路,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拓寬醫院財務管理路徑。第二,公立醫院應該明確財務管理工作組織結構、財務管理職責、管理范疇等。例如,在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公立醫院財務人員不僅需要防范借貸風險,還應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合理優化財務管理流程,進而增強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抵御能力及資本運營管理能力。
(二)構建財務風險預警平臺
第一,在“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運用力度,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成效及質量,加強財務管理信息與其他管理系統的有效對接,進而實現財務數據信息與醫院其他業務數據信息的有效共享。第二,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人員應及時預警各類財務風險并進行有效防范與應對。在具體的財務管理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各類財務風險的關注度,利用各類信息技術搭建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預測和預警機制,將信息化管理平臺與財務風險預測與預警平臺相連接,及時分析各項業務工作中潛在的財務風險問題。第三,公立醫院還應合理設計財務風險監控指標和財務數據分析模式,以便及時發現公立醫院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問題,方便醫院能及時啟用風險防范與應對方案。
(三)搭建醫院綜合運營管理平臺
“互聯網+”背景下,各類現代化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公立醫院運營發展的各個方面,為醫院綜合管理水平及工作質量的提升帶來了極大幫助。基于此,公立醫院在實際組織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應加大對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力度,深度整合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與其他管理信息的融合深度與廣度,在確保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真實精準的基礎上,搭建醫院綜合運營管理平臺。如此,便可以打破醫院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之間的信息壁壘,進而解決“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各科室之間的“信息孤島”問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第一,公立醫院在搭建綜合運營管理信息化平臺的過程中,需要對員工的個人信息、部門信息、服務供應商信息等各種基礎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與編碼,實現數據信息在綜合運營管理平臺中的集中管理,實現公立醫院信息系統、會計核算系統、服務計劃管理系統、成本管控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運行統一。第二,公立醫院要加強對獲取的各類財務數據信息的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財務風險及運營風險,為醫院制定發展規劃提供有力參考。
(四)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互聯網+”背景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需要公立醫院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階段性戰略發展目標、新醫改下產生的發展新需求等,及時做好短期及長期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規劃,科學評估各類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成效,擇優選擇符合醫院運營管理要求和技術發展方向的財務管理系統及相關工作軟件,進一步明確醫院不同發展階段需要實現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目標,深度貫徹落實循序漸進的發展原則,并對財務信息化管理流程進行合理優化。“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還應始終以服務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感為主要目標。公立醫院需要合理分析和預測未來一定發展時間內自身的財務管理需求,并制定系統化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案,進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與質量。
第一,建立醫院資源使用管理信息化平臺,促使醫院各科室基于HRP信息平臺加強信息交流密度,形成以財務數據信息為中心的醫院信息共享性系統,真正實現醫院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一體化管理。第二,基于HRP信息平臺統一財務數據信息格式,簡化財務管理流程,提高平臺上各類財務數據信息結構的標準化程度。第三,建立財務數據動態化分析機制,及時發現財務風險、運營風險,并加以有效解決,為公立醫院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數據安全管理
“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在組織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醫療”模式,做好財務管理的安全維護工作。第一,公立醫院要結合各科室的財務數據運用需求,設置等級分明的財務管理系統用戶訪問權限管理體系,并對用戶訪問權限體系進行嚴格管控。第二,定期對醫院各類關鍵的財務數據信息進行備份并實施保密措施,以此合理規避醫院財務數據信息被泄露、篡改、丟失等安全風險問題,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及安全性。第三,加強對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道德、財務安全風險防范意識的培訓工作,使其在實際財務管理工作中自覺端正工作態度,規范工作行為,從而降低因人才操作失誤引發的各類財務信息安全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個性化醫療服務機構在運營性質及發展模式上存在較大差異。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醫療服務費用、政府部門財政資金補貼、藥品出售利潤等。近年來,隨著新醫改的深入推進,公立醫院逐步取消了藥品出售利潤收入,其生存環境變得愈發嚴峻。“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內容及管理模式也發生了一定變化,公立醫院應進一步加強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認識程度,合理規劃財務信息化建設方案,拓寬“互聯網+醫療”的覆蓋面,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效率。
參考文獻:
[1]樊婧.“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J].支點,2023(07):134-136.
[2]陶海香.“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3(09):92-94.
[3]王瑞霞.“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策略探討[J].財經界,2023(01):153-155.
[4]李文菊.“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18):48-50.
[5]張穎.“互聯網+醫療”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22(24):146-148.
[6]趙志偉.“互聯網+”背景下二級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22.
[7]張正宇.“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投資與合作,2022(01):105-106.
[8]劉寧.互聯網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探究[J].財會學習,2021(32):50-51.
[9]陳儀瑢.“互聯網+”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策略探討[J].中國醫院,2021,25(08):67-68.
[10]邱波.“互聯網+”背景下的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研究——評《醫院財務管理研究與實踐》[J].財務與會計,2021(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