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管理經濟學思維,根據廣西高速公路的發展概況、供需特點,結合我國發展新階段的需求,分析了廣西高速公路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優劣勢、所處的市場結構及市場狀況,提出了廣西高速公路企業應對新格局的競爭戰略。
關鍵詞:廣西高速公路;供應鏈;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U491.1 A 62 200 2
0 引言
廣西高速公路路網建設進入了“快車道”,截至2021年7月,廣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 000 km[1]。在“十四五”期間,廣西將持續開工建設多個高速公路項目,至“十四五”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1.2萬km,到2025年,廣西將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2]。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在2020年高達3.72億輛[3]。隨著近年交通量的逐漸攀升,廣西多條高速公路逐漸出現通行能力不足的情況,每逢周末、節假日多出現擁堵,擁堵率較高,如蘭海高速公路南寧至北海段、廣昆高速公路南寧至壇洛段、泉南高速公路南寧至六景段等。此外,交通運輸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紐帶和基礎支撐,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環節,高速公路的發展也推動著國內市場的形成,推動經濟循環流轉、產業關聯暢通發展[4]。
1 我國發展新階段對高速公路企業的影響
1.1 我國發展新階段對高速公路發展的影響
暢通國內供應鏈,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是激活國內經濟的突破點。其中,交通運輸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重要環節、暢通國內供應鏈的重要紐帶和基礎支撐,其地位重要不言而喻。交通運輸的優劣,會影響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進而影響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在國內供應鏈上,需要交通運輸更好地服務生產、分配、流通、消費,促進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公路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運輸方式,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和“門到門”運輸的優勢,在構建國內生產鏈、供應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基礎、引領和保障作用[5]。
1.2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面臨的風險
但是,對標我國發展新階段的需求,廣西高速公路仍存在短板。高速公路的服務品質、保障能力與新階段的要求之間差距較大,創新融合發展不足,行業創新能力不強,數據賦能、智慧增值的效應還未發揮,“交通+”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足[6]。廣西區內各區域之間、城市群之間的通達率有待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擁堵問題逐年凸顯,其通行能力和日益增長的通行量需求的矛盾逐漸加大。
從外部環境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這給高速公路企業的發展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廣西高速公路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建設成本逐年攀升,然而廣西屬欠發達后發展地區,各級政府財力總體薄弱,地方欠繳企業公路項目配套資金過高,土地綜合開發落地難度大,融資和債務壓力大。產業發展質量不高,新通車高速公路項目較長時期內仍處于效益培育期,大部分高速公路通行量低,難以應付付息壓力,年收支缺口持續加大。
2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新階段的應對措施
2.1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的成本優勢和劣勢
自1997-05-01廣西第一條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通車以來,廣西高速公路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實力強勁的企業。這些企業積累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成功經驗,鍛煉了經營管理團隊,有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在應對新格局時能夠掌握更大主動權,具備建設國內一流綜合交通產業的有利條件。
但是,廣西高速公路的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建設成本逐步攀升的同時,不得不考慮作為欠發達后發展地區的各級政府財力總體薄弱,地方欠繳企業公路項目配套資金過高,土地綜合開發落地難度大,融資和債務壓力大。此外,公路建設投資大,運營費用回收慢,特別是債務規模持續攀升,還本付息壓力巨大。
2.2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狀況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的突出戰略為深耕主業、關聯發展,打造交通產業鏈。(1)建設運營板塊,依托運營高速,緊跟高速公路大發展時代,不斷推進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長;(2)積極推動高速公路沿線土地開發,增強交通融資保障能力;(3)立足高速公路建設運營,構建集貿易、物流、金融、信息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體系;(4)深耕交通核心產業鏈,加強金融服務創新,推進產融結合、融融結合;(5)打造高速公路的科技及智能裝備制造板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造“智慧高速”,發展交通科技產業。
2.3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的市場競爭戰略
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巨大、投資回報期限長、沉沒成本高、規模經濟性強。應對我國新發展階段帶來的諸多挑戰,可有以下幾種競爭戰略:
服務差異化的戰略。隨著廣西公路路網的逐步完善,相關部門逐步放寬交通建設準入門檻,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進入廣西高速公路建設的市場中,公眾的出行路線也會有更多選擇。面對這樣的形勢,服務差異化就是要打造社會、公眾高度認可的高速公路品牌,提高服務水平,減少擁堵率,創新增值服務,打造更舒適的出行環境,使社會、公眾滿意。
低成本的戰略。全壽命過程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建管養”一體化,將運營、養護管理的軟需求與建設的硬需求綜合,去除“重建輕養”的弊端,降低運營期的遺留缺陷處治和提質升級的費用,提高成本優勢。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唐 健
多元化的戰略。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大,運營費用回收慢,特別是債務規模持續攀升,還本付息壓力巨大。要突破債務壓力和融資困難的困境,多元化發展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戰略途徑。發展關聯產業,建立“交通+”產業鏈體系,能夠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發展源泉。
信息技術戰略。路網及公眾出行的大數據資源是高速公路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充分利用數據信息,從路網規劃階段始,優化路網、貼近公眾出行需求,建公眾選擇的“最優”路線,建智慧化高速。
2.4 廣西高速公路企業的國內供應鏈博弈戰略
交通運輸作為基礎性、先導性的產業,是供應鏈的重要紐帶和支撐基礎,路網的完整、通行環境的安全暢通、運營管理的智慧化,是促進國內供應鏈高效運轉的關鍵,主要從兩個方面推進:
(1)打造智慧交通,建設科學高效的動態交通誘導系統。高速公路自建設期起,需充分利用數據資源、通信技術、智能計算方法,結合供需要求規劃建設完善的路網系統。同時,走“建管養”一體的有效途徑,建設智慧高速公路,建立智能動態交通誘導系統,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實現交通管理者與路網出行者的雙贏,提高路網效率和通行質量。
(2)與機場、高鐵站、港口合作,建立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速公路應進行頂層設計規劃,全盤考慮與公路網、飛機場、高鐵站、港口、汽車站、物流園等的交通銜接性,充分吸引車流、出行群眾和貨流上高速公路,助力國內供應鏈的高效運轉。
3 結語
面對我國新發展階段下的新需求,廣西高速公路企業必須深刻認清交通運輸作為基礎支撐的重要意義。(1)要深耕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完善路網,提質服務,助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高效運轉,助力國家的現代化建設;(2)要積極面對新發展階段的各種風險、挑戰,科學分析行業環境,從服務差異化戰略、低成本戰略、多元化戰略和信息技術戰略中尋求突破口,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抓住新發展階段的機遇,逐步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韋勝珍,林珮伃.廣西高速通車里程超7 000公里[N].中國交通報,2021-07-13(1).
[2]羅 程.廣西高速“十四五”:立足高站位,放眼新格局[J].中國公路,2021(4):27.
[3]陳秀娟.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81億輛[J].汽車觀察,2021(1):7.
[4]張彥超.交通運輸部發布指導意見 5大抓手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J].中國航務周刊,2021(6):28-30.
[5]崔 姝,饒宗皓,王 宇,等.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公路交通發展思路[J].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30(4):41-44.
[6]王 微,李漢卿.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培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新優勢[N].中國交通報,2021-02-10(3).
收稿日期: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