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肌扭傷常被稱為“閃腰岔氣”,指腰部肌肉、韌帶、筋膜、小關節突等組織的急性扭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主要表現為腰部不舒服或持續劇烈疼痛,當進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動時,疼痛加劇。針灸治療急性腰扭傷具有簡便的特點,深受臨床醫師的青睞。
急性腰扭傷的概述
急性腰扭傷是由于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突然受到外力的拉扯,或腰部姿勢的突然變化所造成的急性傷害,通常在劇烈運動、搬重物等情況下出現。該病多見于40~60歲人群,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如果出現腰扭傷,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即停止運動,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如果疼痛無法緩解甚至加重,或出現了其他不能確定的癥狀,患者要及時就醫。另外,在搬運腰傷患者時要特別小心,盡量讓其腰背處于靜止狀態。如果不是緊急情況,可以在120救護車的指揮下,將患者抬起來。
急性腰扭傷的病因
人體腰圍主要由腰椎和軟組織構成,它們形成了穩固的結構,從而實現不同的姿態和運動。肌肉、韌帶、筋膜等由軟組織組成,如果腰部突然受到外力影響,過度牽拉軟組織,可能會導致結構上的變化或者損傷。
腰肌抽筋
肌肉痙攣是指肌肉不斷收縮,或是由外部力量拉扯所引起,多出現在走路、跳躍、扭動、奔跑等情況下。
撕裂、斷裂的軟組織
如果是肌肉、韌帶、筋膜等承受不住外力,就會出現撕裂、斷裂。比如在攀爬、提拉、搬運重物時,由于動作不當,導致腰部肌肉筋膜、韌帶、椎間小關節、關節囊等部位受到損傷。
軟組織內嵌
當腰從一個方向拉得太久,肌肉松弛時就會把一些軟組織夾在骨頭之間,導致受傷。
關節錯位
如果長期處于一個固定的位置,體位突然變化會引起脊柱結構變化,進而造成傷害。
急性腰扭傷有哪些典型癥狀
以腰痛為主,疼痛比較強烈,運動后會加重。由于疼痛的位置比較固定,按壓時會導致疼痛加劇,休息后會減輕。因此,患者經常用一只手扶著腰,無法挺直或彎曲,走路有困難。
急性腰扭傷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治療急性腰肌扭傷的方式有很多種,療效和療程各有不同。
熱敷
早期冷敷疼痛緩解后,可以通過局部熱療緩解局部肌肉的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臥病在床
急性腰扭傷要堅持3~4周的臥床,不要用太柔軟的被褥,要充分放松腰部。如果需要,可使用護具或求助其他人員的幫助。國外學者認為,急性腰扭傷后應臥床休息,避免活動,以促進病情的康復。
推拿療法
要選擇醫院專業的按摩師進行推拿,不要隨意選用“祖傳推拿”“盲人按摩”等。
急性腰扭傷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運動
國內的指導方針不推薦過早下床,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運動。
食物
平時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飲食平衡。尤其要注意防止便秘,因為排便用力會對腰部造成傷害。
及時治療
急性腰扭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為慢性腰痛。
加強腰部保養
加強腰部的保養和運動,搬運重物時保持正確的體位,避免過度勞累。
針灸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效果
在急性腰扭傷后早期,可以采用針灸療法,能促進病情盡快康復。針灸操作要找到合適的穴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輕疼痛和麻木,同時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另外,針灸可以刺激腰部神經和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血腫,加速體內酸性物質的排泄,再配合腰部制動、臥床或腰部的保護,從而有效緩解腰扭傷。
通常,針灸治療急性腰扭傷有兩種操作方式:遠端取穴和近端取穴。
遠端取穴就是尋找遠離腰部的穴位。如果是由于過度用力或姿勢不當導致的腰扭傷,可以用特殊的穴位進行針灸,比如手背上的腰痛點兩個穴位;也可以在督脈的人中、后頂等處進行針灸。近端取穴,即在腰部施針,以促進局部的氣血循環,驅除淤血,疏通經絡,起到止痛效果。
如腰部軟組織損傷時,可選天柱穴。具體做法是:患者坐位,雙腳張開,與肩同寬,雙手撐在桌子上,腰松弛,用針迅速刺入天柱,從淺層往下,慢慢旋轉,接著從深層慢慢捻轉至淺層,多次緊按慢提數秒鐘,讓患者的頸部有下行酸脹感,腰部要同時活動。
手三里針法是患者先坐位,兩肘彎曲,呈直角,一只前臂在上,另一只在下。用針頭刺入手三里穴位,讓患者感覺到強烈的酸、脹、麻,并囑其起身進行腰部的活動指導,有明顯疼痛的動作要多重復。每隔5 min行針一次。當腰部疼痛減輕,活動能力恢復時,將針頭拔出。患者接受針灸后2 h內保持站立,每天1次,3次為一個療程。針灸后會出現局部麻木,要多休息。
急性腰扭傷的恢復期
如果急性腰扭傷不是很嚴重,只是局部腫脹、疼痛,可以穿上腰帶進行保護,并且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布洛芬、云南白藥膠囊等,一般情況下7~10 d就能痊愈。如果局部腫脹、疼痛沒有緩解,且越來越嚴重,輕微活動受限,這種情況需要15 d左右才能完全恢復。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局部疼痛沒有減輕或更加嚴重,建議去醫院做核磁共振等檢查,看看有沒有骨裂等異常情況,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相應治療。
總之,急性腰扭傷后要立即停止運動,不要做任何的體力勞動,根據醫生的治療方案,采取服用藥物、針灸等治療方法,讓病情得到及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