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療中應用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的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成人,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均使用傳統矯正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進行治療。比較兩組口腔正畸指標變化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兩組下齒槽座角、上齒槽座角、尖牙間寬度、磨牙移位、上頜中切牙傾角差、上頜中切牙凸距差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下齒槽座角、尖牙間寬度、上頜中切牙傾角差及上頜中切牙凸距差均呈上升表現,磨牙位移、上齒槽座角呈下降表現,且觀察組各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應用于成年人群口腔正畸治療中可獲得顯著的臨床效果,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成年人;口腔正畸;不良反應
近年來,人們對自身面部美觀度的要求伴隨社會發展和進步而明顯提高,牙齒畸形可影響咬合,對患者的形象、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均存在嚴重不良影響[1]。為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面部美觀程度,臨床主張通過口腔正畸的方式治療疾病。臨床相關統計表明[2],現階段成年人群的錯頜畸形發生率在50%以上,其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面部美觀、工作及生活,通過落實有效的口腔正畸治療,可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傳統的口腔正畸方式包含口外弓、固定舌弓等,雖然可以獲得理想的療效,但是穩定性欠佳,極易導致后牙前移,且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高[3]。伴隨醫療水平提升以及口腔正畸治療技術進一步發展,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技術逐漸廣泛應用于正畸治療中[4]。本研究旨在探討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療中應用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的療效。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成人,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9~48歲,平均年齡(29.48±3.36)歲;雙牙弓前突19例,牙列擁擠11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29.56±3.43)歲;雙牙弓前突23例,牙列擁擠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入選標準:經頭顱側位片X線檢查、口腔全景片X線檢查確診者;同口腔正畸治療指征、支抗種植體相關要求相符者;病歷資料完整且年齡在18周歲及以上者;對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納入研究者。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牙齦炎者;有口腔手術史者;同時患有其他免疫系統病癥者;心功能、肝功能、肺功能、認知功能異常,無法接受或配合正畸治療者。
1.2 方法
應用電子壓力敏感探針探查牙冠各面的齲洞、窩溝情況,對患牙感覺、敏感部位進行檢查。完成口腔清潔處理以后,注入適量利多卡因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取牽引鉤有效放入至雙側尖牙托槽位置,開展直絲弓初步矯正治療,將上下牙排列整齊,同時將拔牙間隙關閉,調整牙弓平整度,完成根尖、曲面斷層片的拍攝工作,明確植入位置、植入深度和植入角度,隨后應用加強支抗進行控制。
對照組接受傳統矯正治療,囑咐患者佩戴Nance弓進行矯正治療,將佩戴的方式告知患者,囑咐其每日佩戴時間在8 h以上,控制其牽引力為200~300 g,矯治期間每個月接受一次復診,期間根據復診情況對牽引力進行調整,患者共接受為期9個月的治療。
研究組接受直絲弓矯治技術進行治療的同時加用微型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首先開展直絲弓矯正治療,確保牙弓的平整性,通過觸診的方式明確植入位置;隨后使用三維數字化口腔CT機完成斷層面、根尖片的拍攝工作,結合拍攝結果調整植入方案,囑咐患者于植入前漱口;實施局麻以后,明確壓槽黏膜結合的具體位置,實施黏膜組織切開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卷入軟組織,保證植入角度和骨面位置呈垂直的狀態,維持傾斜的角度為15°;實施X線片檢查評估牙槽骨結構,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植入至黏膜和牙齦結合部位,取自攻型螺釘植入至牙槽骨當中,植入螺釘以后應用拉簧適當增加植體的支抗力;實施X線片檢查,明確牙根同植體之間的關聯,完成植入處理以后患者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每個月復診一次,手術后9個月去除微鈦釘。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口腔正畸指標水平變化情況:包括尖牙間寬度、下齒槽座角、上齒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頜中切牙傾角差及中切牙凸距差。
(2)記錄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口腔炎癥、水腫、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3)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牙齒于治療以后排列整齊,且磨牙關系恢復至正常狀態,前牙覆蓋正常,面型有明顯改善,形象美觀程度顯著提升。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牙齒恢復至整齊排列的狀態,前牙覆蓋正常,面型獲得一定改善。無效:未符合以上任意標準。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口腔正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尖牙間寬度、下齒槽座角、上齒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頜中切牙傾角差、上頜中切牙凸距差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尖牙間寬度、下齒槽座角、上齒槽座角、磨牙移位、上頜中切牙傾角差、上頜中切牙凸距差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各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伴隨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促使人們對自身健康、個人形象的重視度逐漸提高,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的成年人例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5]。口腔正畸治療為矯正錯頜畸形等口腔病癥的常用治療方式之一,通過不同的矯正裝置,調整上下牙齒和頜骨之間、牙齒和頜骨之間、神經肌肉之間的不協調關系,平衡及穩定口頜系統[6]。
支抗為目前口腔科臨床開展口腔正畸治療中的常用材料之一,對矯治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具有抵抗作用,提升固定穩定性[7]。以往臨床常用的非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方案,利用活動矯治器、固定矯治器對埋伏牙實施牽引治療,所獲療效欠佳,且安全性較低[8]。近年來,伴隨醫療水平提升,微型種植體支抗技術發展,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治療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當中,該技術的支抗力承受點為骨骼,具有穩定性、可操作性均較強等優勢,且安全性較高[9]。除此之外,該項治療方案的操作較為簡便,治療期間患者不會有顯著的牽拉感、不適感,在提升患者配合度方面有顯著作用[10]。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兩組下齒槽座角、尖牙間寬度、上頜中切牙傾角差及上頜中切牙凸距差均呈上升表現,磨牙位移、上齒槽座角呈下降表現,且觀察組各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成年人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應用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技術可提高正畸效果,且該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微鈦釘種植體支抗的支抗直徑較小,治療過程中所用的骨內螺紋對骨性結合有良好的預防作用,可提升患者正畸治療期間的舒適度,且可提高正畸承受力,保證植入的穩定性[11];同時,該項治療技術可以將磨牙移位的幅度減少,且可調整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傾角差,借助骨組織同種植體之間所形成的機械性嵌合力,提高支抗穩固性,保證正畸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微鈦釘種植體支抗方案應用于成年人群口腔正畸治療中可獲得顯著的臨床效果,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陳春娜,劉劍峰,謝葵葵,等.微鈦釘種植體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臨床醫刊,2022,35(3):69-71.
[2] 阮吉,孔潔.口腔正畸聯合烤瓷橋固定修復治療成人牙齒錯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22,20(5):40-43.
[3] 胡青.PAOO在成人骨性Ⅲ類錯牙合術前正畸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2,38(7):444-446.
[4] 趙建平,邵磊,蔣升.唇側固定矯治、舌側固定矯治和無托槽隱形矯治對成人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22,34(3):353-355.
[5] 王博,于洪波,夏韞暉,等.牙槽骨再生正畸技術治療成人錯畸形伴原發性牙槽骨缺損的遠期療效評價[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22,20(3):225-229.
[6] 高金輝.初戴隱形矯治器、Damon Q自鎖托槽與直絲弓托槽對成人正畸疼痛及齦溝液內炎性因子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2,28(5):54-56.
[7] 蔣小勇.無托槽隱形矯正技術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20,10(35):84-85.
[8] 邱小文,賴道鋒.國產自攻型微型鈦釘支抗在內收前牙治療中的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3):602-608.
[9] 翟榮萍,陳巖,趙文婷,等.生物力學評價愈合環境對正畸不銹鋼微螺釘穩定性的影響[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21,43(3):240-243,265.
[10] 徐泓.口腔正畸聯合烤瓷橋固定修復治療成人牙齒錯牙合的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20,27(1):79-80.
[11] 林怡君,鄢潔雅,李雅欣,等.固定矯治成年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率與牙移動指標相關性的錐形束CT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2,57(7):7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