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十年的教學工作使我收獲良多,包括對教材的理解學習與挖掘,和學生相處的方式,尤其是授課的方法。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受到,學生能否學好的關鍵是他的主動性,他愿不愿意學,是不是在用心學,是不是想學。所以老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是上好歷史課的關鍵。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時,很自然地就會去探索、去研究、去學習,從而也就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那么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就得到了提高,所以我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
一、趣味教學法
教師在上課前要收集有關材料和資料,設計趣味性的教案。教案是教師對一節課的整體設想,要有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而教學設計中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有趣的圖片都有可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要想編寫出趣味性的教案,不僅需要教師深入理解挖掘教材,而且還要有較寬的知識面和教學機智。首先,要大量閱讀每節課所講知識點的相關資料,將一些歷史故事寫入教案,以保證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掌握難點知識。教師在上課伊始就要設計新奇、有懸念的導入環節,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好奇、愿意學,為學習知識點做好鋪墊。其次,是將一些順口溜、名言警句、對聯及寓言故事編入教案,促進學生對難背難理解的知識點的記憶。最后,可以在教案中插入歷史漫畫,以幽默夸張的筆法描繪歷史現象或事件,揭示歷史現象或事件的本質。比如在講冷戰一課時,漫畫“美國最新式戰車”以諷刺的筆法體現馬歇爾計劃的實質,使學生深刻理解馬歇爾計劃的本質及實質。分析德國宗教改革背景時,將德國比喻成“教皇的奶牛”,明確天主教會對德意志壓榨最嚴重,引起德國人民的不滿,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記憶深刻。
二、問題引導點撥法
在教育改革實施過程中,注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學自悟,教師演繹引領的教學模式已成主流,其重心主要放在學生的學上,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得出一部分答案,教師再次引導深入挖掘,讓學生進行探討、互評,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我認為這也是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但是“導”比“灌”要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善用趣味教學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動腦、動口、動手,讓各層面學生都能學有所獲,不斷增強學習的信心。做好課堂引導,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利用“問題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邊聽一邊尋找答案,課后主動查閱資料,并進行相互討論。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醞釀情緒,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誘發求知欲,明確學習目標。
三、溝通交流法
教師要經常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這種心靈的溝通使學生愿意和老師交朋友,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遇到問題學生愿意征求教師的意見,同時學生能夠對自己上課存在的不足及時反饋進行及時調整改正。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像父母一樣關愛學生,讓他感受到教師的愛;像園丁一樣辛勤工作,不放棄每一個孩子;像摯友一樣真誠對待學生,平等地與學生溝通。
四、賞識教育法
首先,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善于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心理上得到認可,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做好,使學生的感覺、知覺、思維都處于比較良好的活動狀態,進而產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強化學習效果,取得求知的信心和成功。
其次,教師還應對學生多鼓勵,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應該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讓他們感覺到老師的關心和愛,用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微小的進步給予大力表揚,使他們體會到成就感和被認可的喜悅,他們就會更加努力,一點點進步。所以學生需要多鼓勵、多表揚,努力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知道老師在關注他。
再次,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具體,不能用簡單敷衍式的詞語來評價學生,這會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不重視。教師的肯定和評價要符合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不是一味表揚,不是脫口而出的隨意夸獎,是老師對自己真正的認可和肯定。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意識到賞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賞識教育中可以明確體現出信任、尊重、激勵、理解和寬容。老師的賞識,哪怕一個舉動、一個眼神、或者一句鼓勵性的語言,都很有可能改變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的態度。賞識教育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源于教師的德與才。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更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和藹可親的教態,所以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要根據自身的不足,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進一步研究學習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做到“活到老、學到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