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好古詩詞,對涵養精神和增強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進行古詩詞教學呢?在這里我談一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提升古詩詞誦讀教學水平
要提升古詩詞教學中誦讀內容的比例與技巧,要注重誦讀環境的建設,在必要情況下可以搭配相應的音樂做輔助,提升學生的情境感受能力,提高古詩詞學習的趣味性,由此來引導學生投入更多的興趣去感知。要引導學生加深對古詩詞節律、抑揚頓挫的理解,懂得基本的停頓、音調的變化,同時要懂得情感的收放,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教師可以提供對應的誦讀模板,讓學生去聽,體會詩歌所展現的詩詞意境。尤其是現在網絡資源豐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上下載對應的古詩詞誦讀材料,包含文字、視頻、圖片、音樂等各元素,由此保證詩詞意蘊的展現效果。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展示影視劇中的場景,提升教學趣味性。也可以在班中展開古詩詞誦讀競賽,讓學生學習同學在誦讀中展現的技巧與特點,提升審美能力和朗讀能力。
二、注重古詩詞情境的構建與領悟
在教學引導上,需要從整體的情境入手,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注重背景式教育的引導。古詩詞學習需要學生結合時代背景才能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尤其是古詩詞多半包含了作者很深的人生感慨。這些內容需要結合歷史背景做闡述,而不能做獨立性的分析理解,否則會導致學生對詩歌情境的理解效果大打折扣。學生對于情境的領悟,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材料搜尋專業詩詞背景材料做直接的圖文闡述,也可以通過整個作品相關的時代影視材料做輔助,由此提升學生的感受能力。情境領悟更多情況下需要學生意會,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教育引導上,教師也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鼓勵學生積極創新,讓學生自我去感知這種情境之下作品傳達的情感。甚至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分析作品的情境,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文化作品本身具有很強的多樣性,要充分呈現詩詞之美,通過及時有效的反饋,讓學生愛上詩詞,實現心靈的滋養、智慧的啟迪。
三、加大對古詩詞整體感悟的引導
古詩詞教學需要學生對其具體的字詞做理解,掌握古詩詞表達的內涵,但是并不意味著整體上的體驗感悟就不重要,尤其是在對整篇古詩詞作解釋之后,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發散思維,包括詩歌傳遞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作者在面臨不同時代問題之下,自己表現出情緒狀態。甚至可以讓學生去討論,去分析這種思想產生的原因,以及合理性或者是不足之處。尤其是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古代的大詩人,也有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也有自身的缺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們所作的詩詞在某些思想上也可能是片面的正確,而不能適用于所有人。尤其是這種思想態度的引導,不能夠概括每個人整個人生所需。在思想的領悟之上,也需要學生懂得辯證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