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學生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的特點,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發展的機會,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控制作業量,夯實基礎
同一個班集體里的學生,受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意志等影響,差異性明顯,而了解學生現有的基礎是布置分層作業的前提。我把學生分成三個類別。A類:具備優秀的學習能力,能很快掌握知識,并能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主動探究,積極解決,對于課堂學習感覺“吃不飽”。B類:擁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字詞掌握較為輕松,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理解句子,對于文本所表達的情感也能較快領悟。C類:學過的生字詞語容易出現錯誤,跟不上課堂節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學習新知識有困難。教師布置作業時,做到心中有數,合理提出不同的要求。聽寫這一環節如何分層?A類學生接受知識能力強,完全可以直接進入聽寫,還可適量布置提高題和拓展題。比如選擇詞語寫幾句話,推薦類似的文章補充閱讀,找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讀讀。B類學生要求先寫一遍,然后再聽寫,如產生錯別字,要求訂正時寫出詞語的意思,并用它造句。C類學生先寫兩遍,聽寫時超過三處錯誤要求識記后進入下一輪的聽寫。平時,聽寫作業布置的頻率也高于前兩類學生。通過分層,減少了無效性的作業,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專注度和興趣,夯實了語文學習的基石。
二、豐富作業形式,自主發展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能促使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并得以發展,菜單式作業單既有讓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共性作業,確保最基礎的教學要求,又有個性化作業,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選擇。比如教學《獵人海力布》這一課時,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如下作業單。
(一)必做項目
1.故事情節我來“梳”。運用平時所學的思維導圖,簡潔地梳理出故事情節。
2.精彩故事我來“講”。選一種角度講故事:變換故事的順序,以倒敘的方式講述故事;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人物,用他的口吻講述故事。
(二)選做項目
1.民間故事我來“畫”。根據故事情節,不限創作手法創作《獵人海力布》連環畫,要求圖文并茂。
2.簡略情節我來“擴”。大膽想象,把一處簡略的情節或說或寫得具體。
3.一出好戲我來“演”。閱讀劇本《半截蠟燭》,先編寫出劇本,再和同學分角色表演。
這樣多角度、多層次的作業設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潛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