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型學前教育模式的應用引領了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大變革,樹立素質教育觀念,豐富課程組織方式,尊重幼兒主體地位,構建家園合作關系,使得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趨于科學化、高效化和精準化。然而從實際工作開展現狀來看,仍然有一些問題亟待得到解決,對此,加強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研究,明確相關工作實施價值及難點問題,不斷優化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策略,從而維護幼兒身心健康,提高學前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園;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2-0039-03
*本文是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立項研究成果之一 預審號 PL[2023]YSH3940 。
新型學前教育模式強調了幼兒園教學活動要緊密圍繞素質教育理念開展,不僅培養孩子良好的基礎知識,同時也能夠促進孩子的積極探索能力,培養幼兒健全獨立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文化素質以及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確保幼兒能夠生活自理,適應社會環境,與他人和睦相處,主動幫助弱小,踴躍參與集體活動并從中體驗到樂趣,致力于促進幼兒身心協調健康發展。
(一)豐富課程組織方式
基于因材施教、寓教于樂的理念運用新型學前教育模式,需要豐富幼兒園課程組織方式,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為幼兒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材料,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在幼兒園活動中幫助幼兒準確理解知識內涵,引導幼兒學會自由選擇和運用多樣化的材料開展創造性活動,以加深幼兒的學習體驗,滿足幼兒個性化成長需求。
(二)尊重幼兒主體地位
幼兒是學前教育的主體,幼兒園教師理應根據幼兒身心特點、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挖掘幼兒的內在潛能,引導幼兒之間開展良性互動,以培養幼兒質疑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開拓視野,這是新型學前教育模式得以有效應用的必要條件。
(三)構建家園合作關系
家園合作是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教育管理的一大創新,突出強調了幼兒家長和幼兒園教師在學前教育中肩負著重大責任,雙方必須加強交流合作,攜手共同維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幼兒園教學活動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主動參與家園共育,構建新型家園關系,有利于拓展學前教育陣地,提高學前教育效果。
首先,通過加強安全教育管理,能夠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引導幼兒在參與各類活動時利用所學安全知識和技能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會隨意做出危險行為,避免幼兒在園內受到侵害與損傷,有利于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其次,將安全教育管理貫穿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各個環節,加強安全環境創設,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強化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有利于完善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和體系,顯著提高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成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最后,通過開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將園內安全教育制度化,將安全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中,確保安全教育落實到位,定期進行安全應急演練等活動,使幼兒園的安全教育管理具有目的性、計劃性。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較差
現階段,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普遍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結合幼兒認知和理解能力科學設計教育內容,教師未能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再加上幼兒園對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效果的評估不到位,缺乏整改依據,導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實效性較差,幼兒的安全意識薄弱,極易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受傷。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與保教工作脫節
在幼兒安全廣受關注的今天,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措施缺失的情況突出,特別是與幼兒園保教工作相脫節,僅僅是在口頭上講安全,或是讓幼兒通過圖片了解安全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幼兒園教師在日常保教活動中對幼兒的監控不足,沒有及時制止幼兒的危險行為。幼兒對于園內的危險源識別不夠準確,不了解安全行為和危險行為的區別,陷入危險環境時缺乏自救能力,導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三)幼兒園教師安全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作為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其教育能力是影響實際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雖然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都能主動維持環境安全,盡最大努力防范安全事故,但是教師平時很少向幼兒滲透安全知識和技能,所運用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學合理性,安全教育管理效果不佳。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能主動遠離危險環境,使得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遠遠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一)加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為了保證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安全教育管理的貫徹落實,幼兒園必須要加大相關工作的投入力度,創設專項資金用于建設安全環境,完善安全設施,以便能夠及早排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的侵襲。在幼兒園的各個區域設置監控設備,做到全方位、立體化的監控園內環境,完全不留死角。平時向家長展示幼兒在園內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保安人員也能在監控室總覽全局,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這是信息時代下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創新舉措。幼兒園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檢查和維修監控設備,確保監控設備能夠正常運行,還要對消防設施、消防通道、幼兒經常出入的場所和活動區域進行全面排查,爭取從源頭上扼殺安全事故。與此同時,幼兒園要成立安全教育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安全教育管理在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安全及幼兒園穩定運營方面的作用,科學劃分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責任,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計劃,建立權責分明的安全教育管理體系,促使全體人員形成安全教育管理合力,共同營造安全環境,落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組建高素質的安保隊伍,提高保安人員的業務能力,督促保安人員認真開展巡查工作,做好教師、幼兒和外來人員的登記,守好幼兒園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綜上,采取技防和人防相結合的安全教育管理策略,對于防控幼兒園安全事故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健全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機制
在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應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機制,促進安全教育管理與日常保教活動相結合,提升教職人員對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視度和參與度,從而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完成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任務,強化安全環境創設和安全意識滲透,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首先,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中要將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與園內日常保教活動、安全檢查、衛生檢查、應急演練緊密結合到一起,規范相關責任人的行為,使之能夠嚴格落實上述工作,將安全管理內化于心。在相關工作開展中,一旦發現任何一項措施沒有落實到位,需要遵循安全目標責任書對當事人予以處罰,促使安全管理警鐘長鳴。其次,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綜合日常檢查、每周檢查、重點檢查以及在線監控等多種檢查方式,明確幼兒園院長和教職人員的檢查責任,及時反饋檢查結果,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徹底消除園內安全隱患。再次,建立安全教育評價制度,針對幼兒安全教育內容、方法、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評估安全教育目標是否與預期目標相符,深入挖掘當前工作中的不良問題,通過對幼兒在安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的態度、行為及活動過后安全知識應用情況,獲得準確的評估結果,以改進安全教育方式,優化安全知識呈現形式,提高安全教育效能。最后,將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評估結果與幼兒園教職人員的薪酬福利相掛鉤,增強他們參與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觀能動性,憑借專業優勢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落實安全教育管理責任,保障幼兒在園內學習生活的安全性。
(三)教師加強保教活動中對幼兒的安全引導
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幼兒園教師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加強保教活動中對幼兒的安全引導,傳授幼兒安全常識和基本技能,確保幼兒能夠知道各種突發環境下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將意外傷害降至最小,達到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根本目標。在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教師要豐富引導形式,通過現場演示、播放多媒體課件等方式,言傳身教,增強幼兒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最大化發揮幼兒園教師的引導職能。一般來說,幼兒對于親身實踐經歷會留下深刻印象,且記憶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以安全為主題組織討論活動,創設多種特定情境,讓幼兒之間相互討論不同情境下的安全行為和危險行為,學會利用安全知識進行自我防護。比如說,在課堂上播放陌生人來園內接孩子的畫面,鼓勵幼兒對這種情況進行討論,如何能夠規避危險,具體應該怎樣做。教師要對幼兒群體中的不同觀點進行記錄,從幼兒安全意識缺失原因著手,優化安全教育方法和形式,引起幼兒的認同。某個幼兒闡述觀點后,其他幼兒可以進行補充,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升華安全主題,講明隨便跟陌生人走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用防拐紀錄片引起幼兒的警惕,讓幼兒知道遇到類似事件時應該如何自救。幼兒就能在腦海中產生清晰認識,憑借積累的安全知識和經驗保護自己的安全。除此之外,幼兒園教師還要重視對幼兒日常行為的觀察,發現幼兒不良行為要及時加以糾正,加深幼兒對危險行為的印象,避免幼兒重復出現危險行為,提高安全教育成效。
(四)加強家園合作,深化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家園合作是安全教育的一種必要手段,能夠顯著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促進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落實。在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應該積極探索與幼兒家長合作共育的措施,提高家長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配合度,促使幼兒安全教育陣地進一步延伸。首先,幼兒園應該向家長提供豐富的安全教育資源,包括安全教育常識、視頻、案例等,列舉幼兒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以達到更好的安全教育效果。例如,如何應對生活中的緊急情況、如何防止孩子走失、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欺凌等。其次,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該一起協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平時加強對幼兒思想行為的監測,就可以及時發現幼兒正遭遇的危機,適時地為幼兒提供幫助,使幼兒知道教師和家長是可以信賴的對象,會一直為他們著想,這樣幼兒產生疑惑時就會主動尋求教師和家長的助力。再次,幼兒園和家長應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臺,如使用電話、短信、微信等渠道保持密切溝通,教師及時向家長傳達近期幼兒園開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提供幼兒在園內一日生活的相關視頻,消除家長的疑慮,同時獲得家長反饋的孩子在家中的信息,檢查幼兒對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幼兒園改進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教育家長不能給幼兒隨身攜帶危險物品,要遵守幼兒園的規章制度,指導家長在居家環境中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意識,正確使用水電設施,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最后,在組織應急演練活動時邀請家長參與進來,既可以彌補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無法兼顧所有幼兒的缺陷,又能改善親子關系,增加幼兒及其家長的安全意識,使得家長積極參與到演練活動中保護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在應急演練活動中,教師和家長密切關注幼兒的錯誤行為,實施個性化的指導,幫助每一個幼兒建立安全意識,牢固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從而發揮家園共育的作用,促進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效能邁上新臺階。
總之,在新型學前教育模式下,幼兒園加強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要立足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制度體系,落實教師引導,建設安全環境,開展家園合作??紤]到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成效會影響到幼兒安全意識的形成和安全知識能力的掌握程度,因此,幼兒園必須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理解認知能力組織多樣化的安全教育活動,通過對幼兒在園內生活的觀察及家長反饋的信息準確把握幼兒安全知識能力現狀,持續改進和優化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從而為幼兒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1]閆龍龍. 幼兒園安全教育與管理的思考及改進策略[J].甘肅教育,2022,(21):46-50.
[2]韓春玲. 淺談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策略[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5):240-241.
[3]李紅. 新形勢下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智力,2021,(09):164-165.
[4]蘆麗菊. 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體系的有效構建[J]. 家教世界,2020,(36):53-54.
[5]繆莉. 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 基礎教育研究,2020,(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