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兒童成長階段重要的學習過程。近年來,我園開始了閱讀特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實施,初步構建了“多元閱讀”課程,這樣的課程理念意味著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用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作為引領,要站在兒童的立場、觀察兒童學習、懂得兒童需求、要尊重兒童的學習特點,合理、科學地的開發特色課程資源,嘗試建構有生命力的園本課程。多元閱讀課程的完善就是將自主、愉悅、創造的精神融入課程實施的方方面面,結合環境、活動、游戲等,建構相應的園本課程。
關鍵詞:多元閱讀;特色課程;幼兒;課程實施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2-0149-03
*本文系:三明市清流縣2022年立項課題《家園共育培養幼兒閱讀習慣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qljy-2226)
幼兒早期閱讀的規范引導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其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水平。對幼兒早期的閱讀興趣培養,以及閱讀技能的科學引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為幼兒以后的學習及全面發展奠定關鍵性的基礎。
多元閱讀,指的是在學前階段通過視聽等多元的閱讀方式,對不同的題材、活動、資源進行閱讀、理解,并通過說、畫、操作、表演等多元形式進行表達。這種方式能讓幼兒對閱讀更感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認真,注意力也更集中,還能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團隊意識,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多元閱讀”在特色課程園本化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園所環境與課程文化相融合
悠閑、好玩、豐富的閱讀環境,是引領幼兒變成閱讀愛好者的前提。近年來,我們以“書香家庭”文化為引領,傾力打造清新、雅致書香文化園所環境。幼兒園為幼兒創設了各種專用的活動室,如閱覽室、有聲俱樂部、科學發現室、創意美術室等,并各樓層都創設有轉角閱讀小書吧,充分展現了幼兒園多元閱讀氛圍的營造。
(二)樓層空間與幼兒參與為主線
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寫到,“閱讀正如我們一直以來所篤信的,確確實實的是以各種方式,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币虼耍覀兎浅V匾曢喿x環境創設,在門廳、轉角、走廊等地營造可閱讀的素材,讓幼兒在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到合適的讀物。
在一樓,我們以《我愛我家》為主線,用可愛的“蝌蚪人”為裝飾點綴,根據《牽手看世界親子好時光》、《創意全家?!贰ⅰ段已壑械陌职謰寢尅窞橹骶€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創設了一條溫馨有趣的親子時光長廊。在二樓,則是以《經典童話長廊》為主線,圍繞經典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小紅帽》、《丑小鴨》、《海的女兒》等經典故事為背景,運用了一系列豐富的廢舊的材料,如紙盒、報紙球、廢舊衣服、海綿等,創設了經典童話故事長廊,讓幼兒、家長、老師在回味童話中挖掘出新的閱讀題材,讓每處的環境都能和孩子對話,進而培養幼兒全面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在三樓,我們是以《棋文化展風采》為主線,棋類文化也是上下五千年的經典財富,它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可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啊”,當然棋類文化也是有著古色古香的味道,又能跟我們的“書香校園”相互融合和滲透,不僅厚實了校園文化的內涵,拓展了幼兒思維,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通過教師們用心的設計和布置,幼兒園的過道、轉角、活動室等各處環境創設中都為幼兒提供了可閱讀的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幼兒閱讀的資源,增加了幼兒閱讀的機會和時間。
(三)精神環境與教育意識相統一
為了找準方位,協力共發展,我們普遍征集領導、教師、家長有關幼兒園特色課程發展的意見,組織家長層面為幼兒園的三年改造計劃出謀劃策。
結伴研究,共同提高,不斷形成積極、合作、寬容、感恩的文化氛圍。教師層面我們提倡志同道合,有相同興趣的教師以課題組的形式開展個人三年成長計劃談心座談會,形成了此后三年較為科學合理的發展計劃。
在《指南》精神的引領下,我們非常注重以兒童為本位,觀察兒童的學習,懂得兒童的需求,了解兒童的學習方式與特點,充分把持園內外各類資源,合理、科學地的開發多元閱讀素材。園本化課程的完善之路就是將課程生活化、游戲化、多元化,從“自由、自主、愉悅、創造”的角度出發,融入課程實施的方方面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集體教學,精化活動過程
借助“優+閱讀”教材載體,結合音頻、音效、信息化等教學手段,以“游戲性”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有效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與能力。依托“繪本精讀”為輔助手段,將書面表達與口頭語言進行整合,將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有效促進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閱讀教學實效性。
近幾年我們主要對園本課程中“繪本精讀”課例活動進行了重新打磨,形成了園本精品教案集。園內專任教師都參與精品課例的研討,并推選優質活動進行縣級展示,如《蚯蚓的日記》《1只豬與100只狼》《絕對不吃胡蘿卜》等等,獲得了觀摩教師的一致好評。同時根據繪本中的不同領域方向,如科學《小威向前沖》、社會領域《兔子先生去散步》、數學領域《喜歡鐘表的國王》、健康領域《絕對不吃胡蘿卜》等,開展了不同的課例研究拓展,整合了五大領域競相滲透的特色教學活動。
(二)寓教于樂,游戲化閱讀課程
幼兒園課程應該游戲化,幼兒的一日活動皆要充滿活力,要確保幼兒自由游戲時間就應該給予幼兒自由、寬松、自主創造的空間。在課程的實施中,我們把游戲精神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出發,生成了一些個別化活動內容。
我們還開展了“班班設立特色閱讀角”活動,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們根據班級主題教學及特色活動開展有效地更新添置新的區域材料。如“看圖編故事”在區角中投放各種打亂順序的圖片,鼓勵幼兒在觀察圖片、比對內容、理解圖意的范疇下,根據邏輯規律將圖片按順序要求排列,并嘗試講述。而“自制圖畫書”則是根據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通過畫一畫、貼一貼、剪一剪等形式,把心中所思、所想畫下來,并在自主活動或者班級小芽兒口才秀中講給別人聽,老師幫忙配上文字,制作好封面與封底,形成一本一本小圖書。
(三)創新形式,為閱讀課程注入活水
創意活動不僅為課程注入了新的元素,也讓閱讀活動的變得形式多樣。我們根據主題實施的目標、進度和教學進行了整合,開展“繪本劇展演”“我演書中的故事”“親子繪本制作”“小心愿大夢想”“瑞狗迎春喜鬧國幼”“陽光攝影”等系列創意活動。運用展示、表演、制作、繪畫等方式,拓展閱讀的趣味,構建獨特的課程內涵。
在班級閱讀的層面上,層層遞進開展多元閱讀活動,如“讀書節系列活動”“經典誦讀”“故事擂臺賽”“讀書計劃”“小主持人選拔”“小芽兒口才秀”“新聞小主播”等主題活動,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比一比的形式下感受閱讀的美好,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通過多樣的形式促進了幼兒全面發展。
(四)社會課堂,拓展閱讀之趣
在多元閱讀模式下,我們鼓勵幼兒走出去,深入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比如,以《春天的畫卷》為主題開展的春游活動,在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畫一畫、聊一聊的氛圍中感受春天的美好;以《小記者采風行動》為主題的五一慰問城市美容師關懷活動;結合重陽節開展的《慰問老紅軍》紅色愛國教育活動等等。讓孩子用“耳朵”感受閱讀之“樂”,用“眼睛”享受閱讀之“美”,用“嘴巴”打開閱讀之“聲”,用“身體”拓展閱讀之“趣”,拓寬閱讀的范圍與形式,通過不一樣的形式感受閱讀、體會教育的真諦。
(五)家園共育,提升閱讀品質
我園建立了幼兒園、家庭和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形成了三級家委會的家長工作程序,使家委會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每學年邀請專家給家長做《閱讀》的專題培訓,根據班級舉行“家長沙龍”“開放日”等活動,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家長不僅育兒理念有了轉變,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來。經過不斷的努力,現在家長們都會定期參加“每班家長助教”“故事家長講故事”等等活動,學期末還會與幼兒園一起共同開展“書香幼兒”“書香家庭”等評選活動,形成良好的家園共建閱讀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對幼兒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
課程的建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的閱讀課程教育之路亦是如此,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機制推進研究之路的前進,才能促使課程實施工作不斷優化。
(一)閱讀課程理念設計
行動的背后是思想,教育的支撐是理念。在多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本人搜集并總結了一些關于幼兒閱讀課程創新的理念,從一開始的“悅讀悅美”到現在的“樂享閱讀、彩繪童夢”。兩者之間是從教育形式到如何看待兒童及如何做好教育的轉變,可以看出我們一直堅持以幼兒本位的兒童觀與教育觀。下一步筆者建議可以將“樂享閱讀、彩繪童夢”的教育理念規劃設計到幼兒園三年改造工程的門廳墻上,用打造文化產品來助推課程理念的滲透,如做到教師的備課本、聽課本、會議本、宣傳冊中。并將“普適性課程”與“特色課程”做到有機的融合,努力把我園的教育理念傳播出去,接受社會的幫助與督促,從而進一步提升辦園品質。
(二)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為了讓閱讀特色課程的開發之路方向正確,我們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思索、觀察、反思、總結。本人發現我們原先設計的樓層空間閱讀文化長廊,旨在以幼兒作品、主題活動資料等圖文資料,展示幼兒生活的點滴為主,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凸顯“幼兒為本”教育理念。于是本人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出發創設了以“經典童話”“溫馨家園”的文化長廊,孩子通過飯后茶余說一說、看一看、做一做,不僅豐富了一日生活中環節的有效過渡,同時幼兒的動手操作、語言表達、親子互動等方面也得到了發展。
在生活中我常常觀察學校閱讀環境與孩子們生活的關系,總結出閱讀在孩子們生活中的緊密性,所以為學校提出一些建議并取得較好效果,此過程便是提升了本人自身的專業素養。
(三)積極主動開發閱讀項目
我們教師在完成本職工作以外,還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開發創新閱讀課程的相關項目。可以通過成立宣傳小組、紅旗小組、園藝小組、研發小組、廣播小組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參與團隊,合作學習,將閱讀與生活中的項目相結合,老師與幼兒合作完成相關的任務,讓他們樂于參與,樂在其中。
通過這樣的項目活動,將閱讀課程園本化的理念深入每個教師心中,主動為孩子們的生活增添色彩,為他們提高綜合素質創造條件。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開發一些關于自然生態的戶外閱讀活動,讓孩子們來到戶外現場,在書本之外通過對話交流、演說等方式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同時積累了關于自然界的知識,這樣的活動能夠更加高效地提升孩子們的體驗感和參與感。
(四)家園互動的有效推進
幼兒園要往優質的教學品牌發展,必然離不開家長群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家長們不僅能為特色課程開展提供資源支持,還可以參與課程設計、協助組織活動。比如,可以邀請家長觀摩我們閱讀特色教學活動,參與我們的特色開學第一課、節慶活動,共同參與體驗、實踐活動,并對這些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家園間緊密圍繞幼兒的教育開展多樣、開放、深層次的互動,不斷推進我們的研究之路。
園本課程建構探索是一條很長的路,在這條路上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實踐、探究,遵從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幼兒為本才能綻放她特有的魅力。后續我們將繼續從課程目標、內容、框架、體系、評價等方面深入探究,力爭讓“多元閱讀”課程在幼兒園課程園本化實施中開花結果。
“多元閱讀”涉及幼兒園教學的方方面面,不僅是表現在課堂上,課外一樣的重要。園區環境的多元化打造更是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方式,教師也可以更輕松地進行教學。在幼兒園和家長的密切配合下,我們對特色課程園本化的實踐做了許多創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模塊化的教學框架讓老師對教學充滿信心,幼兒也積極參與到實踐之中,大家相互配合,樂在其中,不僅豐富了閱讀的內涵,也充分體現了《指南》中的教學思想,使得“多元閱讀”在特色課程園本化中得以順利實施。
[1]周丹鳳.論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J].才智,2018(32):39.
[2]侯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加減法”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1(52):149.
[3]謝陽媚.多元閱讀,重塑兒童的語言表達[J].家長,2022(31):186-188.
[4]鄭志宏.完善語言學習環境 提升幼兒表達能力[J].新課程,2020(3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