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目前的雙減背景之下,教師應當注重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這作為非常重要的補充性教育活動,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增加校園生活的層次感與豐富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校園學習中得到成長與提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推進各學科的融合。本文闡述了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策略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雙減政策;延時服務;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2-0214-03
課后延時服務是一種有著計劃性、目的性以及組織性的利民教育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從根本上落實課后延時服務的初衷,教師需要通過科學且安全的方式開展教育。特別是在初中階段的課后延時服務,作為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注重對學生的作業(yè)輔導、藝術培養(yǎng)、綜合實踐等課程融合在一起,延時服務有著針對性、綜合性和服務性的教育行為。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在開展延時服務時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開展與數學有關的實踐活動、趣味實驗、數學探究等,使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都能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得到發(fā)展。
延時服務政策的實施已經開始,但它仍然存在諸多挑戰(zhàn)和困難,需要我們努力解決。盡管它在學校教育和學生發(fā)展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有許多改進空間。
(一)師生負擔的增加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四點半問題”的出臺極大地改變了學校的教學模式。延時服務的實施,使得學生的上課時間從原本的三點半延長到了五點半以后,這樣的延長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使學生們面臨更多的學習任務。隨著課后延時業(yè)務的推廣,教師們的上班時間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如果延時服務實施不好,不僅會給教師帶來時間上的負荷,而且增加他們的上課工作壓力。因此,學校應該重點關注培育中初中個性化身心健康發(fā)展,課后服務應該包括作業(yè)引導、積極看書、運動、文藝、社團及趣味愛好積極活動等多項內容。由于課后指導和課堂教學的開展,教師們不得不承擔很大的實際操作量,這不僅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心情和上班心態(tài),而且加重他們的負荷和工作壓力。因此,教師們在完成正常的課堂教學各項任務之后,必須采用行之有效的舉措來緩解這種工作壓力。
(二)活動內容單一
目前,這項政策的實施仍處于探討發(fā)展階段,具體內容設定尚不完善,許多學校的課后服務內容和表現形式也比較單一。從研究情況來看,大多數學校的延時服務工作主要集中在家庭作業(yè)指導上,而作業(yè)指導則是課后咨詢服務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還有一些學校布置了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和讀書教學活動,由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少數學校則布置了其他室外教學活動,以提高他們的健康水準。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學校課后咨詢服務工作的具體實施工作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由教師靜態(tài)負責管理,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促進每個學生發(fā)展和培養(yǎng)他們興趣愛好特色的工作目標。
教師應當注重延時服務開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雙減”背景之下更應當如此。減負增效是目前“雙減”政策下非常重要的一個點,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時也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學生的適應情況進一步深化課后延時服務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初中數學課后延時服務有更大的突破,也落實教學成效的提升。課后延時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時,可以通過分類指導的方式組織實施,這樣可以達到幫助教師減輕負擔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互動探索與自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推動教學改革,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落實學習興趣的提高。在延時服務開展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更加系統,更加科學的方式開展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后延時服務。這樣不僅可以真正提高初中階段數學教師的綜合素質,而且在開展初中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也要求學生具備更加多元化的素質以及能力。教師首先應當作好數學指導以及服務方面的工作,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師生之間情感距離的把控,引導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數學知識。通過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縱深開展,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最終落實高品質教育的開展。
(一)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支撐,他們的專業(yè)能力和對國家政策舉措的理解對初中生的未來健康發(fā)展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延時服務的利民政策的認識,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作為課后延時服務的重要責任人,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決定了學校課后延時的質量,而教師對國家政策舉措的理解則決定了學校課后延時的實施。學校應該重視教師的培訓,加強對國家政策舉措理解的培訓,組織教師進行群體教育和研究,深入理解課后延時服務政策的實質內容,不僅僅是延時看護,更要重視對初中生整體未來健康發(fā)展的培訓,以提高初中的整體綜合性文化素養(yǎng)。教師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文化素養(yǎng),多參加學校之間的文化交流教學活動,邀請專家學者來座談,以提高自我的教育才能。要抱著“教給學徒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教育理想,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教師們才能更好地為初中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服務。
(二)尊重多元化的需求,體現課后延時服務的溫度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行,越來越多教師開始注重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壓力。在學校教學過程中,規(guī)劃課后延時服務首先應當根據學生自愿的原則開展教學,不能強制要求學生參與到課后延時服務中。教師也需要提前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查,根據學生的實踐情況和學生的需求,適當安排一些學生自由的時間與空間去發(fā)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在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尊重學生的各項合理需求,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的情況及時對教師提供的課程服務進行更改,而且也要在服務中體現 “溫度”。課后延時服務不應作為一種教學任務,而應根據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去思考,提供更符合學生需求,更有人性化的課后活動。例如,當前課后延時服務的套餐中,大部分是工作日的上午放學后的延時服務,下午放學后的延時服務,部分學校還有晚自習的延時服務。在這些時間段的服務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yè)情況教學輔導,確保所有作業(yè)在學校完成,不必帶回家。在延時服務時,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志愿,可以提供一些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學生不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完成課后作業(yè),學生也能夠更加享受校園中的活動過程以及學習過程。而在具體的方面來說,每日的課后延時服務需要從每天下午結課之后開始,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在教室內集體完成作業(yè),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則給予學生答疑解惑單獨輔導。隨后,可以開放圖書館以及實驗室等活動,為課后延時服務提供更加充足的支持,使得課后延時服務能夠得到更好的開展。
(三)注重初中數學課后延時服務理念的創(chuàng)新
雙減政策的落地使得人們對于初中數學課后的延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目前的形勢,推動延時服務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課題之一。在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雙減政策入手,對課后延時服務有全新的理解與認識,通過創(chuàng)新課后延時服務的理念,促進數學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以減負增效為主,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課后延時服務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才能使得服務的方式與形式得到創(chuàng)新。例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通過講解我國歷史上數學家的成就以及目前數學學科的重要性為主,主要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們能夠真正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不可分割性,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中當中,最終落實教育質量的提高。
(四)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想中,化歸思想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它能夠幫助我們將未知的概念轉換為已知的概念,從而解決問題。總的來說,化歸思路涉及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易懂,以及將其轉化為容易理解的對象目標和方法。具體而言,在數學學習中,孩子們經常會接觸到這種想法,但是由于初中數學教師在前期教學中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講解,很多孩子對其的理解仍然不夠深刻,他們腦海中的化歸思想也未能完全形成。為了培養(yǎng)真正的化歸思想意識,教師應該誘導孩子對化歸思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讓他們深入了解其意義,并且通過有趣的情境來體驗這一概念,從而激發(fā)學習欲望,更進一步地掌握這一概念。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多地投身到化歸思想的探索和教學中。舉個例子來說,在教學完畢初中人教版教材中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計算”這一知識點的時候,課后延時服務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教學道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規(guī)則物品的體積計算。又比如說,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使用豆腐制作一些不規(guī)則的物體,讓學生在課堂對這些物品加以切割,并利用已學過的體積公式來計算它們的體積。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并且能夠更好地模擬實際情境。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容易解決,而且還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化歸思想的積極意義。
(五)在延時服務中注重作業(yè)品質的提升
教師積極推行“雙減”政策,教師需要注重作業(yè)品質的提升,通過減少繁雜的多次默寫和重復性練習,壓縮作業(yè)時間,讓學生在校園內輕松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解決不會的問題。此外,他們還能夠自由選擇,發(fā)展自身的興趣愛好。通過充分的準備,學生能夠有效地減少學習負擔。教師應仔細備考,研讀新課標,精確掌握新課標,根據學生進行練習、前測后測,找準課堂教學起點。重視作業(yè)的細心遴選和編制,提升駕馭作業(yè)系統設計的綜合能力,發(fā)掘提煉知識和基礎圖像;總結積累基礎和學法通解,學習舉一反三;提升數學教育思維方式,學習合理轉換、移動、對比、聯系、擴散。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學總綱,確定本節(jié)課的工作任務。重點關注難點,注重量少而精,難易適度。夯實基礎操作,逐步提高難度,遵從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多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和思維亮點。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進程,了解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面臨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教師應該深入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精準的教學。此外,教師還應該從多個角度思考作業(yè)的本質,并制定出符合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高質量作業(yè),以便為每一個學習者提供最適合的學習成長方案。通過網絡技術,將線上和線下教學融合在一起,利用名師工作坊、空中教室等帶來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結合釘釘、微信、QQ群等社交媒體,進行在線輔導和答疑,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六)在課后延時服務中講述數學史,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數學故事以及奇聞軼事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們看到數學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也是非常有用的,這些故事就像枯燥教學重點調味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這些故事,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對數學教學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教師可以通過我國數學史上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的敬畏之心,讓學生看到一代數學家的成長。在介紹陳景潤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們介紹哥德巴赫猜想的內容,并且說說數學家們是怎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努力的。還有新中國數學事業(yè)的奠基人華羅庚,我國微分幾何學派創(chuàng)始人蘇步青等,他們都癡迷于研究數學,取得了成就。通過講述數學家的故事,不僅能夠讓學生們聽聽這些勵志故事,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真正塑造敬畏之心。教師還可以將這些數學家的故事作為教學導入,通過這樣的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根據當天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延時輔導時,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數學史料進行導入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教師還可以從一些數學史料中引入數學概念的相關知識,使得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階段的課后延時服務時,教師應當樹立課后延時服務理念,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式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真正落實“減負增效”的效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落實“雙減”政策的與課后延時服務機制的融合,通過講述數學史,注重作業(yè)品質的提升等多種方式開展延時服務,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1]葛紅巖.探究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策略[J]. 世紀之星(高中版), 2021(34).
[2]徐云.淺談初中數學在雙減政策下課后延時服務的有效策略研究[J]. 愛情婚姻家庭, 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