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向銜接視角是一種重要的理論框架,它強調了家庭和教育機構之間的相互關系和互動。在人生中最關鍵的發展階段之一的幼兒期,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變化和家庭結構的多樣化,幼兒家庭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和需求。雙向銜接有效地強調了幼兒教育中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密切合作與溝通,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雙向銜接視角下幼兒家庭教育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幼兒家庭教育的指導策略,旨在探討如何有效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
關鍵詞:雙向銜接;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2-0014-03
雙向銜接強調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需形成良好的互動與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這種銜接有助于將家庭教育融入到幼兒園教育中,實現教育的統一性和連續性。雙向銜接還有助于關注到每個幼兒的個性和特點,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指導。然而,當前幼兒家庭教育指導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指導方式單一、家長與教師互動不足、忽視幼兒個性和家庭環境等等。因此,從雙向銜接的視角探討幼兒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對于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意義深遠。
雙向銜接是一種將事物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進行連接的思維方式。在幼兒家庭教育指導中,雙向銜接強調關注幼兒的個性特點、家校(園)的互動合作,助力于教育統一性和連續性的實現,為幼兒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具體而言,雙向銜接視角下幼兒家庭教育具有以下重要意義[1]。
(一)促進家校的緊密合作
雙向銜接鼓勵幼兒園和學校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幼兒園和學校可以共同制定和實施適合幼兒發展需求的教育計劃和指導策略。這種緊密合作可以幫助家庭和幼兒園充分了解幼兒的特點、需求和進展,共同關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
(二)提供一致的教育環境
雙向銜接視角下,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密切合作可以促進教育環境的一致性。家校在教育目標、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上的一致性可以為幼兒提供穩定和連貫的教育體驗。這種一致性有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并提供一個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支持環境。
(三)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
雙向銜接強調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這種共享可以極大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全面、個性化的教育支持。家校之間的信息共享是雙向銜接的重要方面。家長可以向幼兒園分享幼兒在家庭中的學習進展、興趣愛好和需求。這些信息可以幫助幼兒園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個性特點、學習風格和學習需求。此外,幼兒園可以分享教育資料、教材和學習工具,幫助家長更好地支持幼兒的學習。
(四)強調家庭教育的連續性
雙向銜接鼓勵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銜接和延伸。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環境,而學校則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機會和豐富的社交經驗。通過雙向銜接,家庭和學校可以共同關注幼兒的發展和學習,確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無縫銜接,為幼兒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支持。
(一)家校銜接互動不足
首先,兩者的溝通渠道不夠暢通。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無法及時了解幼兒在學校的表現,也無法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計劃和目標,這會導致家長無法對幼兒的教育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也無法與幼兒園一起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其次,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也呈現出不足。許多家長往往只是參加一些例行的家長會或活動,無法更深入地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過程中,導致家長無法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無法與幼兒園一起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和策略。
(二)家庭教育方式單一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特點,需要針對其需求和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教育指導。然而,當前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往往是一般化的、通用的方法,只側重于某一種方式,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無法充分發揮家長的創造性和靈活性,無法滿足不同孩子的特殊需求,無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在這樣的背景下,急需利用雙向銜接指導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運用多種方式和方法,如啟發式教育、情感式教育、體驗式教育等。
(三)忽視幼兒個性和家庭環境
每個幼兒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包括興趣、愛好、特長等,應該根據幼兒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教育指導,以激發其潛力并促進其全面發展。然而在實際教育中,往往缺乏對幼兒個性特點的關注和考慮,導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僅如此,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環境和背景,包括家庭成員的構成、文化背景、經濟狀況等。在教育中,應該根據家庭環境的差異進行個性化的教育指導,以適應不同家庭的需求和特點。然而在實際教育中,往往缺乏對家庭環境的關注和考慮,導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無法與家庭環境相融合。
(一)建立家校溝通渠道
為了創建有效的家校溝通平臺,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交流和活動,以便家長和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
1.定期召開家長會議。這是一種常見的家校溝通方式,這些會議可以安排在學期初或中期,讓家長與幼兒的教師面對面交流。教師可以向家長介紹課程內容、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并對幼兒在學校中的表現進行反饋。家長也有機會提出問題、分享家庭中的情況,與教師一起討論適合幼兒的教育方案。
2.組織家長講座和工作坊。幼兒園邀請專業人士或教育專家分享有關幼兒教育的知識和經驗。這些講座和工作坊可以涵蓋幼兒的學習技巧、情緒管理、家庭教育策略等。通過這種方式,家長可以獲得有關幼兒教育的知識及建議,進一步增強與幼兒園之間的合作和互動。
3.利用家校聯絡簿。作為書面溝通工具,家校聯絡簿用于記錄和交流幼兒的學習和行為情況。教師可以定期更新聯絡簿,記錄幼兒在學校的表現、進步和困難,同時也可以邀請家長分享家庭中的情況和觀察。通過家校聯絡簿,家長和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的情況,并針對性地提供支持和指導。
4.深入進行家訪。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家庭環境和需求,幼兒園可以進行個別家訪。教師可以與家長面談,了解家庭中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價值觀。這種個別家訪可以幫助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情況,并根據家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支持。
5.組織多樣親子活動。幼兒園可以組織各種活動,如親子運動會、家庭日和慶祝活動等,邀請家長參與其中。這些活動為家長提供了與教師和其他家長交流的機會,促進了家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通過參與這些活動,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方法,并與教師和其他家長建立聯系。
(二)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1.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可以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一致性。家校應該明確幼兒的學習重點和發展方向,以確保他們在幼兒園和家庭中都能得到適當的支持和指導。通過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家長和教師可以就幼兒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需求進行討論和交流,確保目標合理可行。
2.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可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的個性化需求。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因此學習目標應該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定制。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可以確保學習目標具有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特點,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3.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可以促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互相傾聽和尊重。家長和教師在共同制定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彼此的意見和觀點。他們可以分享彼此對幼兒的觀察和理解,以便更全面地制定學習目標。通過互相傾聽和尊重,家長和教師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比如,假設一個幼兒展現出對音樂的濃厚興趣。在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努力下,家長和教師可以商討制定相關的學習目標。他們可以共同決定提供音樂學習的機會,如報名音樂課程或參加學校音樂活動。他們還可以制定目標,如提高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培養節奏感和表達能力等。共同關注幼兒的音樂學習進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三)分享教育資源和經驗
1.幼兒園分享教育資源、教學方法和專業建議,幫助家庭更好地支持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培訓或研討會,向家長介紹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學策略和教材資源。通過這些培訓和研討會,家長可以了解幼兒園教育的最新趨勢和方法,從而在家庭中更有效地引導和支持幼兒的學習。例如,幼兒園可以向家長介紹有效的家庭閱讀方法,分享有關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經驗,以及推薦適合幼兒閱讀的優質圖書和資源。
2.家長向幼兒園分享家庭教育的資源和經驗,為幼兒園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支持。家長可以與教師分享家庭中的教育實踐、親子活動和教育游戲等。這些分享可以為教師提供寶貴的觀察和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學習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實施情況。例如,家長可以與教師分享幼兒在家庭中的學習成果、創造力培養方法,以及家庭中關注幼兒社交技能發展的經驗。這些分享可以為教師提供額外的教育資源和思路,幫助他們更好地支持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通過這種“雙向分享”,幼兒園和學校可以學習互動,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關注幼兒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從而為幼兒提供更豐富多元、更全面的學習機會、學習支持、學習體驗,這種合作和分享的模式為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教育環境[2]。
(四)定期評估和反饋
1.定期評估和反饋是幼兒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評估方法,如標準化測試、作業和項目評價等,了解幼兒在學校中的學習情況和進展。這些評估可以提供客觀的數據和信息,幫助教師了解幼兒的學習水平、知識掌握和技能發展。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觀察和記錄,了解幼兒在家庭環境中的學習和成長情況。定期評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幼兒的學習需求和困難,為進一步的教育支持和指導提供基礎。
2.定期評估和反饋可以幫助家校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和支持策略。幼兒園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向家長提供有關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和進展。這種反饋可以包括幼兒的學習態度、課堂參與等。家長也可以向幼兒園提供有關幼兒在家庭中的學習和發展的反饋。家長可以分享幼兒在家庭環境中的學習成果、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通過這種雙向的評估和反饋,家校可以共同討論和制定適合幼兒的教育措施和支持策略,以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3.定期評估和反饋有助于加強家校的信任合作。當家長和幼兒園都能夠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和發展進展時,他們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關注幼兒的學習需求和成長。定期評估和反饋提供了一個溝通和互動的平臺,促進了家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這種合作和信任關系為家長和幼兒園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共同努力幫助幼兒克服學習困難、挖掘發展潛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五)家校建立學習共同體
學習共同體的建立有利于家校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幼兒園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和課程討論,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環境和教學內容。同時,家庭也可以邀請教師參與家庭教育活動和親子互動,分享教育經驗和建議。通過建立學習共同體,家庭和學校可以共同關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
綜上所述,在雙向銜接視角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再是孤立的教育領域,而是相互協同的教育系統。通過充分發揮雙向銜接視角的優勢,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有必要通過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分享教育資源和經驗、定期評估和反饋以及建立學習共同體,家校合作為幼兒提供綜合的教育支持,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學習成功。
[1]陳鳳雙.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22(7):3.
[2]譚春艷.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分析[J].新課程(教研版),2021,000(0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