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穩健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在一派大好的政治形勢中,在共同描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掀起經濟建設的新高潮,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國有企業責無旁貸,自當繼續高舉奮進的旗幟,自當繼續以高歌猛進的姿態,以“二十大”精神為鼓舞,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出新的氣象,譜寫出新的篇章。
關鍵詞:“二十大”精神;國有企業;經濟建設
“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繼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我國世界一流的企業建設。“二十大”報告,為國有企業經濟建設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物質生活的重任,不斷加強經濟建設、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能力,是國有企業的職責所系,義不容辭。在當前新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要抓住機會,把握好機遇,通過認真學習、全面貫徹“二十大”大精神,深刻領會我國政府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企道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義無反顧的堅持深化企業改革,始終發揚斗爭的精神,在新的偉大時代,在新的征程上,團結群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齊心協力,奮力掀起一個企業經濟建設的新高潮。
第一是要通過全面認真地學習深刻領會“二十大”的精神要義。“二十大”是一次歷史性的、劃時代的盛會,“二十大”的召開,擔負起的是祖國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二十大”的召開,進一步向世人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貫主張,為國家振興、民族富強、經濟發達進行了科學擘畫,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二十大”精神,折射出的是新時代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芒。學習“二十大”精神,務必要做到用心專研,潛心感悟,防止機械地學習,防止形式主義,防止一知半解,更要防止不懂裝懂,只有全面系統地深入學習,才能完整準確地領會“二十大”的精神要義,才能悟出其中的深刻內涵,才能用于指導企業的經濟建設實踐,把握住經濟建設的方向,掌握住經濟建設的方法,趟出一套既屬于企業自己又屬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道路來。
第二是要通過學習“二十大”精神保證企業必須堅持應有的政治高度。“二十大”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人民全面實現了脫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大會,是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踔厲奮發、共克時艱、創新發展的大會,這次大會的召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十大”報告是一份政治宣言,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國政府永遠都會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永遠都不會動搖。國有企業搞經濟建設,在埋頭苦干的同時,還要保持明確的政治方向,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經濟建設實踐,緊緊圍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主題,在經濟建設中保持高度的政治判斷力和政治領悟力,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站位,永不偏航,永不動搖。
第三是學習“二十大”精神要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二十大”強調,“兩個確立”是重大政治成果,明確指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指引,必須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二十大”精神,必須要與企業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做到知行合一。所學知識只有被應用到實際之中去,起到了指導實踐的作用,才是對知識的真正掌握運用,否則的話,只能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二十大”精神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指南,是我國經濟建設如虹征途上的啟明星,國有企業發展經濟重任在肩,學習“二十大”精神必須要在學以致用上下功夫,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把學習“二十大”精神與企業的經濟建設實際需要進行有機結合,善于創新,敢于創新,樂于創新,要通過理論學習“二十大”精神汲取思想營養,更要通過實踐創新把思想營養轉化成經濟建設的動力源泉,轉化成經濟建設道路上永遠都不會枯竭的加油站。
第四是要把學習“二十大”的精神要義融入到職工群眾之中去。國有企業規模大,分布廣,職工群眾人數眾多,群體龐大,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將“二十大”的精神要義融入到職工群眾之中去,既是國有企業應盡的義務,也是國有企業應擔的職責。始終保持同職工群眾之間的密切聯系,是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二十大”的召開,為我國各族人民、各行各業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號角,國有企業只有將“二十大”精神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才能充分發揮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帶動群眾的作用,才能在經濟建設中搭建載體、創新形式、凝聚力量,掀起新的建設高潮。廣大職工群眾是國有企業的“原住民”,是企業經濟建設的重要依托,企業帶領職工群眾學習“二十大”精神,要原原本本地學,原汁原味地學,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重要性,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全面組織學習“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活動,將學習“二十大”精神細化、量化、實化、具體化,要切實把落實“二十大”精神貫穿到企業經濟建設的全過程,體現在企業經濟建設的各方面,要將“二十大”精神化作帶領職工群眾取得經濟建設成功的根本保證。
第五是學習“二十大”精神要運用科學先進的方法。“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二十大”報告鮮明指出,“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干部,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既有艱苦奮斗,也有開拓創新,更有對新科技、新技術、新知識的不斷探索和不斷挑戰。所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在全面學習、全面貫徹、全面領會“二十大”精神、推動國有企業經濟建設繼續向前發展的奮斗歷程上,還必須要懂得運用科學先進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要善于運用新的學習技術和手段,比如,運用大眾媒體建立健全宣傳網絡,運用企業自身局域網絡制作學習“二十大”精神的專題節目,運用微信、QQ、抖音短視頻等自媒體廣泛講解學習“二十大”精神的心得體會,如此等等,通過對這些新型通信技術和傳播媒介方便、快捷、普惠性強等優勢的把握和運用,讓“二十大”精神在企業全面開花,春風化雨,從而充分調動企業全體職工群眾學習“二十大”精神的熱情,建設經濟的豪情,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祖國的真情,從而推動企業經濟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總之,“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樹立了奮進的旗幟,指明了奮進的方向,國有企業作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自當沿著“二十大”精神指引的道路,再接再厲,奮勇前行。
參考文獻:
[1]國企黨建工作科學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 蘭彥.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1)
[2]國有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對策探討[J]. 王澤勝.中外企業文化,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