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在短短幾十年間能夠取得如今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進。其中,能夠團結各民族、調動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于現代化建設,是黨和人民創造輝煌業績的重要因素。我們黨歷來都非常重視統一戰線工作,百年來,統一戰線工作始終是我們黨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并在具體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這些經驗對新時代進一步做好統一戰線工作、調動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百年;統一戰線;基本經驗
統一戰線政策提出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統一戰線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都處理的非常妥當,營造出和諧共處的良好社會氛圍。統一戰線工作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也離不開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宗教人士、港澳臺同胞及海外愛國人士的大力配合,是全國各族人民及海內外愛國人士共同努力的成果。深入探究一百年來統一戰線工作,有許多值得我們在新時代繼續堅持和發揚的寶貴經驗。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百年統戰工作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統一戰線的指導思想。統一戰線工作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明的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統一戰線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自然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統一戰線力量來源非常廣,不限職業、身份和地域,但指導思想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不斷發展壯大的政黨,也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明確提出了統一戰線思想,統一戰線工作的根本目的還是服務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統一戰線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凝聚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共產主義。為社會主義社會服務、為共產主義服務,必須也只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傳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對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理想的描述,與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中的建立大同社會的思想有共性。而且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及逐步實現共產主義有著科學論證,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建立大同社會的思想上升到一種便于落實的科學理論,得到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可。早期的進步人士之所以一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就深信不凝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走向復興的理論,就在于他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較多共性。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使得中國革命事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能夠不斷取得勝利,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使得使得廣大中國人民一旦接觸和了解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很快就會接受和信任馬克思主義。百年來廣大中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的高度認可,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而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工作,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能夠深得廣大中國人民的認可有著密切關系。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各少數民族及信教群眾,以及國內國外其它一切愛國人士,他們高度認可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政策,除了熱愛祖國,也是因為他們在骨子里認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讓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前景和希望,馬克思主義與數千年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共性,換起了他們的民族情感和對幸福美好社會的期盼。百年來,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統一戰線的指導思想,增添了統一戰線政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提升了各方力量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政策的認可度,推進了統戰工作的健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繼續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使命,在本世紀中葉將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進一步加強統一戰線工作,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作為統一戰線工作的指導思想。
二、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百年統戰工作的又一重要寶貴經驗是,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權。誰掌握領導權決定著統戰工作的性質和效率,唯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統戰工作才能發揮出為民族復興、為國家富強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在2022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要確保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權的重要性,百年統戰工作實踐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團結一切革命力量推翻舊軍閥腐朽統治統戰實踐,但由于當時黨的領導人陳獨秀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放棄了對此次統戰工作的領導權,結果不但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被國民黨反動派竊取,在北伐戰爭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中國共產黨還遭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國民黨反動派公然破壞統一戰線,獨霸勝利果實。蔣介石政府及汪精衛政府不顧道義,先后發動反革命政變,殘暴屠殺共產黨員,造成共產黨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也意味著凝聚一切革命力量對抗舊軍閥的統戰實踐失敗。造成這種被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叛變,而背后的原因則是我黨錯誤的放棄了統戰工作的領導權,處于及其被動和不利局面。由此可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推出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政策,必須始終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這既是對統戰各方力量的保護,也是對統戰工作成果的保護。在面對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需要建立全國抗戰力量統一戰線共同對抗侵略者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撮合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全國抗戰統一戰線。在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統一戰線時,吸取第一次合作失敗的慘痛教訓,中國共產黨不再放棄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抗戰過程中,蔣介石政府制造了“皖南事變”,制造內戰之心不死,抗戰勝利后,不顧民眾呼聲,蔣介石政府又發動大規模內戰。好在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著抗戰統一戰線的領導權,面對蔣介石政府的背信棄義和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容應對,經過短短三年時間,便打敗了蔣介石反動政府,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不但鞏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而且推翻了舊中國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領導下,統一戰線充分發揮了凝聚力量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要作用。歷史一再表明,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才能最高效率發揮出統一戰線凝聚磅礴力量的重要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繼續鞏固統一戰線,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
三、建設一支高質量的統一戰線隊伍
百年統戰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離不開統戰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做好一切工作的核心都在于人,事在人為,沒有人就做不成事。統一戰線工作也不例外,沒有一大批統戰工作者的努力,就沒有統一戰線工作的耀眼業績。因而,從百年統戰實踐中,不難得出另一重要經驗,那就是要抓好統一戰線隊伍建設。
我們黨剛成立的時候并沒有成立專門開展統戰工作的部門,一是黨剛成立時力量薄弱,不具備成立專門的統戰工作部門的條件;二是當時面臨著軍閥打壓迫害,黨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壯大自身組織,也沒有過多精力去開展統戰工作。在沒有設立專門的統戰部門的時候,黨的統戰工作往往是小范圍的或是比較被動的。如第一次國共合作,我們黨就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甚至一度失去統戰工作的領導權,雖然北伐戰爭取得了勝利,但最終的結果卻也導致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遭遇蔣介石政府背信棄義、瘋狂逮捕屠殺共產黨員時,毫無反擊之力,一大批黨員付出了生命代價。隨著黨的力量不斷壯大,黨主導下的統戰力量也不斷壯大,特別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統一戰線力量迅速增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確立后,隨著統一戰線范圍的擴大,統戰工作任務的加重,成立一個中央級別的統戰工作機構已提上中共中央的議事日程。1939年1月5日,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組建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3月20日,中央書記處又發出《關于統戰工作部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各特委還無統一戰線部者應迅速成立”。從此以后,統戰工作形成了一套機構體系,正式被建立起來。統一戰線工作部成立后,建立了一支專業的統戰工作隊伍,不僅黨牢牢把握住了統戰工作的領導權,也進一步推進的統戰工作的發展,壯大的統一戰線的力量,統一戰線在社會事務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成立統戰部門,建設好一支統戰工作的隊伍,是壯大統一戰線力量、推進統戰工作寶貴經驗。新時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做好新時期的統戰工作,加強統一戰線隊伍建設更為重要。
四、始終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凝心聚力
百年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及建設時期,統一戰線工作之所以能發揮重要作用,還在于統一戰線工作目標明確,始終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凝心聚力。統一戰線的領導者是中國共產黨,黨建立統一戰線的目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統戰工作就是將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的人團結在一起,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將存在很多不同點的人凝聚在一起并產生合力,發揮最大作用。這既是我們黨在百年統戰工作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新時代進一步做好統戰工作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主心骨,黨的中心工作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工作,是為全國因而,做好統戰工作,必須始終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凝心聚力,凝聚最大的力量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由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時調整并確定黨的中心任務,在把握歷史主動中帶領中國人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也是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凝聚力量。黨成立之初,就團結一切力量,圍繞結束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這一中心任務,聯合孫中山領導下國民黨開展浩浩蕩蕩的北伐戰爭,并結束了舊軍閥對中國分而治之的混亂局面。抗日戰爭期間,我們黨圍繞打敗日本侵略者、維護民族獨立這一中心任務,放下黨派矛盾,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團結一切進步力量,推翻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朽統治,解放了中國大陸,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之后,我們黨又圍繞社會建設、經濟建設、人民的幸福生活等中心任務,不斷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團結各方力量服務于黨的中心任務,推進黨的事業及社會快速發展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內國外都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黨的中心任務也有新變化。提升新時期統戰工作成效,也必須要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中心任務凝心聚力,服務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