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國內大環境日新月異,我國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嚴峻,本文以高職英語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從主觀原因和客觀環境兩個方面深度解析造成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的原因,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有效解決高職英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同時對于促進社會穩定,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英語專業;就業困境;解決措施
在新發展理念中,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高等教育以新發展理念為綱領,實現自身的發展。但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市場上遭到了冷遇的情況。要改變這種狀態則需要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個人素質,設立創新型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打造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實現個人發展
一、影響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因素的分析
1.供過于求,畢業生數量急劇上升
根據教育部2022年發布的數據,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3285.3萬人,比上年增加253.8萬人,增長8.4%。在我國國力日益增強的前提下,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為了能加強中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各個高校都在積極擴大英語專業的招生數量,推動英語專業人才數量上升。但于此同時,高校過于盲目地進行擴招,導致高職英語專業學生面臨著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社會所提供的單一型工作崗位,高職英語畢業生不能完全適應。在數量上也不能接納從各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從而使得大量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或“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的情況。
2.疫情時期對個人和企業的雙重影響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多變,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增加。各國紛紛關閉進出口通道,減少甚至停止外來旅客的簽證派發,使得有關行業的公司以及大型的旅行社減少相關職位的招聘。此外,畢業生的畢業甚至實習,就業的節奏也被疫情打亂,各類考試因新冠疫情而取消,無法在預計時間內完成學業計劃,對畢業生心理方面也造成了影響,同時,受到疫情經濟下行的影響,與國際貿易及外貿出口相關的企業面臨著倒閉的風險,用人需求大幅度減小,從而導致畢業生就業渠道變窄,市場上,高職英語人才供大于求的現象加劇。
3.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與社會的需求無法相符
高職院校對于專業課程的設置,人才培養計劃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對于專業課程的設置太過于片面,同時,專業課程的種類繁多,但是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所學的課程知識都是“皮毛”,他們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不足以使他們在畢業后應對工作中的各種專業問題,與社會發展脫節。其次,在人才培養計劃方面,培養形式過于單一,沒有結合自身的辦學實際,辦學特色形成獨特的人才培養方案,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與人交往的培養。沒有緊跟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一昧照搬過時老舊的經驗,從而使高職畢業生競爭力不強,降低了高職英語專業的就業率。
4.自我規劃不清晰
自我規劃分為學業規劃和人生規劃。在學業規劃方面,大多數學生經歷高考后,在大學階段安于現狀,產生了“及格萬歲”的心態,在校時期,忽視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功,沒有重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自身綜合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就業。在校期間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在找工作時心理預期過高,無法在人才招聘中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工作,從而產生了焦慮的心情。畢業后,在人生規劃方面不清晰,高職畢業生沒有結合自身的就業實際,盲目跟風,對于未來自己從事何種方面的工作仍然不清楚。同時,過于追求高薪,大企業,經濟發達的地方,就業區域相對集中,導致就業機會減少。
二、解決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的措施
1.學校角度
各類高職院校應在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人才培養計劃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招生方面,各個高校應該保持適度的招生模式,合理規劃教學資源,根據高校自身的軟件硬件設施進行招生,避免進行“盲目”擴招。在就業指導和服務方面,首先,要幫助同學們正確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未來的發展道路,適當地降低自己的就業期待值,幫助同學們認清目前的就業形式和社會現狀。其次,學??梢蚤_設專門的就業指導課程或講座。再者,根據原有的制度上進行變革,提供更好的就業或實習平臺,運用多種招聘方式,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如:在學校內舉行校園招聘會,讓同學們在校時就了解到市場需求?;蛞孕旅襟w為載體,開通網絡直播,以學校為紐帶,面向更多的用人單位輸送本校的人才。在人才培養計劃方面,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實際,創立以“實用性”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行“英語專業知識”+“技能”的模式,真正做到將職業能力與英語技能相結合。
2.政府視角
新冠疫情給經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后疫情時代,政府方面出臺一系列相關的減免優惠政策,使得畢業生就業節奏回歸正常,各個外貿出口及國際貿易企業逐漸回到正軌。首先,對應屆畢業生的房租進行適當的減免,降低企業的稅收,緩解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壓力?;謴透黜椧蛐鹿诙七t的考試,適度降低分數線,讓畢業生圓滿完成學業計劃。其次,鼓勵,支持畢業生創業,實行就業專項獎勵,過度住房補貼,繼續教育津貼等方式,釋放畢業生初次就業紅利的信號,強調“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在高職院校中推行“校企合作”模式,“訂單”模式,在學校和政府的共同監督之下,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保證學生在企業中能夠學有所得,提高畢業生個人綜合素質。政府應該發展新興產業,加強招商引資,緩解供不應求的現象,應取消落戶限制,讓畢業生資源更好地得到流動,增加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3.個人角度
首先,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在就業過程中不能一昧尋找與自己實際不符合的高薪的工作,而是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有腳踏實地的精神,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職業道路。更新自己的就業觀念,轉變自己的就業態度,堅持終身學習,積極關注社會的發展,爭取把興趣和職業相結合,不斷拓寬自己的職業道路。將自身條件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其次,習總書記曾指出:要破除畢業生“一步到位”的就業觀念,鼓勵畢業生下基層。我國教育部出臺了鼓勵大學生下基層的政策,國家實施了“選調生”,“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計劃,有意改變市場就業環境。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大大地促進農村建設,緩解就業供求需求的失衡,降低人才流動政策壁壘的影響,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畢業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累經驗,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碑厴I生就業發展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如今,學校,社會,個人多管齊下,就一定能夠為廣大畢業生帶來更大的發展就業空間。同時,新時代的畢業生應摒除“一步到位”思想,一步步有條不紊地進行就業,從點點滴滴做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專業綜合水平,最后終將收獲幸福的職業生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參考文獻:
[1] 畢冬雪. 淺談應用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J]. 生物技術世界,2016,(03):289.
[2] 孫月. 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困境與對策分析[J]. 江蘇科技信息,2015,(26):34-36.
[3] 伊小琴. 高職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及對策[J].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8):135-137.
[4] 覃憲儒. 文科大學畢業生就業困境的歸因及對策[J]. 高教論壇,2010,(0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