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


2007年R35 GT-R發布之后,2014年首次推出了NISMO版。自此之后,R35分成了追求極致賽道性能的NISMO和日常駕駛的普通版兩條產品線。
2024款車型的共同目標是“有駕駛樂趣的同時,絕對速度快”。普通版追求“讓整體平衡向更高次元邁進”,NISMO版則是“最強牽引力專家”。川口特意補充,普通版將成為R35車型有史以來駕駛感受最好的車型。
機械方面,NISMO增加了前機械式LSD,并且四驅電子系統也進行了配套優化升級。以前GT-R主要將動力傳遞到后輪,不然會因為車頭荷重較小導致打滑。牽引力和下壓力的提高,讓新GT-R能將動力更合理地分配到前輪。NISMO版的減震器也進行了重新調校,能更大限度發揮輪胎性能。



為了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NISMO和普通版都改進了前后保險杠,尾翼和外觀細節也進行了調整。GT-R NISMO的車頭設計改成了水平方向,讓姿態更為鮮明。中網開口面積縮小,但是散熱風量保持不變,意味著在保證散熱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降低空氣阻力。
增加新的標志性LED日行燈,創造了只屬于新款GT-R的設計語言。該設計還有橫向疏導氣流并降低阻力的作用。保險杠兩側的風刀形狀更為明顯,在輪胎外側制造渦流,把輪轂中間的空氣吸出來,以此降低升力。
尾部設計方面,重點是保險杠兩側突出車尾。尾廂上方也設計了凸起,和鴨尾的作用類似,可以減少車尾亂流,同樣有降低阻力的作用。
鵝頸大尾翼是此次新款GT-R NISMO的特點。這一形狀和SUPER GT GT500賽車尾翼類似,尾廂后方伸出的尾翼支架被固定在上方。換言之,尾翼下方沒有多余部分的話,空氣動力學效率會更高。新款GT-RNISMO整體增加了多達13%的下壓力。


新款GT-R裝備了Recaro開發的新款碳纖維座椅,椅墊分區支撐人體,提升了舒適性。座椅采用碳纖維骨架,和前代相比重量沒有增加的同時,座椅剛性提升了50%。
川口認為,座椅的橫向剛性強,彎道中能更好支撐車手身體,那么車手就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方向盤操作上,駕駛車輛就能變得更加順暢。
普通版的空氣動力學升級點和NISMO版大體相同。本次的最大亮點是日產終于調整了自2007年至今保持不變的普通版尾翼設計。相比前代車型,新款車型的尾翼稍有延長和加寬,更大的尾翼自然增加了下壓力,并且安裝位置稍稍后移,微微降低了因阻力而產生的升力。即使是普通版,相對之前版本的下壓力增加幅度也達到了10%。
排氣可能是新款GT-R技術開發最為復雜的地方。新款排氣在不犧牲動力的情況下,通過了非常嚴苛的噪音法規,與此同時還能實現極具魄力的聲音效果。排氣采用了分叉結構,一般來說,降低排氣音量的方法是加長排氣管,通過增加排氣管容積的方式降低音量。但是這樣做會降低氣體流速,發動機功率也會因此降低。所以降低排氣管音量,會讓跑車GT-R的聲浪不再那么好聽。
日產重新設計的排氣管采用了分叉結構,左側是密閉構造的消音室,解決了噪音問題。通過在排氣分叉的位置大量制造渦流,在加速狀態下能夠發出渦噴發動機的聲浪。日產為GT-R新設計的排氣不僅沒有降低性能,甚至還提升了聲音質感。不過根據2024款NISMO的現場試駕視頻來看,排氣音量的確有所降低,沒有之前的GT-R那么高亢嘹亮了。
最高速改裝大師,Top Secret老板永田也參加了新款R35發布會。他認為2024款GT-R除了進氣格柵變成長方形之外,還增加了導流翼片設計,車頭設計和R34非常相似,整體設計上回歸了老款。新款R35外觀更酷,入手之后會設計一套搭配2024款的全新外觀套件。
在永田看來,車尾的鈑金變化非常大,和現款完全不同。特別是后擴散器改回了08款樣式,排氣管分叉的地方也粗了很多。
由于上一代的重點是發動機升級,新款GT-R對發動機部分沒有做任何調整。合理推測,既然本次升級重點是下壓力,那么下一個年度款GT-R很可能將懸架和輪胎作為升級重心。
已經銷售了16年的R35 GT-R,再次通過噪音法規成功延續生命周期。日產也不清楚,也不會明確說明,R35是否還會繼續賣下去,再賣多久。川口希望GT-R能賣到“即使日產造出來,也沒有人買為止”。
考慮到日產新跑車要靠抽簽才能決定購買資格,只要有想買最終版R35收藏或投資的客戶,日產R35的故事就能繼續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