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蓉 江蘇省鹽城市幼兒園
陶行知說:“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那么,如何在繪本閱讀中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呢?我想應該從繪本閱讀的提問中著手,改變繪本閱讀活動中提問教學的現狀,使提問更具魅力與藝術,更能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引導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并引導幼兒真正有效地學會閱讀、學會學習。
提問在幼兒園繪本閱讀中的意義在于如何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積極應答”,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去理解繪本作品應是當前我園繪本閱讀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要解決當前幼兒園繪本閱讀中提問設計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借助優秀繪本的力量改變提問的方法。
優秀的繪本作品都配有精美的圖畫,通常幼兒都會被故事中的圖畫所吸引,教師可以借機請幼兒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兒的思維會馬上被調動起來,他們會通過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分析綜合,尋求最佳答案。這樣的問題能使幼兒積極動腦,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大膽主動地發言,增強參與的意識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創造思維能力。
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的提問要講究開放性,也就是變單一的問題為多樣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整體把握所學內容。在繪本閱讀中,教學的提問要把握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運用符合他們思維特點的表達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在以往的閱讀活動中,教師講完故事后,總是會問幼兒這樣的一些問題:“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故事里有誰?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說明了什么道理?”這些問題可能有多種語言描述,答案只有一個。但問法不同,能使幼兒學會多種疑問方式,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師的提問就要將“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改成“會說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提問的內容不同,沒有固定的答案,也不局限于故事原文,但可以鼓勵幼兒敢說,不怕說錯,能讓幼兒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遞進式提問是一種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著重培養幼兒思維邏輯性,增強思維活動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語言。這種提問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淺入深的提問,不僅開闊幼兒的思路,還有助于提高幼兒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連貫表達能力。不能設計一些過于簡單、瑣碎,缺乏思維價值的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些問題幼兒不用思考,答案看似簡單,表面上氣氛活躍,但實際效果不但激發不了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反而養成了他們思維的惰性。要推陳出新,形式多樣,不要只求準確答案式的提問。
因此,要特別注意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
首先,要注意提問的設計。
提問要講究層次性。如針對圖畫可以設計三個層次的提問:第一層次——觀察畫面,描述畫面;第二層次——理解畫面,進行畫面外的想象,引導幼兒發現前后畫面的聯系;第三層次——不僅對畫面進行詳細連貫描述,而且注重對其中的因果關系作出判斷與分析。
根據故事特點設計提問。以故事、人物情節為發展線索的,可以設計一些推理性提問,著重培養幼兒通過觀察圖畫和認識畫面各種事物的變化與聯系來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例如:繪本《小威向前沖》中,繪本封面上的戴著眼鏡的小蝌蚪形象引起了幼兒的注意,他們邊看邊討論。小凱說:“這是一群小蝌蚪在比賽游泳嗎?”逸飛說:“小蝌蚪戴眼鏡的。”欣妍說:“這是游泳眼鏡喲。”我捕捉到契機:“你們猜猜這個小蝌蚪為什么要戴游泳眼鏡。”這個提問立刻引起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當出現故事發展的高潮時,可以設計一些假設性、創造性的提問,以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繪本《小威向前沖》活動中,許多小蝌蚪一起前進時,我先拋出提問:“小威最后勝利了嗎?”讓孩子們去猜想結果。
當故事中蘊含道德評判標準的,可以在讀完故事后設計一些評價性提問,以挖掘圖書中的教育價值。例如:在繪本《小威向前沖》活動中,我對孩子們提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放棄還是繼續堅持走下去呢?”孩子們很自然地就說應該堅持下去,雖然是繪本的教學,但卻是兒童性教育的媒介,利用繪本故事告訴孩子們遇到困難要勇敢地去積極爭取,這是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值得推崇。
其次,要有效地組織和引導。有了精心設計的提問還不夠,關鍵還在于組織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否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引導。
提問應面向全體幼兒。教師應在調動全體幼兒集中注意力后緊接著提出問題,以便全體幼兒都能認真思考。應根據幼兒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指導幼兒抓住畫面的整體特征,讓幼兒從整體上感知、了解畫意,再引導幼兒抓住重點特征仔細地觀察圖畫,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圖畫中每件事物之間、每幅圖畫之間的關系以及圖中事物與全圖之間、單幅圖畫與整幅圖畫之間的聯系。此外,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畫的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幼兒的想象,使其思維活躍起來。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要由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來回答。如,描述性提問一般采用集體回答或是由發展水平居下的幼兒回答。當幼兒回答得較為發散時,教師可以用手勢提示幼兒舉手一個一個地來表達。分析性的提問一般由發展水平居中的幼兒回答,綜合、評價性的問題則由發展水平居上的幼兒回答。
再次,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積極引導和總結評價。
教師提問后,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表情“反饋”幼兒的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總結評價時,則應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評價用語的恰當運用:否定時不應全盤否定,要注意給予幼兒以鼓勵;肯定和表揚時則要注意啟發幼兒進一步思考,調動幼兒學習的愿望。
總而言之,我們在繪本教學中對幼兒進行設計提問時,一定要考慮他們的學習特點。這樣,不但能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而且還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從而使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