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聰 全國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副所長、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副主任葉聰參與并見證了我國載人深潛事業從無到有、由淺入深,一步步躋身國際領先水平的全過程。今年全國兩會上,葉聰提出用先進科學設施引進和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建議。
葉聰以他本人從事的載人深潛事業為例,“奮斗者號”“蛟龍號”不僅實現了萬米深潛,也提升了國內高端裝備和技術的研發水平。下一步要開展大規模的海底應用,涉及到整個海底礦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海底環境的保護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大力度支持國產部件的開發,鼓勵使用國產的深海傳感通訊導航部件,在實踐中提高它的可靠性,更好地匹配采礦的需求。葉聰認為開展國際深淵科考任務能夠歷練裝備運行能力、展現國家科技實力、增強海洋國家外交、獲取稀缺環境參數、推動人類探索發現。
此外,葉聰認為應加大力度、加快效率引進和培養國際人才。支持國內專家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融入相應科技領域的國際話語體系。提到國際人才,葉聰建議,可以發揮國際性協會、學會的組織作用,一方面發展國際獵頭產業,建立國際人才庫,主動搜索、甄別和集聚全球高級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平臺對國際人才進行認定,無縫解決人才證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