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永生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近年來,中國石化大力推進CCUS項目落地投產,為國家推進CCUS規模化發展提供應用案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CCUS發展現狀,建議重啟并打造全國統一的自愿減排(CCER)市場,研究并發布CCUS方法學,推動CCUS項目盡快納入我國自愿減排機制,更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提及二氧化碳,我們并不陌生。但什么是CCUS技術呢?CCUS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是通過從工業排放源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加以利用或注入地質構造封存,以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的過程。我國越來越重視CCUS技術和項目穩步發展,但相較于龐大的碳排放總量,CCUS項目規模還比較小,部分關鍵核心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成本很高,限制了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此外,我國曾實施國家核證自愿減排機制,這是引導企業發展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但該機制自2017年起暫停實施。同時,我國已發布自愿減排(CCER)方法學200多個,但CCUS項目有關方法學仍是空白。在既無方法學也無交易機制的情況下,CCUS項目經濟性難以得到保障,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的推進,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鋼鐵、水泥等重工業領域脫碳空間小、難度大,要實現“雙碳”目標,CCUS技術不可或缺。
對此,馬永生建議,將CCUS項目盡快納入我國自愿減排機制。一是重啟并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市場,讓更多碳減排項目參與碳市場,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機制,逐步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市場,充分激發企業開展自愿減排項目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降低控排企業碳市場的履約成本。
二是研究并發布CCUS方法學,從國家層面組織開展CCUS方法學研究,或對企業開展的方法學研究進行認定并盡快發布,推動CCUS項目獲得碳減排量,提升項目經濟性,推動CCUS項目規模化效益化發展。
三是參考國際經驗出臺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業規范、制度法規框架體系以及技術規范,出臺CCUS量化核證國家標準,并參考國際經驗,探索制定面向碳中和目標的CCUS稅收優惠和補貼激勵等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