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璐

2023年4月,卡爾佩里斯在希臘大使館接受專訪。(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走進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希臘大使館,茂盛綠植掩映著純白色紅屋頂的建筑。推開玻璃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印著秦瓊、尉遲恭畫像的春聯門畫,再往里走,是一座銅制的“德爾菲的戰車御者”頭像。德爾菲在古希臘神話中被稱為“地球的肚臍”。
這里幾乎每個角落都充滿人文氣息。《環球人物》記者在門廳環顧四周,仿佛進入了一個小型藝術館——希臘女神赫拉的頭像、駕駛太陽車的阿波羅畫盤、刻有希臘古老線性文字的陶盤……一件件飽含文化底蘊的陳設,好似在娓娓敘述希臘神話故事。青花瓷、屏風、水墨畫等東方元素也毫不違和地穿插其中。
就在這個融合東西方文化要素的地方,記者和新任希臘駐華大使卡爾佩里斯談起了文化與歷史。上任近5個月來,他的日程安排得很緊湊,但與記者交談時,他語調沉穩,有著慢條斯理的優雅。站在描繪雅典廣場衛兵的畫作前,他說:“希臘和中國都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非常珍視這些。”
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灑在會客廳的藍白布料沙發上。卡爾佩里斯大使佩戴的領帶,也是藍白色調。2022年12月他出任駐華大使時,把一艘藍白紅三色相間的船模帶到北京,擺在使館入口處。那艘名為尼可拉斯號的船模,跟隨他游歷過沙特阿拉伯、美國等,如今第三次被帶到中國——早在23年前,他就在希臘駐華大使館工作,先后負責政治處、領事處,2012年至2015年又任希臘駐上海總領事。
藍白二色是希臘國旗的顏色,代表著藍天和愛琴海的白色浪濤,也彰顯了希臘作為西方“海洋文明”源頭的歷史。在這個地處歐亞非“十字路口”的國家,海運業歷史悠久,是僅次于旅游業的第二大產業。“希臘是全球海運業的領先者,按載重噸位計算,希臘船東控制著世界17%以上的商船隊。”卡爾佩里斯說。

2023年4月,卡爾佩里斯在希臘大使館與本刊記者交談。(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下文稱比港)位于愛琴海薩羅尼科斯灣畔,通過蘇伊士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又通過希臘內陸連接歐洲主要經濟中心。2008年啟動的比港跨國運營項目,讓中希兩國都獲益,堪稱兩國海運合作的典范。
“比港離我在雅典市中心的家只有10公里。中遠海運對比港進行了大量投資,這是一項互利的健康投資,有利于比雷埃夫斯市的經濟。中遠海運在比港投資的商業價值也正在升值,我們都希望比港能轉變為地中海的頂級中轉港。”卡爾佩里斯說。
和多數希臘人一樣,卡爾佩里斯有著濃厚的海洋情結。他告訴記者,自己最喜歡的詩歌是《伊薩卡》,常在晚飯后吟誦、品味。詩歌描述了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奧德修斯在十年海上歷險后返回家鄉伊薩卡的情形。“這首詩反映了人類追尋理想的普遍境遇。作者卡瓦菲斯作為生于埃及的希臘人,其詩作充分體現了希臘多元文化的特點。”卡爾佩里斯說。
他帶到使館的那艘船模是希臘人過去常使用的一種船的縮微版。現在過圣誕節時,孩子們會手捧這種船模,敲開鄰居的門,唱一曲圣誕歌曲,主人則會送上糖果和零食。
或許是曾服過兵役的緣故,卡爾佩里斯受訪時身姿挺拔,神情嚴肅而若有所思,但提到自己的船長證時,他瞬間放松下來,露出笑容,帶著幾分驕傲。
“我擁有15米長帆船的駕駛證,曾經在愛琴海駕船,那是非常美麗的回憶。愛琴海非常遼闊,我們從一座島到另一座島,這叫‘跳島游’。我們可以在船上看海,也可以到海里游泳。海里有很多魚,還有海豚在水面跳躍。”他邊說邊比劃著,仿佛回到了暢游愛琴海的時光。他告訴記者,來華后有中國友人邀他駕船海上出游,不過因為公務繁忙,他還抽不出時間。
上任近5個月來,卡爾佩里斯的日程安排得十分緊湊。記者采訪當天的中午12點多,他還在忙于處理公務。
作為來自文明古國的大使,卡爾佩里斯不少行程和中希文化交流有關。他上任以來,先后會見了故宮博物院院長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就交流展覽與合作交換意見。在希臘神話主題的數字藝術展、希臘相關內容書籍的出版以及推動希臘語在華教學活動等方面,他也展開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不久前,中國將希臘列入第二批試點恢復中國公民出境團隊旅游國家名單。他表示,愿與中方共同推進兩國旅游合作和人員往來恢復。
中希建交50多年來,兩國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的合作交流蓬勃發展。目前,希臘高校已開設3所孔子學院和全球首家網絡中文課堂。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鑒中心在雅典大學成立,將圍繞聯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工作。卡爾佩里斯說,它將是研究(中希)兩個優秀文明及其對人類精神貢獻的重要平臺。

希臘大使館陳列的藝術品。(本刊記者 侯欣穎 / 攝)
2023年4月,希臘成為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下文稱酒博會)的主賓國。酒博會展區搭建了400平方米、藍白色調的希臘國家館,展出了70多個品牌的葡萄酒和烈酒。卡爾佩里斯對此“深感榮幸和驕傲”。
“葡萄酒這個詞來自希臘語,這并非偶然。希臘有幾千年釀造葡萄酒的傳統”,說起“酒神狄奧尼索斯和奧林匹斯諸神最喜歡的葡萄酒”,卡爾佩里斯興致勃勃。他說,希臘是歐洲葡萄酒的發源地,“酒博會這一重要貿易平臺為高品質的希臘葡萄酒提供機會,提升其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他還化身“宣傳官”介紹,有頂級酒莊參加酒博會,展示來自希臘最著名葡萄園的美酒。“無論什么時候,希臘葡萄酒都可搭配中國美食,它有各種各樣的口味,能滿足最特別的需求。”
在卡爾佩里斯看來,希中兩國在酒文化層面有著很多契合點,正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酒逢知己千杯少。“希望以酒為媒,加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希中友好關系穩定發展”。
卡爾佩里斯不僅諳熟中國事務,還是“中國女婿”。他的妻子是一位中國的藝術策展人,3個孩子在希臘和中國都生活過。他本人對中國文化也很感興趣,會打八卦拳,喜歡蘸橄欖油吃餃子。
熟悉卡爾佩里斯的人常以“儒雅”評價他。他對儒家思想也有自己的見解:“在中國,儒家學說反映了基本的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科學。基于社會關系秩序,儒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展望一個更好的世界。”
卡爾佩里斯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成為我們仔細研究的主題”。他還說:“文明是一切社會、經濟和政治活動的基礎。它是一個熔爐,讓各種文化相互作用,讓全球價值觀得到提升。它是我們經濟往來和技術進步的燃料。希臘和中國作為幾千年來對人類精神發展做出持續和不間斷貢獻的古老文明,都重視各國人民平等和完整的文化互動。”
在卡爾佩里斯看來,愛與婚姻是東西方共通的元素。“中國和希臘都有悠久的歷史,盡管在習俗方面有不同,但通過互動,我們都能逐漸理解對方在做什么。我們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家庭在兩國人民心中所承載的價值,比如我們都喜歡分享食物,我們都重視‘面子’,并且熱情好客。”他說,“當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時,體會到一種在其他地方從未有過的文化親密感。數千年來,希中兩國人民都享有不間斷的文化傳統,這在希臘人和中國人之間創造了獨特的文化親和力。”
卡爾佩里斯初次到中國任職是2000年。第二年,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我是天安門慶祝人群中的一員”。2008年, 他和家人一起出席了在雅典舉行的火炬點燃儀式,奧運圣火被移交給了北京市長。2014年,卡爾佩里斯又作為百名火炬手之一,參加了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活動。
“奧運會使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希臘是奧運會的發源地。雅典1896年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是唯一一個同時舉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我們都認同奧林匹克的價值觀。”卡爾佩里斯說。
回顧初次來華任職至今的23年,卡爾佩里斯頗為感慨。他說:“在過去的23年里,我一直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2023年中國(如果)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將會推動全球經濟增長30%。”他特別提到中國在綠色經濟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進步:“這對經濟是一種雙贏的努力,有利于環保和后代的福祉。綠色技術對于希臘也很重要——我們近5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未來,希臘可與中國在這一領域重點開展合作。”
談到中希兩國關系的愿景,卡爾佩里斯的回答頗有詩意:“如天高地迥,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據記載,中希兩國的文明在2000年前就有過交流,我相信這必將為我們的合作提供足夠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