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當光照射在細微處大量有序結構上,會發生折射、漫反射等反應,比如昆蟲和鳥類呈現出的彩色翅膀,這一過程并未用到“顏料”。西湖大學的仇旻教授和團隊從這個現象中獲得靈感,利用超快激光在材料表面制造微納結構以產生結構色。
該項技術的核心首先在于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穎的“紙”,這種“紙”分為三層。第一層,也就是自上而下的最底層,是呈金屬性的氮化鈦;第二層,是高損耗的氮化鋁鈦電介質,將調控對自然光的吸收;第三層,是最頂層的氧化鋁。由于氮化鈦和氮化鋁鈦的硬度較大,它們被稱為陶瓷材料,而這層由“陶瓷”構成的如羽毛般輕盈的“紙”,將成為“外衣”,附著在需打印圖樣的物品之上。
同時,仇旻團隊還研發了“筆”的另一種用法。這支筆依然是激光,不過在他們的技術中,這支筆不再直接在物品表面創造結構,而是在陶瓷薄膜紙上進行“雕刻”。據悉,利用氮化鈦和氮化鋁鈦這兩種超硬陶瓷材料做成的“特殊紙張”,完全可以實現高速、高分辨、大尺寸、觀察角度不敏感等全彩色無油墨激光打印。? ? ? ? ? ? ? ? ?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