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山東泰安 271000)
哮喘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發病率較高。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的不斷轉變,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中常采用吸入激素治療哮喘,多數哮喘患者需依靠長時間吸入相應藥物以控制病情進展[1]。若是不能有效控制哮喘,將損傷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反復急性發作,威脅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時加重社會經濟負擔。一些哮喘患者未能正確使用吸入裝置,不僅浪費藥物,還會影響病情控制效果[2]。合理可行的護理干預能夠幫助哮喘患者掌握正確的吸入裝置使用方法,減少藥物浪費,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本研究分析在哮喘患者實施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時,護理干預對其依從性的影響,以期探討為改善哮喘護理工作提供依據。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呼吸內科2019 年12 月~2020 年12月收治的70 例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的哮喘患者,按抽簽法分為參照組(35 例)與研究組(35 例)。
參照組男性21 例,女性14 例;年齡25~86 歲,平均(61.15±2.18)歲。
研究組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年齡27~84 歲,平均(60.94±3.59)歲。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對象無藥物過敏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依從性良好。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掌握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的正確吸入方法,在使用前需對裝置進行初始化,操作步驟:(1)將瓶蓋旋松、拔出,保證紅色旋柄處于下方。(2)拿直吸入劑,握住其中間位置與紅色旋柄,先朝某方向旋轉到底,再朝反方向旋轉到底,中間聽到“咔嗒”聲。初始化完成之后,使用措施先和以上步驟相同,之后內容如下:呼氣,但不可對著吸嘴進行呼氣,將吸嘴輕緩放于上下牙齒中間,嘴唇包住吸嘴并用力吸氣,把吸嘴移開,屏氣5 秒左右再呼氣。旋緊蓋子,在吸入藥物后漱口[3]。
研究組給予護理干預。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以下內容:(1)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樹立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哮喘疾病雖然不可根治,但是通過科學的治療與護理能夠控制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在緩解期,患者能夠同常人一樣生活。向患者講解激素吸入療法的相關知識,叮囑患者切勿隨意用藥。(2)用藥指導。向患者演示怎樣使用吸入劑裝置,對吸入過程進行詳細講解。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朝某方向旋轉到底,再反方向旋轉到底,才能完成一次裝藥,否則吸入無效;經嘴吸藥時要深長、用力地吸氣,若力度太輕難以發揮最大效果;吸氣之后要屏氣,否則藥物被呼出體外會導致藥物浪費等。(3)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拉近同患者間的距離,和患者展開良好的溝通交流,鼓勵患者表達自身情感,幫助患者消除負性情緒,改善心理狀態。同時,護理人員還可引導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增強患者的康復信心,動員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陪伴與關心,盡可能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4)呼吸功能訓練。按照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制定呼吸功能訓練方案,記錄患者的屏氣時間,指導患者在呼吸時要合理借助氣道肌群。制定訓練計劃時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對患者形成生理負擔。(5)飲食護理。若是飲食不當可能會加重或是誘發哮喘,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查找易于誘發哮喘的食物,做好預防工作。在哮喘患者的日常飲食中,應避免攝入生冷、油煎和油炸等食物,選取有足夠熱量、容易消化、清淡營養的食物。護理人員還應叮囑患者多飲水,在有效補充水分的同時有助于稀釋痰液。(6)院外隨訪。在患者出院之后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吸入劑使用狀況,若發現患者存在操作錯誤或不解之處及時給予正確指導。患者出院1 個月和3 個月后進行復診,評估患者的用藥情況,對患者進行相應指導[4]。
觀察患者使用吸入劑裝置的情況,記錄其使用正確率。通過ACT 評分表評估患者的哮喘控制程度,總分25 分。分數與控制程度呈正相關。患者治療依從性評估標準:完全遵循醫護人員的指導開展吸入治療和呼吸訓練表示完全依從;開始階段對吸入治療和呼吸訓練較為配合,一段時間后未按時完成吸入治療甚至自行停藥表示部分依從;其余情況表示不依從。
利用SPSS 20.0 版本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組間數據分析與驗算,當P<0.05 時表示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在使用吸入裝置正確率方面,不論1 個月后還是3 個月后,研究組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使用吸入裝置正確率比較[n(%)]
在治療依從性方面,研究組優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依從率比較[n(%)]
在ACT 評分方面,不論1 個月后還是3 個月后,研究組同樣高于參照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ACT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ACT 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1 個月后 3 個月后研究組 35 20.91±1.77 22.69±1.16參照組 35 18.24±0.93 19.38±1.03 t 7.900 12.623 P 0.000 0.000
哮喘是一種異質性疾病,特征為氣道高反應性與慢性氣道炎癥。該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胸悶、咳嗽、氣急等,對患者的身體機能和正常生活形成了嚴重影響。哮喘有著較高的臨床患病率,哮喘晚期患者時常會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若是情況嚴重甚至會出現休克,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哮喘疾病雖然不能根治,但是很長時間的規范化治療能夠讓大部分患者實現完全或是良好的臨床控制[6-7]。因此,哮喘疾病的治療目標在于控制癥狀,預防風險,通過合理使用藥物讓患者的生活不受病痛的干擾。
目前,長時間治療哮喘的首選藥物是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激素是如今控制哮喘疾病最為有效的藥物。吸入性糖皮質疾病并發癥風險小,且有著較強的局部抗炎作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在治療哮喘時有著明顯的應用優勢,但是少數患者可能產生聲音嘶啞、口咽念珠菌感染等癥狀,患者在吸入藥之后要及時使用清水漱口[8]。
對于哮喘患者而言,臨床護理工作是提升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概率的重要措施。哮喘患者應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習自我管理。哮喘患者可先了解疾病的發作征象與自我處理方法,掌握科學的吸入技術與正確的藥物知識,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妥善做好自我管理。
本研究中給予哮喘患者護理干預,向患者及家屬普及哮喘疾病的發病特點、注意事項等知識,協助患者樹立對哮喘疾病的正確認知;通過用藥指導叮囑患者按時、按量服藥,并告知患者科學用藥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借助呼吸功能訓練降低患者喘息時對氣道肌群形成的負擔,同時指導患者了解掌握吸入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確保患者能夠一個人自主完成吸入治療工作;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患者進行交流,構建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依從性、使用吸入裝置正確率和ACT 評分方面,研究組患者均優于參照組P<0.05。由此可見,護理干預在哮喘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借助長期的規范化治療,哮喘疾病能夠實現良好的臨床控制效果。護理人員應叮囑哮喘患者出院之后要給予復診足夠的重視,在哮喘達到控制狀況之后也應定期進行隨訪,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在對哮喘患者應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治療時,通過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吸入裝置使用情況與哮喘控制程度,有助于增強藥物治療效果,緩解臨床癥狀,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給予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