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掌握廣西梧州地區六堡茶茶園雜草種類和危害狀況,本試驗采取樣方調查和踏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該地區11個茶園雜草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六堡茶茶園雜草種類共45科98屬114種,主要為菊科和禾本科。重度惡性雜草8種,惡性雜草23種,一般雜草31種,無害雜草52種。惡性及重度惡性雜草需優先管控清除,適度保留利用無害雜草。調查和分析結果為六堡茶茶園雜草防控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六堡茶茶園;雜草;危害評級
中圖分類號 S45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23-24-0141-05
Weed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hazard analysis in Liupao tea garden
HUANG Liyun " "CHEN Yaojin " "CHEN Yinghui " "JIANG Zhiyi " "GAN Shuang " "WANG Yuxin
PAN Wenjing " "WU Jianhua " "YU Cuiping*
(W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zhou 54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ster the species and hazard status of weeds in Liupao tea gardens in Liupao Wuzhou, Guangxi, the weeds in 11 tea garde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combining sample investigation and insp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14 weed species belonfing to 45 families and 98 genera, mainly Asteraceae and Poaceae. There were 8 kinds of severe malignant weeds, 23 kinds of malignant weeds, 31 species of general weeds and 52 kinds of harmless weeds. Malignant and severe malignant weeds should be controlled and removed first, and harmless weed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retained and utilized.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ed control and control in Liupao tea garden.
Keywords Liupao tea garden; weeds; combined hazard level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灌木植物,雜草侵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茶葉產量。茶園內雜草種類調查與危害程度評價是草害防控的基礎。吳慧平等[1]整理歷年雜草調查分類發現,截至2019年中國累計報道茶園雜草種類共72科251屬412種。文兆明等[2]調查整理廣西凌云縣、昭平縣和三江縣等地的茶園雜草種類及危害程度時,發現有65種雜草,其中普遍發生的有看麥娘、牛筋草、剪刀股、酢漿草、馬齒莧和蒲公英等。林威鵬等[3-4]調查發現廣東省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的茶園雜草共313種,且3個地區優勢雜草的種類存在顯著差別;潮州茶區茶園雜草117種,其中重度惡性雜草8種,惡性雜草30種,一般雜草24種,茶園無害雜草39種,未定級雜草16種。
六堡茶屬于黑茶,因原產自廣西梧州蒼梧縣六堡鎮而得名。梧州市為六堡茶主產區,截至2023年9月,全市茶園總面積[5]超2萬hm2。六堡茶茶園在丘陵山區,因傳統種植管理水平較低,部分老茶園的茶樹種植密度較低,茶行空間較大;新建茶園種植密度較為合理,但是茶苗處于幼齡期未能封行,新老茶園的雜草危害均比較嚴重。目前尚無對六堡茶茶園雜草多樣性及危害情況的研究和報道。本研究對梧州市六堡茶種植茶園開展雜草調查,揭示六堡茶茶園雜草種類與危害特點,為該地區開展茶園雜草綜合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域
2023年4—5月,在梧州市范圍內選擇11個大型茶園開展雜草調查,茶園種植品種以蒼梧群體種為主,選擇的地塊包括不同管理水平的茶園。
1.2 調查方法
雜草多樣性調查采取樣方調查和踏查相結合的方式,每個茶園隨機選擇5個0.25 m2(0.5 m×0.5 m)樣方,以生長優勢度、發生頻級、分布系數和防治難度4個指標計算雜草綜合危害度,對雜草危害進行評價[6]。并通過隨機踏查,記錄調查樣方中未調查到的雜草。雜草的種類鑒定參考《農田雜草鑒別與防除彩色圖解》[7]《茶園雜草彩色圖譜》[8]和《中國植物志》[9],根據相關文獻核對雜草有效名稱[1,10]。
1.3 數據分析
生長優勢度(%)=級別數×該級別出現樣方數/(總樣方數×5)×100;出現頻度(%)=某種雜草出現的茶園數/總調查茶園數×100;雜草綜合危害度(%)=0.15×生長優勢度+0.15×發生頻級+0.3×分布系數+0.4×防治難度。
根據雜草生長優勢度進行整數離散型賦值得到生長優勢度,根據雜草出現頻度進行整數離散型賦值得到發生頻級,根據雜草植株形態特征與在茶樹的分布位置進行整數離散型賦值得到分布系數,根據雜草防治難易程度進行整數離散型賦值得到防治難度。各指標賦值1分為一級,賦值2分為二級,賦值3分為三級;根據雜草綜合危害度的大小可對雜草綜合危害評級,分別為重度惡性雜草、惡性雜草、一般雜草和無害雜草[6]。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草種類
六堡茶茶園雜草物種類別豐富,共計45科98屬114種。對六堡茶茶園主要雜草種類分析見圖1,菊科19屬20種,占總種數的17.54%;禾本科13屬14種,占總種數的12.28%。此外,豆科6屬6種,茜草科3屬5種,唇形科4屬4種,鴨跖草科2屬4種,蓼科1屬4種,十字花科3屬3種,大戟科、薔薇科和莎草科各2屬3種,其他還有1~2種的科34個。從生活型歸類分析,一年生雜草與多年生雜草數量相近,在總種數中占比分別為49.12%、48.25%,兩年生雜草最少,占比為2.63%。根據雜草組成種類,雙子葉雜草有菊科、豆科和茜草科等36科77屬86種;單子葉雜草有禾本科、莎草科、鴨跖草科和百合科共4科17屬22種;蕨類雜草有海金沙科、石松科、里白科、蕨科和碗蕨科共5科4屬6種。
2.2 綜合危害度指標
雜草綜合危害度指標有生長優勢度、發生頻級、分布系數和防治難度。對114種雜草的4個指標級別分布進行分析,由表1可知,調查雜草種類中,低生長優勢度雜草最多,有92種,占總種數的80.70%;高生長優勢度雜草最少,有9種,占總種數的7.90%;發生頻級調查中,低發生頻率雜草占50%,高發生頻率雜草占14.91%;有50.88%的雜草分布系數高,即雜草植株較高,位于茶蓬上部或攀緣纏繞茶樹覆蓋茶蓬;就防治難度而言,有57種雜草較容易防治,21種雜草防治難度較大。
2.3 雜草綜合危害度
根據綜合危害度,對六堡茶園常見114種雜草進行危害評價和分級,由表2可知,重度惡性雜草有7科8屬8種,惡性雜草有14科23屬23種,一般雜草有20科28屬31種,無害雜草有29科49屬52種。分析114種茶園雜草綜合危害度占比,由圖2可知,重度惡性雜草占總種數的7.02%,惡性雜草占總種數的20.18%,一般雜草占總種數的27.19%,無害雜草占總種數的45.61%。
2.3.1 重度惡性雜草危害指標 "重度惡性雜草的防治難度等級均為3級,說明這類雜草通過人工、機械和除草劑等手段難以徹底滅除;分布系數等級為3級的占比75%,即大部分雜草屬于覆蓋茶蓬的攀緣、纏繞類植物;大多數雜草的生長優勢度和發生頻級等級為2級,表現為中生長優勢度和中等出現頻度(圖3)。
2.3.2 惡性雜草危害指標 "惡性雜草的防治難度等級為2級和3級,表明惡性雜草防治難度均較大;分布系數等級最多為3級,占比52.17%;發生頻級等級最多為2級,占比56.52%;生長優勢度等級最多為1級,占比65.22%(圖4)。
2.3.3 一般雜草危害指標 "一般雜草中,防治難度為2級的雜草占比77.42%;分布系數等級最多為2級,占比58.06%,為高于茶蓬的高大草本、小灌木等植物;發生頻級等級最多為1級,占比58.06%,即一般雜草出現頻度較低;表現為低生長優勢的一般雜草占比最大,為80.65%(圖5)。
2.3.4 無害雜草危害指標 "無害雜草的生長優勢度、發生頻級、分布系數和防治難度的等級大多數表現為1級,即該類雜草屬于低生長優勢度、低發生頻級的低矮且容易防控的植物(圖6)。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梧州地區不同管理程度的11個六堡茶種植茶園進行調查,共采集45科98屬114種雜草,其中菊科和禾本科的雜草占比最多,與貴州、信陽、廬山和潮州[4,11-13]等地茶園調查的結果一致。對茶園雜草進行綜合危害度分析,需要防控的惡性雜草和一般雜草有62種,占總數的54.39%;無害雜草有52種,占45.61%。
白茅、鬼針草、海金沙、芒萁、扛板歸、雞矢藤、菟絲子和馬唐為重度惡性雜草,火炭母、籬欄網和華南鱗蓋蕨等23種為惡性雜草。這兩類雜草生長快、傳播快且繁殖能力強,割除地上部仍有很強的再生能力,一次不能滅除,大部分雜草植株高于茶樹甚至覆蓋茶蓬,中等或高頻率出現在茶園中,防治難度大[14]。如杠板歸、雞矢藤、海金沙、烏蘞莓、籬欄網等雜草會攀爬纏繞茶樹,嚴重影響茶樹的光合作用;白茅、鬼針草、小蓬草等產種量大,種子極易散播;白茅挖除不徹底,留在土里的斷根仍能重新長出新植株;杠板歸具有倒生皮刺,鬼針草種子有芒刺,會影響人員在茶園作業。因此,只要在茶園發現重度惡性和惡性雜草,應優先管控清除,可利用人工或機械多次將雜草連根挖除,降低雜草發生基數[15-17]。
桃金娘、望江南和含羞草等31種為一般雜草,按照除早除小原則,應在雜草結籽前,利用割草機、微耕機和掘耕機等機械進行割除耕除。
一點紅、魚眼草和黃鵪菜等52種為無害雜草的生長優勢度低,出現頻度較低,大部分植株低矮,位于茶蓬下部,不影響茶樹的光合作用,作為茶園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可以適當保留并利用。如地菍、積雪草和單色蝴蝶草等可以通過匍匐莖進行物理占位控草,減少其他雜草生長空間。豆科植物中的雞眼草可以增加土壤N、P的含量,并且耐踐踏,其水浸提液有化感抑制作用,可以作為護坡植物[18-19]。
參考文獻
[1] 吳慧平,齊蒙,李葉云,等. 中國茶園雜草無效名錄修訂[J]. 茶葉科學,2019,39(3):247-256.
[2] 文兆明,白先麗,趙瑩婕,等. 廣西茶園主要蟲草害種類與發生程度調查研究[J]. 綠色科技,2015(11):53-56.
[3] 林威鵬,鄭海,張泰劼,等. 廣東主要茶區春季雜草群落調查與區域差異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21,37(1):138-146.
[4] 林威鵬,鄭章祚,柯卓凡,等. 潮州茶區雜草類群調查與惡性雜草篩選[J]. 茶葉學報,2023,64(3):1-12.
[5] 潘登,梁乾勝. 梧州:打造聯農帶農富農新樣板[N]. 廣西日報,2023-10-20(9).
[6] 林威鵬,張泰劼,鄭海,等. 廣東茶園雜草危害評價與分級方法的建立與探討[J]. 中國茶葉,2021,43(7):19-26.
[7] 魯傳濤. 農田雜草鑒別與防除彩色圖解[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
[8] 談孝鳳,張斌,陳國奇. 茶園雜草彩色圖譜[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
[9]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一卷-總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0] 齊蒙,吳慧平,李葉云,等. 中國茶園雜草有效名錄[J]. 中國茶葉,2019,41(3):29-35.
[11] 張斌,陳國奇,余杰穎,等. 貴州茶園雜草多樣性調查[J]. 西南農業學報,2018,31(12):2582-2588.
[12] 米杭,常晉,岳亞晨,等. 信陽地區茶園雜草群落多樣性調查分析[J]. 安徽農學通報,2020,26(8):77-79,84.
[13] 楊曉丹,胡菀,溫馨,等. 廬山云霧茶園秋季雜草群落多樣性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3):137-143.
[14] 強勝.雜草學[M].北京:2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15] 胡方潔,楊海濱,盛忠雷,等. 茶園雜草控制研究進展[J]. 河南農業科學,2018,47(10):7-11.
[16] 左從國,羅垚,張顯晨,等. 茶園綠色控草技術應用現狀及展望[J]. 中國茶葉,2022,44(7):10-15.
[17] 向佐湘,單武雄,何秋虹,等. 兩種生態控草措施對丘陵茶園雜草群落及物種多樣性的影響[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7(5):857-861.
[18] 王紅微. 南水北調河北段護坡植物調查及雞眼草護坡能力研究[D]. 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22.
[19] 王云,劉葉,龍鳳玲,等. 雞眼草水浸提液對4種草坪草的化感作用[J]. 生命科學研究,2014,18(2):105-113.
(責編:李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