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利菊
摘要:文章簡述了對油茶幼林整形修剪的意義,提出了幾點整形修剪過程中需要遵循原則,并確定了各個時期整形修剪的要點,闡述了整形修剪技術的應用重點,針對不同類型的油茶樹幼林制定了對應的整形修剪方案,希望能夠為同行業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油茶;幼林;整形修剪
0 引言
作為一種主要的油料植物,基于油茶果實所生產出的茶油營養價值極高,并被廣泛應用在農業、醫藥、工業等領域。油茶的栽種歷史極長,隨著其優勢的逐步凸顯,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主要種植的經濟樹種類型,占據著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地位。油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鍵環節。為保證油茶的健康生長,需針對油茶幼林采取科學的整形修剪方案,進而奠定油茶產業持續性發展的堅實基礎。
1 油茶幼林整形修剪的重要意義
對于油茶來說,幼林的整形修剪是實現其高產栽培目標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整形修剪的內容為根據樹木的生長狀態與自身發育規律、品種特性等,通過將幼樹的營養器官一部分剪除,對樹冠結構予以調整,并能夠起到枝類組成更新、妥善安排枝條分布等重要作用,是對樹體營養成長與生長結果之間關系予以科學協調的有效手段[1]。伴隨整形修剪措施的持續完善與其優勢的逐漸突出,使得對油茶幼林進行整形修剪,儼然已經成為當下保證油茶栽培高效性與獲得優質油茶果實的重要措施。
科學合理的整形修剪方案能夠對培養出牢固的樹木骨架,促進油茶樹樹冠的快速形成;由于整形修剪措施將樹木營養生長與生長結果枝間的關系進行了科學調整,因此無論是結果枝還是生長枝,其比例均能夠保證控制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進而實現高產穩產的根本目標[2];樹體高度與冠幅在整形修剪措施應用下,獲得了科學調整條件,并基于適度矮化的方案,為后續執行日常管理與采摘任務奠定了基礎,起到了將管理成本有效降低的作用;整形修剪同樣保證了油茶林的通風透光效果,可對不良天氣所帶來的影響予以抵御,并將病蟲害的發生風險進一步降低[3]。從以上優點來看,科學合理的油茶幼林整形修剪方案的落實,是促進油茶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并能夠在將油茶產量提升的同時,提高果實質量與其出油率,進而保證了油茶產業的經濟效益。
2 整形修剪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2.1 按照順序修剪并對結構予以調整
修剪時需從油茶的下部開始,逐漸向中上部推進,對下部枝條予以清空可保證通風效果,確保其中部的豐滿性與勻稱性,并可起到對上部長高速度予以控制的作用[4]。過程中應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修剪樹冠,確保樹冠可呈現出內飽外滿的狀態,左右不可過重,保證油茶的枝葉繁茂性與通風透光性[5]。隨后通過對樹冠內的骨干枝予以科學調整與培養,可形成優良的樹冠結構,并讓各類型枝條獲得足夠的后續生長空間,進而實現高產、早果以及優質的油茶生長目標。
2.2 針對性修剪,隨著枝條的形狀進行修剪
由于油茶品種的不同,其在不同生長階段可能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此外,樹齡、栽植密度、離地條件以及使用的栽植方案等,同時是影響整形修剪方案的關鍵因素,需選擇匹配油茶幼林實際情況的修剪方案,并盡量跟隨枝條的形狀進行整形。
2.3 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剪,保證樹勢的平衡性
日常修剪應將疏剪為主,對過密的部位進行整理,遵循剪密留疏與去弱留強的原則,以維持樹勢的平衡性,為油茶樹后續的健康生長提供基礎條件。
3 各個時期整形修剪的要點分析
3.1 休眠期
對于油茶幼樹來說,一年四季均可展開整形修剪工作。而對于油茶成林來說,最佳的整形修剪時間為采摘后至春梢萌動這一時間段,通常為11月~次年的2月,油茶樹在此時已經進入了正式休眠時期,無論是獲取的養分還是需要的水分均逐漸減少,這使得油茶樹的樹液整體流動速度較為緩慢,一旦油茶樹產生由于整形修剪所導致的傷口,愈合速度相對較快,從而降低了感染現象的發生風險。在這一時期所采取的整形修剪方案以整理油茶樹形狀為主,并需要通過對樹體結構進行培養與調整的方式,確保各級骨干枝的選配效果,并需要做好對結果母枝的安排工作,為油茶樹的后續果實生長提供基礎條件。
3.2 生長期
除冬季外的任何季節均為油茶的生長期,這一階段所采取的整形修剪方案主要以抹芽、除蔭以及摘心等過程,需要對油茶幼樹的枝條展開拉枝綁扶,或對油茶樹的整體結構進行調整。對油茶幼樹進行整形修剪的過程應保證連續性,避免突然中斷,最佳的整形修剪對象為2~4年的油茶幼樹。
綜合來看,對處于休眠期的油茶需采取綜合修剪方案,而對于處于生長期的油茶則需以結構科學調整為主,并需要對修剪方案予以簡化。
4 整形技術
針對油茶幼樹進行整形處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對骨干枝進行修剪、培養以及適當調整,使得油茶幼樹形狀能夠滿足后續樹體生長的實際需求,保證所形成的樹體結構與樹形匹配栽培方式應用特點[6]。作為小喬木或大灌木,油茶的樹干分枝數量相對較多,頂端優勢并不明顯。因此針對油茶整形通常在油茶的幼樹時期開始,并需要根據油茶的具體品種選擇出最為合適油茶生長的屬性,常見的形狀主要包括自然開心形、疏散分層形以及自然圓頭形。
4.1 自然圓頭形
作為現階段比較常見的一種油茶樹形,“圓頭形”(自然形狀)樹干具有分枝點高的特點,枝葉也十分緊湊,從整體上看,樹冠始終呈直立狀態,近似于半圓球形。
自然圓頭形的主干數量一般為3~5個,高度則應控制在30~50cm。在油茶幼樹時期首先培育2~3個主干,并應將主枝間方位角控制在120度左右,設計的中心主干夾角一般為40~45度。油茶幼樹的第一主枝需要將與主干基部的距離控制在30~40cm,最佳的主枝間距則應控制在20~40cm這一范圍內。每個油茶主枝均需要選擇2~3個副主枝或側枝,并應確保上下副主枝與側枝不可呈現出重疊交錯狀態,以免對油茶樹木樹冠的通風透光效果造成不良影響[7];油茶幼樹的主枝與副主枝之間需呈現出明顯的從屬關系,可在油茶側枝直接培養出多個干枝組,需保證各個枝主枝間的配置均勻性。
4.2 自然開心形
自然開心形幼樹樹冠分枝點不高,主干的高度在30~50cm。針對枝條較為下垂的品種,其主干應稍高。這種形狀的油茶幼樹主枝數量相對較小,且有著較大的分枝角度,需要在其主干位置配置三個主枝后對中心主干進行剪除。油茶幼樹的第一主枝需保持與主干基部一定距離,一般在20~40cm,并應確保中心主干與主枝枝間的夾角為30~45度,整體呈斜生向外延伸的方向特點,從而使得樹冠支架能夠包含一干、三枝以及九條梢,整體呈現出樹冠中空的開心形狀特點。在該種形狀的油茶幼樹的主枝兩側,需保證3~4個副主枝的配置均勻性,用于對主枝的空間進行填補。需要將副主枝的距離控制在25cm左右,排列時需保證相互的錯開效果,而主枝與副主枝的夾角則應控制在60~70度范圍內。無論是在油茶幼樹的主枝還是在副主枝上,均可培育出任意數量的側枝與枝組。
4.3 疏散分層形
該種幼樹形狀中心主干極為明顯,樹體整體直立并表現出較為顯著的頂端優勢。此種油茶幼樹的定干高度一般在40~60cm,基于對油茶樹木經營目的與管理需要的充分考慮,可選擇對定干高度予以適當降低或提升。這種形狀的幼樹包含5~6個主枝,一般分為2~3層左右。在幼樹的第一層主枝選擇三個具有角度合理且生長健壯特點的枝組展開培養,需要將主枝層枝間的距離控制在10~15cm左右。在培養幼樹2~3年后即可將主干與主枝的層次結構予以凸顯,此時對二層主枝作選留處理,通常數量為兩個,需要將層間的距離控制在40~60cm左右。
5 修剪技術
油茶幼樹修剪在整形基礎上完成,為更好滿足結果需求,需要采取科學栽培措施,完成枝條短截、回縮、疏枝以及摘心等處理,促使油茶幼樹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樹形狀態。
5.1 短截
相關人員需要對油茶幼樹一年生枝梢剪除合適部分,只保留部分基部,該方式通常被稱為“短截”。結合經驗來看,油茶短截必須要以當前幼樹所具有的主枝數量,以及幼樹生長情況和具體留存要求來進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短截處理方案。按照一般經驗,以對枝條長度剪除1/3~1/2為最佳,不可短截過多以免影響到幼樹的后續正常發育。短截時,可考慮充分發揮剪口芽異質性,通過調整剪口芽位置來實現對新梢生長勢頭的調節。主要指出的是,剪口芽方向必須與枝條生長發育方向保持一致,采用水平修剪方式來維持生長勢頭,并需要留下適當的剪口芽,保證對開張樹勢進行修剪這效果,采取留上芽修剪的方法以達到增強生長勢的目的。
5.2 回縮
對油茶幼樹兩年生以上的枝條進行剪輯稱之為回縮,此種方法經常應用于油茶幼樹的衰弱枝組與骨干枝的更新復壯過程。
5.3 疏枝
對油茶幼樹1~2年生的枝條從基部全部予以剪除的方式被稱之為疏枝,此種方法一般應用于對過多密枝、重疊枝以及徒長枝的剪除過程。
5.4 摘心與抹芽
油茶幼樹新梢生長停止前,或正處于停止生長狀態時,需要摘除新梢先端部分,指保留必要長度,這一過程被稱作“摘心”。在對樹冠主枝、副主枝、側枝進行培養時,通常采用抹芽方法,當新芽長到1~2cm時,將嫩芽抹除。油茶整形多使用抹芽方案,關鍵在于對主枝以及其他生長部位產生的不合適萌芽以及抽發時間較晚的秋芽全部抹除。
5.5 疏花疏果
此種方式是對油茶幼樹各個主枝生長勢予以科學調節的常用手段,過程需基于留優去劣原則對過多的花蕾、花以及未成熟的果實予以摘除,從而將油茶幼樹的養分消耗量進一步降低,為更好地促進樹勢生長奠定基礎。在采取疏果方案時需要首先對畸形果、病蟲果、小果以及留壯枝果優先疏除,此環節應嚴格遵循由內至外、從上到下的枝條順序逐個枝條展開,避免出現漏疏或對果實以及健康枝條造成損傷的情況。
5.6 開張角度
采用抻、拽、撐等方法增大油茶幼樹內枝條角度.油茶幼樹整形過程中,這些方法(包括抻面、拽、撐等)也作為常見措施來實現對主枝和側枝的培養。
6 不同類型油茶幼樹的修剪
6.1 幼齡樹的修剪
對于油茶幼樹來說,一般將整形作為主要的修剪方法,配合輕度修剪方案對徒長枝以及細弱側枝予以控制,為側枝生長提供有利條件,使得所形成的樹冠具有低矮圓柱形或自然圓頭形特點。幼樹生長的1~2年所萌發的頂芽春梢需全部予以保留,確保幼樹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主干,直至幼樹高度達到50~70cm時采取截頂處理,以縮短主干與分枝的形成時間,該過程一般在休眠期展開。油茶幼樹栽植兩年內需確保疏花與疏果的及時性,在生長的第三年可適當對少量花朵進行保留。針對油茶幼樹進行整形的時間,一般在第一主枝生長至距離地面約30cm展開,需要對第一主枝著生點以下的全部下腳枝以及萌芽枝條予以剪除。此時需將油茶幼樹的定干高度控制在30~50cm,且需要存留3~4個較為強壯的主枝,使其角度呈30~45度均勻分布的狀態。
6.2 中齡樹修剪
需保證油茶幼樹的立體結果效果,避免幼樹的內膛與樹冠下部能夠獲得充足的光照,且需要強調對幼樹骨干枝、外圍枝以及結果枝組修剪工作的重要性,并需充分利用徒長枝,為油茶幼樹的后續健康生長提供基礎條件。
7 結語
綜上所述,為保證油茶幼樹的健康生長狀態,需基于對油茶幼樹的實際生長情況、結果時間、枝條長勢等情況的分析,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展開整形修剪工作。從實際的整形修剪工作情況來看,科學合理的整形修剪方案保證了油茶幼樹能夠獲得良好的養分供給條件,為油茶幼樹的未來生長以及果實質量、產量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林葉新.大健康背景下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恭城油茶的推廣與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食品,2021(24):53-56.
[2] 敬媛蓉,周蕓蕓,何凱,等.湘中油茶林雜草化學防除技術研究[J].雜草學報,2021,39(4):41-47.
[3] 吳國華,夏春平,鐘張勝,等.浙西南油茶林下豬屎豆生物量和元素含量分析[J].福建林業科技,2021,48(4):13-16.
[4] 蔣元華,廖玉芳,彭嘉棟,等.油茶花期產量模型及關鍵氣象因子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34):141-144.
[5] 方海云.油茶生物學特性及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24):68-69,113.
[6] 將晟.廣西油茶無性系在閩西的早期生長結實表現[J].福建林業,2020(6):30-32.
[7] 姚秀方.以油茶機械化種植、油茶深加工等推動油茶產業發展[J].農業工程與裝備,2020,47(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