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韻,宋躍飛,溫秀珍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廣東 廣州 510000
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是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儀器,可以用于觀察肺葉、段和亞段支氣管病變,活檢采樣、細菌學檢查等,還可以用于氣道內介入微創手術及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吸痰治療[1-2]。長期臥床患者由于運動量減少,肺活量也會減小,同時纖毛的蠕動也會減慢,咳痰能力下降,所以大部分長期臥床患者存在排痰功能障礙,痰液長期蓄積在氣道內無法排出,會導致細菌滋生,引發感染[3]。肺部感染是長期臥床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成為重癥肺炎,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如何改善緩解該類患者的排痰障礙是當前臨床的難點[4]。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45例行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的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了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在該類患者中的應用療效及對其血氧指標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1月—2020年4月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收治的145例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使用影像學X 線片檢查評估患者單肺感染面積,將單肺感染面積不足2/3的102例患者納入非重度組,將單肺感染面積≥2/3 的43 例患者納入重度組。非重度組男性71 例,女性31例;年齡19~93歲,平均年齡(68.58±15.52)歲;住院次數1~82次,平均次數(6.92±10.92)次;住院天數1~85 d,平均天數(19.48±2.12)d。重度組男性21 例,女性12 例;年齡2~90歲,平均年齡(68.75±15.30)歲;住院次數1~74 次,平均次數(6.56±10.18)次;住院天數2~83 d,平均天數(19.71±2.17)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住院次數及住院天數等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納入標準:①均為醫院收治并確診的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②痰濃,痰痂黏稠不容易排出。③經3 d抗生素治療無明顯效果。④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心腎肺等臟器疾病。②氧合指數<60 mmHg(1 mmHg=0.133 kPa)且機械通氣無法糾正。③免疫功能低下。④大咯血或支氣管鏡檢查禁忌。⑤臨床資料缺失。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規對癥治療,包括吸氧、止咳、祛痰、抗生素抗感染、支氣管擴張等?;颊弑WC臥床休息,由護理人員定期翻身,吸痰器定期吸痰,預防呼吸道阻塞。所有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纖支鏡采用奧林巴斯LF-TD 型床旁纖支鏡,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診斷性可彎曲支氣管鏡應用指南》[5]操作標準執行。操作前30 min,為患者行純氧吸入,再用常規霧化吸入2%利多卡因10 mL 作表面麻醉,機械通氣者從呼吸機Y型接頭處插入纖支鏡,未行機械通氣者,經鼻腔或氣管做切口插入纖支鏡;采用150~200 mmHg 中心負壓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并用溫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呼吸道,直到徹底清除分泌物,纖支鏡操作的同時進行呼吸、血氧飽和度(SaO2)監測,患者SaO2維持在90%以上方可保證操作安全,纖支鏡操作過程中常規予中流量(4~6 L/min)給氧。治療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氣管插管位置和主氣管、雙側支氣管情況,及時清除氣管內出現的痰液及其他分泌物,并取部分分泌物制作標本進行后續檢查。每周2 次吸痰,每次20 min,2周1療程。
(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效果差異,通過患者治療后的胸悶、咳嗽等臨床癥狀情況,肺部濕性啰音情況,胸部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具體劃分標準為:①顯效,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X 線檢查顯示肺部陰影全部吸收。②有效,各項臨床癥狀呈顯著改善趨勢,X 線檢查顯示肺部陰影大部分吸收。③無效,各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出現惡化征兆,X 線檢查顯示肺部陰影面積未發生變化或逐漸擴大。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病例數/總病例數×100.00%。(2)痰培養陽性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用吸痰管常規留取痰液標本的痰培養陽性情況和纖支鏡留取痰液標本的痰培養陽性情況。(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氧指標監測結果,包括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SaO2水平。(4)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水平,空腹靜脈血提取上清液后,檢測患者的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外周血白細胞計數(WBC)、降鈣素原(PCT)水平,具體檢測方法為:于晨間空腹條件下抽取患者肘靜脈血液4 mL,在3 000 r/min 條件下進行15 min 離心處理,獲取血清樣本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相關檢驗操作嚴格按照配套試劑盒說明書規范進行。(5)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應用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過程中因纖支鏡操作引發的不良反應風險,包括體溫升高、呼吸道損傷、大出血、嚴重心率失常等。
采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BZ_12_2050_543_2065_576)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后重度組23例患者、非重度組78例患者胸悶、咳嗽、排痰不暢等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肺部濕性啰音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胸部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感染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重度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情況 例(%)
重度組43 例患者治療后共留取167 次痰液標本,痰培養陽性次數127次,陽性率為76.05%;非重度組102例患者治療后共留取397次痰液標本,痰培養陽性次數204次,陽性率為51.39%。治療后重度組痰培養陽性率明顯高于非重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痰培養陽性率情況
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aO2、SaO2水平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氧指標水平情況(BZ_12_2050_543_2065_576)
治療后,兩組患者hs-CPR、PCT、WB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情況(BZ_12_2050_543_2065_576)
重度組43 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升高3 例、呼吸道損傷1例、大出血1例、嚴重心率失常4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93%;非重度組102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升高2例、無呼吸道損傷患者與大出血患者、嚴重心率失常2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92%。重度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明顯高于非重度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肺實質和肺間質的感染性疾病被稱為肺部感染,該類疾病多由病毒或細菌所致,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痰量增多等[6]。肺部感染常會帶來并發癥,比如發熱、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如不及時治療還會引發呼吸衰竭,甚至死亡[7-8]。長期臥床患者多為老年患者、重癥患者,其大多部分肢體功能不全,導致各項機能下降,極易受到外界病毒、細菌侵襲,引發各種并發癥,肺部感染就是其中之一[9]。長期臥床患者本身由于體質衰弱,咳嗽無力,排痰能力較弱,如果合并肺部感染,痰液增多且黏稠,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清除氣道內的痰液,緩解肺部感染情況[10]。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對癥抗感染藥物和床旁護理吸痰治療,但由于肺內存在黏性分泌物,藥物難以起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同時護理吸痰也難以清理肺內深部痰液,所以藥物治療和護理吸痰的治療效果不佳[11]。纖支鏡是臨床常用的呼吸系統診療設備,近年來隨著纖支鏡技術的提升,基于該技術開展的纖支鏡吸痰術被越來越多的用于肺部感染治療中,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12-13]。纖支鏡吸痰術不僅可以將痰吸出,還可以進行有效引流,能夠快速改善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道通氣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陳兆蕓[14]的研究顯示,采用常規治療聯合纖支鏡吸痰治療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2.31%,高于僅采用常規治療的重癥肺部感染患者。本研究納入的145例患者經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后,重度組23例患者、非重度組78 例患者胸悶、咳嗽、排痰不暢等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肺部濕性啰音有不同程度的減少。胸部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感染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重度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非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療效顯著,但治療重度肺部感染患者臨床療效有限。同時,本研究對比了重度組與非重度組患者痰液培養陽性率的差異,結果顯示,重度組43 例患者治療后共留取167 次痰液標本,痰培養陽性次數127次,陽性率為76.05%;非重度組102例患者治療后共留取397 次痰液標本,痰培養陽性次數204 次,陽性率為51.39%。治療后重度組痰培養陽性率明顯高于非重度組,這說明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既可以緩解患者痰液阻塞狀況,還可以獲取深部痰液進行細菌培養基藥敏實驗,為后期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參考。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水平低于治療前,PaO2、SaO2水平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患者hs-CPR、PCT、WB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丁煒華等[15]的研究,將154 例ICU 術后的繼發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了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對癥抗生素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床邊纖支鏡聯合高敏抗生素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的PaO2、Sa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aCO2水平低于對照組及干預前。這提示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可以改善血氧水平,降低炎癥反應。本研究還對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的不良反應進行了觀察,結果顯示,重度組43 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升高3 例、呼吸道損傷1例、大出血1例、嚴重心率失常4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93%;非重度組102例患者治療后體溫升高2例、無呼吸道損傷患者與大出血患者、嚴重心率失常2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92%。重度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明顯高于非重度組,該項結果說明針對長期臥床排痰障礙的非重度肺部感染患者實施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安全性較高,而針對重度感染患者實施臨床治療時,則需更加注意其臨床癥狀改變,及時發現其不良反應征象并作出對應處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僅探討了床旁纖支鏡在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并沒有設立對照組,無法清楚看出與其他治療方式相比,床旁纖支鏡在該類患者中的治療優勢。后期還需設立對照組繼續進行研究,以期證實床旁纖支鏡的治療優勢,為臨床應用提供有力參考。
綜上所述,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可以減輕長期臥床排痰障礙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的血氧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床旁纖支鏡吸痰治療方案實際應用前需對患者疾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并制定對應的并發癥預防方案,最終在提升臨床療效的同時保證臨床治療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