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育明

王光杰/攝
習主席在視察海軍陸戰隊時指出,“要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滿腔熱忱為官兵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重視解決好心理健康問題,把廣大官兵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和諧融洽的官兵關系是部隊安全穩定的堅實基礎,官兵團結、上下同心是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重要保證。調整組建以來,陸戰隊各級扎實開展“尊干愛兵、兵兵友愛”活動,踐行海軍尊干愛兵“雙九條”,全面推廣落實“四項活動”,即官兵大談心、情感大交流、矛盾大化解、家庭大走訪,官兵關系進一步密切融洽,為推動部隊全面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實踐證明,密切官兵關系必須在真抓上用足功夫,在真情上舍得投入。
一要真理解。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做人的工作難點就在化解矛盾。部隊教育管理中,管理與被管理,上級與下級,以及兵齡、年齡、學歷、經歷等的不同,都會產生一定的矛盾。怎樣密切官兵關系?化解矛盾問題、真正理解戰士,可以說是一個躲不開、繞不過的話題。理解并非多么深刻的思維,而是一種基于尊重的態度、一種愿意去了解的狀態。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多些真誠、少些苛責,消除隔閡、增進感情。真誠溝通是增進理解的前提。以誠待人,能夠建立起溝通心靈的媒介。有學者研究了影響人際關系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真誠。巴爾扎克也說過,只有打算彼此開誠布公的人們之間,才能建立起心靈上的交流。真誠溝通不但能消除誤解還能增進信任,使官兵之間心意相通、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強軍事業,用團結催生出強大戰斗力。營連可以廣泛開展以“我眼中的好班長”“我心中的好干部”“我認為的好風氣”等為主題的官兵懇談會、集體茶話會,組織官兵面對面說感受、提建議、談希望,干部骨干對照群眾的標準“畫像”找差距、定措施,把溝通的渠道暢通了,矛盾問題自然就少了。互交朋友是增進理解的妙方。在官與兵、官與官、兵與兵、機關與基層之間開展結對子、交朋友活動。實施體能互助、技能互助、知識互助等舉措,拉近不同職級、不同層次、不同經歷官兵之間的距離,在真誠交往中互相理解、共同提高。特別是要注重發揮好基層營主官和機關處(科)領導與官兵交朋友的作用,這兩個層級的干部既不直接帶兵,又有相當的決策權和話語權,職級和崗位也讓官兵更易于接近,能夠起到很好的監督制約和上通下達作用。換位思考是增進理解的途徑。把自己放在普通一兵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能看到他們的難處、知道他們的苦處,就會多一些體諒、少一些誤解,進而有效地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結合蹲點幫抓、訓練管理、組織活動等時機,開展崗位互換體驗活動,讓官“當當兵”重溫戰士的辛苦,讓兵“當當官”體會一下干部的難處,讓互換的同志談談體會,許多誤會自然而然就會消除。
二要真關心。帶兵本質是帶人,帶人重在帶心。不論是首長機關還是一線帶兵人,都要堅持做到把兵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兵上。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就深刻指出:“很多人對于官兵關系、軍民關系弄不好,以為是方法不對,我總告訴他們是根本態度(或根本宗旨)問題,這態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只有從端正根本態度出發,真正關心官兵、了解官兵、鼓勵官兵,才能管好隊伍帶好兵。首要的是深得下去。黨委機關要落實好當兵鍛煉和蹲點幫抓制度,真正蹲下去、深進去,與官兵坐在一起、干在一線、打成一片,在體驗兵的生活中拉近與基層戰士的距離,掌握真實情況。基層營連要根據綱要要求,扎實開展“雙四一”活動,做好“三個經常”。基層干部骨干要發揮身在兵中的優勢,在堅持與官兵“五同”中打牢思想基礎、扣緊情感紐帶。必要的是談得進去。由于性格、環境、心理等條件限制,很多官兵有了思想問題不愿向干部匯報,這就需要干部骨干主動靠上去做工作。某部一名教導員經常在周末拿出理發推子,邊為官兵理發邊談心談話,常常是“發理了,談心工作也完成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干部骨干要勇于創新談心交心方式方法,如果一味沉迷“應付主義”,搞批量式、集體式談心和迎檢式、任務式知兵,不僅談不出真實情況、達不到任何成效,還會引起反感,增強官兵防備心理,形成難以逾越的“心墻”。要切實把談心交心的目的意義搞清楚,以官兵大談心為主要方法,以家庭大走訪為輔助手段,以情感大交流為關鍵要點,以矛盾大化解為工作重心,既要有做好長期、艱苦、細致工作的準備,又要掌握科學方法和交流技巧,通過制訂計劃普遍談、業余時間隨機談、發現問題重點談等辦法,讓戰士在感到“如沐春風”中增進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真正把官兵的思想情況摸準。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講一千句道理,不如辦一件實事。很多思想和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源于現實問題的長期困擾。隨著部隊總體條件的改善,我們在讓官兵吃飽、睡好、穿暖、病了能就醫、臟了能洗澡,搞好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還要讓官兵課后能娛樂、閑了有書看、才華能展示,豐富好精神生活。在官兵有特殊困難,面臨戀愛婚姻、家庭瑣事、涉法問題時,還要及時提供有力支持。通過真實可感的實事、好事、暖心事,贏得官兵信任。
三要真觸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樣類型的基層單位,落實著相同的制度,開展著相同的活動,官兵關系好與不好卻大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開展工作能否深下去、實起來,是否用心用情對待官兵、融洽氛圍、推動工作,讓官兵在揮灑青春、團結奮斗的生動實踐中感到觸動、獲得感動。用好優良傳統這個載體。“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革命戰爭年代,我軍留下了“軍團長讓馬”“師長讓鹽救傷員”等感人事例。要組織官兵學習我軍各個時期尊干愛兵的優良傳統、感人故事,發動官兵開展“尊干愛兵”故事會、互贊會,通過學習愛兵典型先進事跡感召浸潤,用宏偉事業凝聚官兵,用集體榮譽激勵官兵,讓官兵學出團結意識、戰友情誼、革命情懷,形成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用好身邊榜樣這個抓手。陸戰隊白手起家、新組初建,在艱苦創業的過程中扎實開展使命任務和融合聚心教育,涌現出一批尊干愛兵、兵兵友愛的典型,這些官兵身邊的、真實可感的典型最有說服力,最能帶動人、引領人。要做好典型的發現培養和宣傳推廣工作,引導官兵堅定信仰信念、深扎忠誠之根、根植赤子之心、補足精神之鈣,樹立強軍報國的事業追求,把個人理想抱負、成長進步融入部隊建設發展中,形成鮮明的輿論導向和行為導向。突出任務牽引這條主線。堅持把密切官兵關系的活動內容與日常工作相結合,與形勢任務相結合,在團結互助的工作環境中增進戰友情誼,在使命任務的磨礪摔打中凝聚奮進合力。具體地講,要在入伍訓練階段突出真情愛兵、密切關系主題,在分業訓練階段突出熱情練兵、互助提高主題,在外訓學習階段突出激情用兵、共謀打贏主題,在老兵復退階段突出溫情感兵、回報單位主題,確保活動服務中心、推動工作、堅持經常;注重發揮轉型備戰打仗“磨刀石”“試金石”作用,遂行演習對抗、實兵演練等重大任務干部骨干自覺扛重擔、站排頭,在一塊練、一塊干、一塊苦中建立榮辱與共親如兄弟的戰斗情誼,使團結友愛、和諧純潔、堅如磐石的官兵關系成為履行使命任務、聚焦備戰轉型、服務強軍勝戰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