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曦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海安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從激發動力、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等方面,推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用高質量新擔當新作為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海安新實踐。
強化激勵約束,推進“干部敢為”。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強化能力提升和任后監督,讓“敢為善為、奮發有為”成為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任命人員最鮮明特質。突出政治引領,完善常委會“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學深悟透上做表率,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增強“敢為”定力。強化自身建設,從制度規范、激勵機制和能力提升、作風建設等方面入手,深入推進“四個機關”建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做到問計于民,練好必修課和基本功,提升“敢為”底氣。加強任后監督,健全對人大選舉和任命人員“敢為善為、奮發有為”履職情況評價體系,并強化結果運用,激發“敢為”干勁。
緊扣改革創新,助力“地方敢闖”。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創新思維推動人大重點領域改革,以高質量人大工作助推“地方敢闖”。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科技人才、工業用地“空間再造”、鄉村振興等,深入開展調研,依法作出相關決議決定,為“敢闖”注入發展動能。聚焦社會建設現代化,圍繞教育衛生、醫療養老、物業管理、文明殯葬等群眾關切,強化工作監督,進一步固優勢、強弱項,全方位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深化完善法律法規實施監督“三張清單”“十項機制”,有力有序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敢闖”營造良好社會環境。聚焦延伸人大監督觸角,進一步理順監督體制機制,為“敢闖”提供制度支撐,助推開發園區和經濟發達鎮高質量發展。
強化服務意識,支持“企業敢干”。立足人大職能,多措并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形成“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生動局面。跟蹤督辦上年度營商環境評議整改工作,并開展滿意度測評,推動實現“清單化清零”。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監督,關注國企改革,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認真組織代表評議環保局、科技局工作,通過調研視察、聽取匯報、建議辦理、督促整改等,推動解決困難問題,為各類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根據市委分工,做好產業鏈培育和掛鉤園區建設工作,積極落實服務企業“科技行”、建筑業服務專班等要求,及時了解企業訴求,推動全流程閉環服務。
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群眾敢首創”。扎實開展人大代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堅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與群眾首創精神相結合,通過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讓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力和創新智慧更好釋放出來。擴大基層代表對常委會工作參與,拓展線上線下履職渠道,發揮代表“摸民情、收民意、表民聲”作用,讓代表從家長里短、田間地頭中收集金點子、想出好辦法。尊重支持基層首創精神,進一步加強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建設,探索更多形式、更接地氣、更有成效的基層民主新實踐。實施優秀人大代表人代會上公開表彰制度,帶動各級人大代表“群雁齊飛”,積極引領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