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 日,阜寧縣溝墩鎮,村民崔金偉站在屋前望著即將整治完工的800 米長老街,心里感慨萬千,因為眼前已經完全變了樣。
“真沒想到!”去年底的最后一天,他用手機在社區衛生室墻上掃了一個人大代表的二維碼,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反映了集鎮老街“強弱電雜亂無章,期盼無桿化改造”的意愿,僅過了兩個多月,夢想照進現實,施工隊伍進駐老街開始整治。
崔金偉掃的這個二維碼,名曰“云家”,是阜寧縣人大常委會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代表工作乃至人大工作進行制度性變革、系統性重構、創新性再造,自主開發研制的一款微信小程序,也是代表聯系群眾、開展協商、參與監督、處理建議、報告履職、展示風采和履職培訓、履職保障的“云平臺”。
代表之家、聯絡站、工作室、聯系點、監督哨、中心戶……在阜寧17585 個群眾掃碼場景出現在所有代表的履職陣地上,群眾碼上找代表,代表馬上給您辦。
“代表接到群眾反映的意見和要求,個人可以處理的,24小時內,在平臺上直接處理并答復。個人處理不了的,在平臺上提交縣代表服務中心分揀給有關國家機關和組織,在7個工作日內處理并答復。”阜寧縣數字人大運行中心主任劉長勝介紹,有的重點意見和要求,提請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線下協商處理并答復。
據統計,截至3 月底,“民呼我為”平臺累計用戶已超11 萬人,處理群眾反映的意見和要求3288 件,其中代表直接處理1681 件,代表和群眾滿意率分別達93.86%、87.83%,日均點擊量超8000次。
在“云家”,代表可以“云直播”匯報履職情況,可以“云監督”重點工作,可以提交“云建議”……
“如果說‘民呼我為’是‘云家’平臺的枝干,那么人大常委會機關8 個委辦分別牽頭傾力打造的特色模塊就是枝葉。1+8品牌矩陣,擴新場景、筑新跑道、增新功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阜寧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陳樹根介紹,“財經云管家”“法檢兩官評議”“鄉村振興評議”“生態環境監督”“法潤文明城市”“民生實事監督”“代表建議辦理”“營商環境監督”……每個特色模塊都有特定內涵。
“云家”的建設,開拓了阜寧縣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嶄新路徑。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全縣共有1078 名各級人大代表在“云家”積極參與征集活動,累計收集代表建議1325 條。其中,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議53 條,縣人大代表提出建議341 條,鎮人大代表(街道議政代表)提出建議931 條。阜寧縣人大經過梳理、篩選、匯總,共形成公共交通、政務服務、文體建設等11個方面78條建議,供縣政府決策參考。
每年10 月份,是阜寧縣人大常委會確定的下一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征集月”。去年,該縣人大常委會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按照“補短板、惠民生”的要求,扎實開展縣政府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征集,不斷創新民生實事項目征集方式,確保項目真正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體現民愿。在開展“千名代表聯萬戶,傾聽民聲辦實事”代表聯系中心戶活動中,組織全縣各級人大代表與選民中心戶在“云家”“屏對屏”聯系,征求選民對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的意見和建議,1536名代表聯系了14983戶選民,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

在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中,年初人代會前,上一屆1331 位代表在“云家”向12947 名群眾征求意見和要求,代表提出項目建議957 條,票決產生的38 件縣級民生實事項目中有23 件來自代表建議,116 件鎮(街道)民生實事項目中有101 件來自代表建議。
“‘云家’的建設,有效推動黨委、人大、政府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統一于最廣大人民利益之中,成為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新載體。”陳樹根說,在“云家”里,代表及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較好地落實到了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黨委和有關國家機關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等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