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揚州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現場,一場滿意度測評正在進行,測評內容是事關人大監督“最后一公里”的審議意見書落實情況。以滿意度測評的剛性手段促審議意見落地見效,揚州人大在“打造監督閉環、增強監督實效”的探索之路上又邁出新的步伐。
針對“一府一委兩院”專項工作,說話發聲,表達意見,是人大常委會委員的一項法定權利。把委員聲音匯集起來,形成審議意見書交“一府一委兩院”辦理落實,是人大常委會履職的一種基本方式。然而,在嚴謹周全的程序背后,有時也有“說了白說、落實不力”的“隱憂”。
“‘一府一委兩院’及相關部門負責人不在場,我們說給自己聽,等于白說,建議既要優化會議組織,更要加大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這番建言,是一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參加分組審議時的切身感受和現身說法。
審議意見落實“欠火候”的問題,人大代表也很關注。有代表提出《關于提高審議意見辦理質量的議案》,劍指“一府一委兩院”落實審議意見存在“容易的辦、難辦的拖”、工作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建議認真研究解決。除了給“一府一委兩院”“施壓”外,代表們還從健全人大監督制度出發,建議強化人大對審議意見落實的督查職責。
針對這一“老大難”問題,新一屆人大履職伊始就堅持問題導向、尋求破解之道。去年3月初,在研究本屆人大首個年度工作要點和議題安排計劃時,黨組會議經過充分討論,明確要求“增加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這一突出問題正式上升為人大議題。

改進,首先從自身做起。新一屆市人大常委會從精準提出意見、完善文本格式、強化交辦督辦等環節入手,嚴把審議意見書源頭質量關。篇幅更短了、條目更清了、內容更實了、要求更高了,特別是明確“一府一委兩院”,要逐一對照審議意見和問題清單,形成項目化、清單式辦理方案。改頭換面后的審議意見書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滿意度測評,是扎實做好監督工作‘后半篇文章’的重大舉措,對于增強人大監督剛性和實效,更有針對性地推動‘一府一委兩院’改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滿意度測評開始前,主持會議的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范天恩開宗明義。
為了做好“后半篇文章”,揚州人大備足了功課。早在滿意度測評前的數月,就著手啟動相關工作。換屆以來,揚州人大共形成12期審議意見書,每一期又有多條具體審議意見。經過認真梳理研究,本著圍繞中心大局、關注民生改善、突出人大特色的原則,主任會議選擇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揚州古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問題整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等工作為切入口,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開展詢問并進行滿意度測評。
如何通過專題詢問,真正點中“穴位”、抓住“麻筋”?揚州人大把功夫下在問前,圍繞既定選題,兵分3路開展調研。調研過程中,除了請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自報家底”外,調研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明察暗訪上,在走現場、看進展、摸實情的基礎上,形成了3 份內容詳實的審查報告,不少突出問題被一一點到。
有了這樣厚實的調研成果,常委會委員們在詢問時底氣十足,甚至提問尖銳。在詢問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時,有委員提出:“醫療廢棄物不但影響生態環境,也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社會各方高度關注。請問市生態環境局,我市如何加強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和監管,避免出現污染?”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以數據為支撐,全盤分析了上述問題,并從積極履職的角度出發,當場開出解決問題的“藥方”。
當問及《揚州古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問題整改情況時,有委員發問:“古城區的基礎設施還有不少欠賬,請問市住建局,下一步有哪些具體措施?”聽了這一言之鑿鑿的突出問題,市住建局局長從改善居住環境、實施內澇治理、提升交通能力、完善配套設施四個方面全面科學地解答了古城區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
像這樣略帶辣味但富有建設性的問答,一個下午的詢問時間里,總共進行了6輪,問答雙方良性互動、認真較真,真正達到了面對面、硬碰硬、實打實的預期效果。最終,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市政府落實3期審議意見書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為滿意,充分體現了人大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在監督中有力支持的履職理念。
“市人大常委會要進一步健全審議意見書的形成、交辦、督辦等工作機制,從制度機制層面監督推動審議意見落實。‘一府一委兩院’也要健全完善落實審議意見的工作制度,進一步增強辦理工作實效。”滿意度測評結束前,范天恩就“工作機制再健全”作了強調。
審議意見制度實施情況,是揚州人大提升履職質效一直關注的問題。前些年還就此開展了專題調研。
調研中發現,一些審議意見之所以落實中遭遇“卡殼”,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府一委兩院”辦理工作機制還不完善。有部門反映,審議意見涉及自己部門的比較好辦,但由于協調能力有限,涉及縣(市、區)政府、功能區和其他部門的比較難辦。調研組抓住這一帶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問題,邊調研分析,邊推動整改,要求“一府一委兩院”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府一委兩院”堅持即知即改,制定出臺落實審議意見的工作辦法或細則,對意見的擬辦、交辦、督辦、反饋等重點環節作出明文規定,特別是對協調聯動落實審議意見提出具體辦法,有力提升了辦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針對人大自身存在跟蹤督辦力度不夠的問題,調研組也予以正視、毫不回避,提出建立常委會負責同志牽頭督辦制度、重視落實情況的二次審議、適時啟動剛性監督方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等建議,這些悉數被吸納到審議意見書實施辦法中。
去年9 月,市九屆人大常委會履職起始之年,審議通過新修訂的常委會議事規則,再一次將審議意見辦理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上升到制度層面。
議事規則明確,審議意見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明確具體的建設性意見,以條目化方式交辦,并附問題清單或任務清單。常委會可以就審議意見落實情況,在常委會組成人員中開展滿意度測評,測評設定“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檔次。
議事規則還對測評結果的反饋運用作出規定,測評結果應當向常委會組成人員、有關機關通報,同時報送中共揚州市委,并向社會公布。測評結果為“不滿意”的,必要時可以啟動進一步監督程序,也可以向有關機關提出問責建議。
滿意度測評結束時,全程參加并感受到“火藥味”的市政府負責同志誠懇表態,今后辦理審議意見書,將完善協調機制、評價機制等,更加注重聽取委員意見和第三方意見,盡最大努力把人大審議意見辦理落實好。
下一步,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將突出跟蹤督辦這個重點環節,持續加大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問效,打好調研視察+專題詢問+滿意度測評等“組合拳”,努力暢通監督工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