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市吳江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帶領五級人大代表,強化一線意識,彰顯一線作為,制定落實《關于建設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示范點、推進人大代表履職平臺迭代升級的指導意見》,圍繞“專精特新”積極建設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聯系點(室)等代表履職服務體系,讓基層民主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助推一體化示范區國家戰略高質量發展。
“專”:發揮代表專業特長優勢。從區域內五級人大代表及議政代表中,按照行業分布和專業特長組建活動小組和代表主題工作室。在吳江開發區,“黃愛莉”是很多企業方、求職者耳熟能詳的名字,著重發揮她專業特長的開發區人力資源代表聯絡站應運而生,協調成立了一支由20多位資深HR 組成的就業指導師隊伍,將“發力點”對準了招聘會現場那些身處迷茫中的求職者,為他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精”:精準對接人民群眾需求。精準聚焦監督領域重點難點問題,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助力各項工作靶向發力、精準破題。去年10 月以來,盛澤鎮人大、平望鎮人大分別在各自的行政服務中心成立了人大代表聯系點。平望鎮的人大代表聯系點設在鎮行政審批服務大廳24 小時自助服務區內,百姓可在窗口開放期間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也可以在非開放時間在人大代表“云”履職平臺,給人大代表留言。與此同時,盛澤鎮人大還在目瀾市集建設代表聯絡站,在最有“煙火氣”的地方傾聽百姓心聲,使之成為人大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民意窗”“連心橋”。

◎同里鎮人大在同里派出所建設為民服務的人大代表聯絡點。
“特”:特色服務推進高效履職。七都依水傍湖,由水而生,因水而興。去年10 月,七都鎮吳溇村“漁你相伴”人大代表工作室正式揭牌,圍繞漁民的就業安置和社會保障等工作,為廣大漁民當前生活和長遠生計貢獻人大力量。工作室每月10 日上午開放,聽取退捕漁民在轉產安置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就業上有門、致富上有路、生活上無憂。同里鎮作為吳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試驗田”,鎮人大決定建立“共同里·共融合”代表聯絡站、肖甸湖心田小院代表聯絡站,為鄉村振興凝聚人大力量。
“新”:新平臺激勵代表新作為。聚焦新經濟新業態,發揮好新生力量在代表聯系群眾、幫助解決問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9 年11 月1 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揭牌成立,汾湖高新區(黎里鎮)承載起非同尋常的國家使命。去年10 月,汾湖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式成立,以汾湖灣村、偉明村、蘆東村等村莊為主體,推動青吳嘉三地交界村交流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各方面成功經驗,助力交界村共建、共治、共享。蘇州最南端、江浙交界處的桃源鎮,依托6 萬多畝生態林地,推動生態綠色資源向高質量發展轉化。鎮人大在綠色發展的前沿陣地前窯村設立了“綠色賦能”特色代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