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軍
愛國主義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深刻理論內涵、深切現實關懷的重大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 這為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和要求。
深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根脈,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深厚歷史底蘊。深入理解愛國主義,必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進行“基因測序”。為什么說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與其他民族相比,我們的愛國主義具有怎樣的獨特性?如何理解愛國主義傳統在歷史演進中的變與不變?如何激活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的價值元素,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價值認同?……回答這些問題,需要潛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處。缺乏歷史研究的縱深視野,缺乏愛國主義生成發展歷史邏輯的挖掘,將會阻礙愛國主義教育研究走向源頭活水。
深耕愛國主義的基礎理論。愛國主義有著深刻思想和豐富內涵。沒有對愛國主義基礎理論問題的透徹解析,愛國主義教育就會浮在表面,經不起復雜現實問題的深層追問。如何理解愛國之“國”、愛國之“愛”、愛國主義之“主義”?作為情感系統的愛國主義,如何從樸素情感升華為深沉情懷?作為行為準則的愛國主義,在道德領域、政治領域和法律領域的要求有何同異?……回答這些問題,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科學指導,離不開對愛國主義豐富內涵的多維度、多層次揭示。
聚焦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現實問題。愛國主義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向,不能停留于抽象空談。現實中一些愛國主義教育之所以流于形式,愛國主義教育研究之所以失之膚淺,歸根結底是缺乏問題意識,沒能把握住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大現實問題。如,怎樣理解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是愛國主義的本質要求?“只愛國,不愛黨、不愛社會主義”的錯誤論調錯在哪?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理解新時代愛國主義必須堅持立足中國與面向世界相統一的基本立場?如何認清和回應虛無主義對愛國主義的侵蝕和挑戰?如果不能就這些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深刻闡釋和正確回答,而僅僅局限于愛國主義教育形式、方法、載體等“微觀技術”方面的探索,愛國主義教育就難免有舍本逐末之嫌,愛國主義教育研究也就難免有“蜻蜓點水”之淺。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