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
數字經濟以數據為生產要素,以網絡為載體,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推動力,通過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是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經濟形態。近年來,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方、各部門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數字基礎設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數字產業創新能力加快提升,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提檔加速。數字經濟發展將駛入“快車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邁上新臺階
2022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數字基礎設施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電子政務發展指數進入全球前列。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231萬個,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的能力。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首次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IPV6活躍用戶超7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負責人4月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將從加強政策制度建設、適度超前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加快 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數字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深化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六方面發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2022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首次超過10萬億元,達到10.8萬億元。行業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經達到了27.2%,創歷史新高。隨著數字技術應用范圍遍及城鄉,一系列數字化解決方案將更加便捷地深入到交通、制造、工業、能源等多個領域,成為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在提升實體經濟效率的同時,催生更多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
當前,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有力舉措。數字經濟通過新技術、新要素、新業態可以有效地促進實體經濟的增長,而實體經濟則為數字經濟的應用和數字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外部需求。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順應科技革命浪潮、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的必然之舉,也是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借助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豐富應用場景,有利于加快推動中國經濟由人口、資金、技術等傳統要素驅動模式轉為全要素驅動模式,為中國未來經濟繁榮發展帶來無限新機遇及新變革。
加快推進“數字云南”建設
4月初,建設數字云南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2023年數字云南工作要點,明確云南省將從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協同高效數字政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建共治共享數字社會、大力引培數字人才等六個方面,加快數字云南建設。
今年,云南省將進一步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2萬個以上,行政村5G網絡覆蓋率達88%,沿邊小康村5G網絡覆蓋率達100%,縣級城區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達100%,推動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完成“千兆城市”建設;推進“兩亞”國際數據中心、云南省北斗衛星導航數據與應用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數字經濟建設方面,云南省將完成數字經濟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因地制宜創建5個數字經濟園區,確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增長20%以上;打造一批“5G+”融合賦能項目,新認定一批大數據產業、人工智能示范試點項目;推進數字經濟與高原特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深度融合,持續拓展升級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確保全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20%以上,重點打造10個制造業全業務數字化標桿,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持續完善“游云南”App和“一部手機管旅游”平臺,完成10個4A級以上景區省級智慧旅游示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