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志宏
當前,我國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立了完善的應急預案,并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將該類事件分為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不同事件可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案,便于迅速控制事件的發展。不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成因存在較大差異,國家公共衛生部門會進行詳細評估與分類,指導各級單位和民眾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一般來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以下特點:
突發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多為突然發生,且具有不確定性,雖然存在著發生征兆和預警的可能,但往往很難對其作出準確預測和及時識別,甚至事先沒有預兆,難以作出能完全避免此類事件發生的應對措施,如各種恐怖事件、自然災害引起的重大疫情和食物中毒等。但難以預測并不等于不能預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某些自然災害的預報準確率正在逐步提高,且隨著公共衛生體制和預警機制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更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有可能預料或預見的,我們可以根據提前制定的處置預案有計劃地應對。
成因的多樣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因多樣,一是與病毒有關,例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烈性傳染病。二是與自然災害有關,如地震、水災、火災等大災之后容易出現大疫。三是與事故災害相關,比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交通事故等。四是與社會安全事件有關,如生物恐怖等。
分布的差異性 分布的差異性首先表現在時間分布差異上,不同的季節,傳染病的發病率也會不同,比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往往發生在冬、春季節,腸道傳染病則多發生在夏季。其次表現在空間分布差異上,傳染病的區域分布不一樣,如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傳染病就有差異。此外,還有人群的分布差異等。
傳播的廣泛性 當前我們處在全球化的時代,某一種疾病可以通過現代交通工具跨國流動,而一旦造成傳播,就會成為全球性的傳播。另外,傳染病一旦具備3個基本流通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以及易感人群,就可能造成廣泛傳播。
危害的復雜性 也就是說,重大的衛生事件不但對人的健康有影響,而且對環境、經濟乃至政治都有很大的影響。比如2003年的SARS流行,對我國部分行業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
治理的綜合性 治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4個方面的結合,第一是技術層面和價值層面的結合,我們不但要有一定的先進技術還要有一定的投入;第二是直接任務和間接任務相結合,它既是直接的愿望也是間接的社會任務,所以要結合起來;第三是責任部門和其他的部門結合起來;第四是國際和國內結合起來。只有通過綜合的治理,才能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得到很好的解決。另外,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還要注意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社會體制、機制的問題,工作效能問題以及人群素質的問題,要通過綜合性的治理來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目前,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以預防為主,常備不懈。要提高全社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