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 石楊娜
摘 要:青年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國共產黨深刻把握新時代青年發展和青年工作的內在規律,推動青年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明確了青年工作是黨的一項戰略性工作的定位,闡釋了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出青年工作要提升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的實踐要求,為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關鍵詞:青年工作;戰略定位;根本任務;實踐要求
[中圖分類號] D25 ? ? ?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3)005-0081-011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3.005.006
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擘畫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藍圖,并對全黨做好青年工作做出新的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深刻闡明了新時代青年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戰略性地位,號召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并對廣大青年提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的新要求。新的征程上,要更好地團結、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就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青年工作的戰略定位、根本任務和實踐要求,使青年工作更好地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
一、青年工作的戰略定位:黨的一項戰略性工作
“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1],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向全黨發出的號召。在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中對青年工作做出專門論述,其政治意義非同尋常,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工作在黨的整體事業中的極端重要性。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黨始終都將青年工作放在國家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位置,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是新時代推進青年工作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
青年工作作為一項與時代同步前行、與青年同頻共振的工作,必須立足現實需要,抓住當下大勢,始終引領青年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著眼國家工作大局,把握主動、順勢而為。
始終引領青年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青年工作只有把握當前發展階段的中心任務,才能確保其方向正確、目標明確,才能團結凝聚廣大青年為促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新時代全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新時代青年工作要將目光聚焦到黨的中心任務上,緊緊圍繞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謀劃部署,始終引領廣大青年在平凡的崗位上奮斗青春,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在創新創業中勇往直前,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擔當重任。自覺以黨的中心任務為自己的職責使命,積極參與到強國大業和復興偉業的各項實踐活動之中,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向上向善、敢為人先、大膽創新的精神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撐起民族脊梁。
始終引領青年著眼國家工作大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謀劃任何工作都需要自覺樹立大局觀,從大局、全局看問題,自覺將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定位、開展,冷靜研判趨勢,把準方向。立足百年宏闊視野,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與奉獻。青年始終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先鋒力量。當前,我們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工作的開展要緊緊圍繞這兩個大局,引領廣大青年在大局下思考、行動,準確把握目前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和世界坐標,深刻洞察當前世界發展大勢,在干事創業時自覺胸懷大局,在謀劃工作時自覺服從大局。
(二)青年工作“傳承的是根脈”
“傳承根脈”重在賡續基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紅色基因、革命精神是青年工作的根脈所系。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積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中凝聚激勵青年發展的力量。
始終引領青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脈。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要善于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2]。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內蘊著民族的價值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孝悌忠信、崇德向善等思想觀念為青年養成良好的道德操守提供價值指引,“鑿壁偷光”“臥薪嘗膽”等歷史典故為青年勇擔大任、努力拼搏注入不竭動力,必須要引導廣大青年以敬仰之心去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努力從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智慧和營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文化根基。
始終引領青年傳承紅色基因、革命精神之根脈。革命事業靠青年一代接續奮斗,優良傳統靠青年一代繼承發揚。回顧過去的烽火歲月,一代又一代青年群體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在血與火、生與死的激戰中形成了一心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奮斗精神,成為激勵一代代青年人奮勇直前的精神動力。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砥礪前行,引導青年體悟黨一路走來的篳路藍縷,抓好對廣大青年的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將紅色基因滲進青年血液,融入青年骨髓,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光榮傳統中汲取營養,積聚風雨無阻、凱歌前行的根本力量”[3]。
(三)青年工作“面向的是未來”
青年工作不僅僅是眼前的、當下的工作,更是一項事關長遠的戰略性工作,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有著無比遠大的前途和希望。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歸根結底要靠富有創造力的青年一代。面向未來,要積極引領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拼搏奮斗。
始終引領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青年對美好夢想的不懈追求始終與民族復興的歷程緊密相連。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百年來,黨領導青年積極投身革命運動與革命武裝、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新時代的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傳承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當前,黨和國家事業已經“取得歷史性成就與變革,民族復興偉業成為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4],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要以堅實的底氣和能力去應對民族復興征程上的風險挑戰,將黨的宏偉目標轉化為推動自身實踐的不竭動力。
始終引領青年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國提出的關于應對世界發展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也是新時代賦予青年的新使命。面向未來,世界大變局與疫情交織疊加,脫貧減貧與氣候變化等難題亟待攜手相助,黨要引領青年更深刻地認識到每個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都是緊密相連的,深刻明白各國發展不是孤芳自賞、閉門造車式的發展。為解決人類重大問題,必須要堅持胸懷天下、命運與共、和諧共生的理念,以尊重、開放、共享、互鑒的態度去看待他國發展,與各國攜手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智慧。
二、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青年工作立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戰略高度,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努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1]。
(一)培養有理想的時代新人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5]理想信念是指引青年前進的方向標,青年理想是否遠大、信念是否堅定,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年要擔負時代大任,就必須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指引,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執著。
培養青年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6]培養青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如磐石,做到真學真信真懂真用馬克思主義,必須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的研讀,從原著原文原理中汲取營養,在常學常新中夯實理論素養;必須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人民性、開放性和實踐性,敢于批判一切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堅決抵制馬克思主義“無用論”“過時論”,讓“真”主義內化為真信仰;必須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所蘊含的深刻道理,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必須善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解讀問題,在實踐中感悟馬克思主義所蘊含的強大力量,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武裝自己,講好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故事,做馬克思主義的自覺踐行者。
培養青年堅定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念。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將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精神旗幟,將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青年是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主力軍和先鋒力量,培養廣大青年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是培養新時代青年的應有之義。培養青年深刻認識到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堅決反對“虛無縹緲論”和“一蹴而就論”,不能因過程漫長而放棄追求、因現實復雜而放棄理想,時刻保持對遠大理想的清醒認識和執著追求,銘記“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清澈誓言,堅定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心與決心,以逢山開路的勇氣、遇水架橋的闖勁、久久為功的韌勁推進共產主義事業邁向更高臺階。
培養青年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執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 [7]19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取得了發達國家用幾百年所取得的成就,用事實強有力地證明了我們所選擇的道路、所堅信的理論、所施行的制度、所推崇的文化是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是極其正確且具有遠大前景的。培養青年從歷史發展中掌握黨和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現實映照中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從發展大勢中擔負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好前程的責任,將個人夢想融入祖國的宏偉藍圖之中,將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引領青年實現人生理想的前行方向。
(二)培養敢擔當的時代新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新時代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也必將堪當肩負時代賦予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重任。敢擔當、善擔當是中國青年的突出特質。
培養青年樹立敢擔當的意識。從五四運動到革命斗爭,從四化建設到創新脊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就是黨帶領廣大青年勇擔使命、頑強不屈的奮斗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大青年為擺脫國家受難、民族受辱,毅然扛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大青年為恢復國民生產、促進新中國發展,勇敢向急難險重的建設領域挺進;改革開放時期,廣大青年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踴躍投身各條戰線。正所謂“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要使青年真正肩負起時代重任就必須大力培養青年勇挑重擔的思想意識,抵制逃避責任、怯于擔當的錯誤思想,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精神。
培養青年踐行善擔當的行動。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民族復興的征程上,一代代青年人將火熱青春投身建設祖國的偉大實踐之中,他們當仁不讓,響應在前、沖鋒在前、奮斗在前,勇敢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實踐是廣大青年的演練場,只有經過實踐的不斷磨礪鍛造,青年才能以更強韌的意志、更無畏的魄力、更扎實的本領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廣大青年要積極投身各項實踐活動之中,敢于到基層一線、邊遠山區、攻關前沿去啃硬骨頭、挑重擔子,不懼前行道路上的“臘子口”“婁山關”,用善擔當的實際行動托起偉大夢想。
(三)培養能吃苦的時代新人
處于兩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交匯期,黨所面臨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青年要劈波斬浪,肩負起民族復興之大任就要不怕苦、能吃苦,于艱苦中鍛造意志、培養品質。
鍛造青年不怕苦的意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只有“艱難困苦”,才能“玉汝于成”。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經歷了無數大風大浪、大災大難,卻從來沒有被壓垮的民族,是從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奮起的民族。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嚼草根……深刻詮釋了中國人民敢吃苦、樂吃苦、勇吃苦的精神,這不僅是革命文化的苦難寫照,也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密碼。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繼承弘揚不怕苦的優良傳統,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磨礪意志,激發不怕苦、敢吃苦的韌勁,用稚嫩肩膀扛起如山責任。
培養青年能吃苦的品質。窮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廣大青年要鍛造能吃苦的寶貴品質,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不因一時的誘惑而放棄原則,不因一時的艱難而退縮逃避,在吃苦中增強毅力,將吃苦當作自身歷練能力、提高本領的必由之路,勇敢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考驗自己、提升自己,在自找苦吃的過程中磨礪品行、堅定信仰。
(四)培養肯奮斗的時代新人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對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而是要時刻準備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需要廣大青年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7]21,勉勵廣大青年做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
培養青年繼承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艱苦奮斗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政治本色。百年來,黨帶領青年攻堅克難,為民族的前途命運而不懈奮斗,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披肝瀝膽,以艱苦卓絕的奮斗取得了今天的偉大成就。進入新時代,作為社會頂梁柱的青年絕不能坐而論道、坐享其成,要繼承黨的光榮傳統,發揚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祿精神、王進喜精神等艱苦奮斗精神,傳承先輩們自力更生、勠力前行的優良品格,始終保持不畏勞苦的精神境界、砥礪奮斗的精神風貌。
培養青年發揚接續奮斗的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之以恒、接續奮斗,以一步一腳印的務實態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精神鑄就美好未來。進入新時代,國際形勢瞬息萬變,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新時代的青年要以接續奮斗的確定性應對外在的不確定性,清醒認識到民族復興宏偉目標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勇氣,筑牢接續奮斗的思想根基,將不懈奮斗、永久奮斗轉化為自身的自覺行動,在接續奮斗中譜寫民族輝煌。
三、青年工作的實踐要求:提升青年工作的“三力”
如何做好青年工作,將廣大青年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是新時代青年工作必須要回答的時代之問。在慶祝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增強青年工作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為新時代青年工作的開展與落實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提升青年工作的引領力
要增強青年工作引領力,為扎實推動新時代青年工作凝聚廣泛共識,就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青年,用歷史的眼光啟示青年,用偉大的目標感召青年”[7]30,引領廣大青年深刻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系統接受“四史”教育,踐行始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教育青年,既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統一青年思想、引領青年方向、凝聚青年力量的必然要求。“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要學深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這一看家本領,在常學常新中汲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就是要系統、準確、全面地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回應新時代各項重大問題中,實現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是新時代引領廣大青年的偉大思想旗幟。要引領青年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夯實黨執政的青年思想基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年自覺將思想和意志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深刻領悟最新理論成果的豐富內涵、科學體系和精髓要義,把握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充分認識最新理論成果的真理性和科學性;在實踐中積極踐行,讓最新理論成果成為青年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用“四史”教育啟示青年。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四史”蘊含著許多催人奮進的力量,是最為生動、最具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要向廣大青年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促使他們不斷增強對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的信賴、信心、信念,在學思踐悟中增強歷史定力、鍛煉歷史思維、堅定理想信念。一是要講好黨史和新中國史,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要向青年講好黨從一葉紅船邁向百年大黨、從任人欺凌到獨立自主的歷史,弄清楚黨從何而來、走向何處,讓青年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以真實的歷史感召青年,以黨的偉大功績和偉大成就鼓舞青年,通過客觀真實的歷史故事、豐滿生動的歷史人物堅定青年初心使命,在潛移默化中深化青年愛國情,強化青年愛國志,使黨的歷史成為教育青年、激勵青年、塑造青年的鮮活素材。二是要講好改革開放史,弄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8],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努力開創出來的。要向青年講好黨帶領人民擺脫貧窮、逐夢小康等戰略抉擇的歷史背景、具體部署和發展歷程,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發廣大青年的奮斗激情,樹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思想觀念,銳意進取,敢為人先,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縱深發展,創造出讓世界矚目的歷史新成就。三是要講好社會主義發展史,弄清楚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要向青年講清楚社會主義從風雨飄零到蓬勃發展的歷程,促使青年深刻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社會主義發展規律以及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曲折演進的歷史過程,明白社會主義之所以在中國煥發磅礴生機與活力,歸根結底就在于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從而堅定青年對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
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百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不移其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初心使命。新時代引領青年成長成才,要堅持用黨的初心感召青年,用黨的使命呼喚青年,引導青年為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而接續奮斗。一是堅定青年為人民謀幸福的如磐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自從誕生之日就將人民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為人民謀幸福貫穿于黨的整個偉大奮斗歷程。要引導廣大青年堅定初心,始終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將初心融入為人民謀幸福中,增強服務人民的意識,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思考問題,多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甘做人民的“孺子牛”,深入人民群眾之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憂所慮,解決好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將服務人民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在為人民謀幸福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二是賡續青年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時代重任依靠青年,偉大事業呼喚青年。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青年群體都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實現中國夢離不開青年群體的鼎力相助。實現偉大復興這一光輝目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持之以恒、前赴后繼。要引導廣大青年深刻認識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時刻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來激勵自己,樹立夢想終會實現的堅定信仰,積極投入祖國的各項建設事業之中,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與民族的復興大業之中,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跑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場接力賽。
(二)提升青年工作的組織力
“新時代的青年工作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7]153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提升新時代青年工作組織力的根本保障,不斷深化改革以共青團、青聯和學聯為主導的先進青年群團組織是提升組織力的重要舉措。
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全面領導。山雄有脊,房固有梁。新時代要做好青年工作就必須牢牢把穩黨的領導這一定海神針,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黨對青年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首先,強化黨對青年工作的政治引領,主要體現在“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方向、青年發展政策”[9]的領導。一方面,黨要為青年工作指明政治方向,引導青年時刻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之下,維護黨的方針政策,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另一方面,黨要為青年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切實解決青年在十大領域的需求,落實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青年文化精品工程等十大重點項目,在政策上為青年工作和青年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其次,強化黨對青年工作的思想引領。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凝心鑄魂、補鈣壯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筑強大的思想偉力,引導廣大青年學懂弄通做實科學理論中蘊含的精髓要義,領略科學思想的真理之光。最后,強化黨對青年工作的組織領導。必須要加強對以共青團為核心的青年群團組織的領導,確保群團組織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為黨做好青年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推進共青團改革再出發。改革再出發就是要拿出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圍繞“三性”建設,聚焦基層組織建設,把共青團建設得更有活力、更堅強有力。一是以“三性”建設克服“四化”問題。推動共青團改革,必須清楚看到當前團工作中存在的“四化”問題,對癥下藥,刮骨療傷。以政治性鑄魂,是指共青團作為為黨的青年工作服務的政治組織,必須將政治性放在首位,在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時,號召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以先進性鍛骨,是指共青團要牢牢把握時代主題開展工作,加強團員先進性建設,引領廣大青年時刻保持思想和行動上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以群眾性落根,是指共青團要時刻踐行群眾路線,解民憂,紓民困,團干部要走近群眾,走進群眾,要“把宏大敘事與身邊小事統一起來,把青年人的心緊緊同黨貼在一起,為黨爭取人心、贏得青年”[10]。同時,團要適應新形勢下網絡化的發展,做好網上青年群眾工作。二是要將改革舉措落到基層組織。針對基層組織缺編制、缺經費、缺辦公場所、缺工作人員的問題,團組織要“創新基層的組織方式和活動方式、探索完善開放共享資源整合機制”[11],加強關注、加大投入,把資源和力量真正落實到基層,大力打造一支專職、兼職、掛職相結合的團干部隊伍,積極吸納真正愿意為黨做青年工作、熱愛團組織事業的模范人物、優秀青年,壯大基層組織力量。
深化青聯和學聯創新改革。青聯和學聯工作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青聯和學聯組織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青年特點和規律,深化創新改革,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堅定跟黨走、奮進新時代。”[7]232一方面,青聯要代表好廣大青年的利益和愿望,從青年群體最需要的地方著手,竭誠為廣大青年服務,做青年朋友的“服務員”;要不斷強化組織建設,擴大基層一線勞動青年在青聯中的比例,積極吸納工人、農民、服務業等領域中的優秀青年,加強與普通青年的緊密聯系;要大力開展“青聯大課堂”“青聯榜樣說”等系列學習活動,廣泛動員青聯委員、青年學者為廣大青年宣講黨的方針政策,為青年答疑解惑,傳播好黨的聲音,激發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另一方面,學聯要牢牢把握全面從嚴治黨的嚴格要求,將“嚴”的主基調貫穿于學聯建設的各個方面,立規矩、嚴紀律,確保學聯組織作風嚴實,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取得廣大青年學生的信任與支持;要鼓勵廣大學生自覺投身到社會基層實踐、國家建設前沿和創新創業一線之中,在服務人民奉獻祖國中建功立業。
(三)提升青年工作的服務力
全黨全社會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就是要關心青年、支持青年,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新時代提升青年工作服務力必須正確認識青年,在把握青年特質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整合多方力量,為青年發展搭好臺、架好梯。
在認識青年特質的基礎上服務青年。只有正確認識青年的特質特點以及出現的新問題,才能精準高效地服務青年。一是要充分認識到青年身上蘊藏著巨大的創造能量和活力,大力開展青年創新創業活動,鼓勵青年積極參與到事關國家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重大工程中,充分激發青年的創造潛能和創新活力。二是要充分認識到青年“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的特性。針對“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要強化學校教育在青年學生知識體系搭建中的決定性作用,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加強科學配置;針對“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要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為青年價值養成指點迷津、提供導向;針對“情感心理尚未成熟”,要加強心理輔導和心理教育,把握青年群體的心理、性格、行為等情況。三是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背景下網絡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竭力為廣大青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青年由于思維敏捷、接受度高,更容易受到網絡的影響,成為網上爭奪人心的重點。青年工作必須認識到這一新變化,建設好青年聚集的網絡平臺,組織力量開展網上正面宣傳,建立專門理論學習服務網站,提供內容豐富的理論學習資源,用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產品來滋養青年網民。同時,要“構建聚焦青年熱點問題的青年服務新機制”[12],提供網上答疑解惑渠道,及時解決青年網民的困難困惑,服務好網上青年群體,帶動更多的青年與黨同心、與黨同行。
在促進青年發展的過程中服務青年。國家欲發展,青年需當先。要發展好、培育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就必須整合各方面力量,強化服務以促進青年更好發展。一是社會要花大氣力為青年發展搭建舞臺。要搭建好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大力籌建完善“青年創業示范園地”“青年科技創業孵化基地”等促進青年自由發展的平臺,激發青年創新創造的熱情與活力;組織好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力支持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愛心幫扶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引導青年大學生積極深入廣闊社會天地,激發青年自覺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激情和活力。二是學校要打造好青年發展的重要園地。要將德育貫穿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讓美好品德在學生心底扎根生芽,使學校真正成為化育為人的天地;要大力開展向榜樣模范學習的活動,通過學習優秀榜樣的先進事跡和感人精神,幫助青年厚植家國情懷、錘煉品德修為、樹立崇高理想。三是家庭要幫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積極培養符合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的青年群體,重視孩子品德教育,改變“重知輕德”的不良傾向,以良好的家風家教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遠大的理想信念,為青年成長成才起好頭、打好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關于青年工作的定位從“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到“一項戰略性工作”,深刻凸顯了青年工作在黨和國家的事業中極端重要的地位。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努力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推進青年工作“三力”建設,更加清晰明確了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務,構建了指導和推動青年工作的理論體系與實踐要求,為新時代黨領導青年在時代大潮中立身、立心、立業、立命提供一系列行動指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22-10-17(002).
[2] ?習近平在四川考察時強調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在新的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N].人民日報,2022-06-10(001).
[3] ?鄭衛麗,王標.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時代新人培養的三個維度:精神要義、實現思路與意義表達[J].重慶社會科學,2021(11):66-77.
[4] ?尹冬梅.新時代培育強國先鋒的內在邏輯與實踐向度[J].思想理論教育,2022(7):55-60.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45.
[6]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7] ?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8] ?王順.不斷提高理論素養[N].光明日報,2022-08-09.
[9] ?鄧希泉.習近平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探析[J].黨的文獻,2019(3):16-22.
[10] ?陸玉林.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總體要求的政治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3 (1):1-9.
[11] ?李玉琦.共青團工作的核心就是當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J].中國青年研究,2022(4):5-12.
[12] ?黃亮.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路徑探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1):34-39.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Fundamental Task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y's Leading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Xie Jun ?Shi Yangna
(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0)
Absrtract: Youth work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ork of the Party.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ased on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ensuring the continuity of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he CPC has deeply grasped the inherent laws of youth development and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and promoted the youth work to achieve historic achievements. It clarifies the positioning of youth work as a strategic work of the Party, explains that the goal and task of youth work is to cultivate new people who have ideals, dare to take on responsibilities, can bear hardships and are willing to work hard to be worthy of the great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for youth work to improve its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which provides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youth work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Youth work;Strategic positioning; Fundamental tasks; Practical requi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