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燦
古詩詞內容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古詩詞教學工作的占比較大,由此不難看出古詩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但是結合現階段實際教學現狀來看,很多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而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便是以傳統精讀精講的方式開展古詩詞閱讀教學,其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其難以體會到古詩詞學習的魅力。為此,針對這一問題,為了更好地推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工作的發展,增強學生的詩詞理解能力,將學習任務群運用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當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古詩詞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將學習任務群融入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當中,可以結合既定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任務群進行針對性地講解,進而幫助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知識的積累,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群閱讀視角下,如何將其與古詩詞教學活動相結合,此時也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話題。
一、學習任務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價值
(一)豐富詩詞積累,調動學習熱情
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中,學生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詩詞知識基礎才能夠更好地掌握古詩詞知識要點,僅僅依靠學生課堂知識所學是難以實現的。為此,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十分重要。結合當前初中教育教學問題來看,盡管語文古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體系中占據著較大比例,但是古詩詞閱讀數量有限,難以切實發揮其實際的教學作用,更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為此,開展學習任務群閱讀活動十分重要,基于教材內容為核心,為學生挑選一些適宜的課外古詩詞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學科素養水平,并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詞知識。
(二)增強語文素養,培養發散思維
利用古詩詞精講模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聚合性思維,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要點,但是難以強化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中,為學生融入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實現學生聚合性思維發展,同時更能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現學生文學素養水平的提升。
(三)明確學習目標,突破詩詞難點
相較于現代漢語而言,從語言表達方式的角度思考,古詩詞與現代語言方式的差異性較大,這也是很多初中生理解古詩詞知識點的難題所在,其主要表現在學生利用自主閱讀學習的方式難以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很難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而借助學習任務群的古詩詞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將作者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以此加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幫助學生深入感知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內容。利用溝通交流的方式,能夠加強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基于這一情況,學生能夠對古詩詞的核心情感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古詩詞學習的難點。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現狀
(一)議題文本模糊,學習目標缺失
結合學習任務群議題的選擇來看,語文教師在為學生選擇學習議題時,應當盡可能地挑選更多的種類。基于對現階段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的分析,大多數的語文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較強,難以為學生有針對性、創造性地選擇閱讀議題,進而導致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習任務群以相應的議題內容為核心,為學生構建完整的學習體系,而倘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議題文本的選擇時出現文本挑選模式、主題方向不清晰等問題,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學習目標。
(二)閱讀局限較強,導致興趣喪失
結合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現狀來看,其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語文教師在開展學習任務群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古詩詞的多文本、多任務學習需要圍繞大量的詩詞文章進行體系構建。現階段,很多基層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習任務群教育概念及內涵的認知程度不高,缺乏良好的教育改革與創新意識。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更為依賴課前備課工作,往往會采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挑選與閱讀內容相順應的文本,或者借鑒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自身缺乏對課程設計的思考,從而導致學習任務群下的古詩詞閱讀教學難以有效開展。
(三)忽視主體地位,限制學生發展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構建學習模式,語文教師往往并未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導致學生的語文古詩詞學習十分被動,難以掌握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更難以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導致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活動陷入困境。
三、學習任務群視角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舉措
(一)基于詩詞特點,創設用語任務
基于學習任務群視角下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需要教師首先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在特定語境中的學習熱情,而學習任務情境的構建,主要是基于學生自身學習情感體驗以及對古詩詞認知需求的用語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為學生創設學習任務情境時,需要語文教師緊密結合古詩詞內容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情境創設更為個性化。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觀滄海》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學習任務:根據詩詞中的語句進行猜想,你能夠從中聽到怎樣的聲音?看到怎樣的畫面呢?這一學習任務對于學生的古詩詞理解具有較強的輔助性作用,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曹操的人物個性,并明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基于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的視角下,學生學習古詩詞內容需要根據教師所結合的任務情境,調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給予學生良好的詩詞學習體驗。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情境時,需要掌握好詩詞的針對性、真實性、統籌性等原則,這樣才能夠使古詩詞情境創設更具感染力。
(二)根據學生表現,設計綜合任務
開展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古詩詞閱讀教學活動,需要將學生作為語言實踐活動的核心重點,并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水平能夠切實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詳細且全面地展現出學生不同時期自身語文要素所能達到的水平,以此展現出語文實踐水平的標準。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古詩詞閱讀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為學生設計古詩詞學習任務,應當切實基于學生的角度,結合古詩詞不同的特點,為學生設計更為多元化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下冊《登飛來峰》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這首古詩詞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古詩詞內涵,為學生設計“探究《登飛來峰》藝術特色”的學習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古詩詞中較為經典的景色描寫字詞,并思考其所描繪的景物具有怎樣的特點,并在文章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旨在使學生了解這種創作手法,感受其藝術魅力。
(三)構建學習支架,開展深度學習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支架,意在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古詩詞學習任務設計工作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自身實際學習情況,并依據古詩詞內容的特點,科學、合理、適度地為學生構建資源型、探究型、知識型等不同的學習支架,旨在使學生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并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學習活動的層次化發展,有效展現深度學習的價值。
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渡荊門送別》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探尋李白古詩詞魅力”的學習任務,并為學生安排以下幾項具體任務:首先,仔細閱讀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思考這篇古詩詞主要寫作方向是什么?表達了作者的怎樣思想情感?其次,思考這首古詩詞所體現出怎樣的意境?隨著問題的層層深入,倘若直接要求學生進行學習,則有可能難度較高。為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支架,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針對第一項任務,教師可以從古詩詞中為學生篩選一些重點字詞,并對學生開展專項性的指導,將其中并未標注的生僻字詞進行解析,為學生疏通詩詞的大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其次,針對第二項學習任務,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詩人李白的其他作品,并為學生提供這首詩詞的創作背景,以此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渡荊門送別》古詩詞的內涵。
(四)借助小組合作,增強學習效率
通過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夠優化學生的古詩詞學習過程,更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以此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到增強。而學習任務群則是一種極具創新性的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中,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習任務群相結合,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增強。
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上冊《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在開展學習活動以前,語文教師可以首先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水平、性格、喜好等因素,以科學合理的方式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以此確保每個小組間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大致平衡。然后,結合古詩詞《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核心內容,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比如,任務一,要求學生進行朗讀,深入感知古詩詞內容的核心含義,并從宏觀的角度掌握古詩詞核心內容。任務二,初步掌握這首古詩詞的寫作方式及修辭手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及討論,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果。基于學習任務群視角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利用小組合作模式的融合,必然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簡要而言,將學習任務群融入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工作當中,能夠實現教學質量的增強,引導教師基于古詩詞教學目標的設計,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任務訓練,引導學生開展高效化的學習活動,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水平。為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展現教學與學習之間的聯動,對各個單元、各篇古詩詞內容進行科學化設計,以此增強古詩詞教學的趣味性,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最終實現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