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力 郭朝嫚
師生關系和諧與否,對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決定著教學方法的課堂實施能否發揮出最大化的教學效用,是否有利于學生成績水平的穩步提升以及化學思維的充分活躍。形成和諧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將學生作為課堂主人翁,進行化學知識的有效學習和學以致用,在不同方法的引導之下,積極探索未知領域,去發現化學課程的魅力,使學生真正地愛上化學課,最終作為高素質人才走向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作用
1.1保障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一直以來,師生關系都是高中化學教學工作能否高效化推進并達到預期目標的一個關鍵性因素。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進一步提升師生關系的和諧性,將更好地保障化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可以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要求等,使他們在課堂活動中有著豐富收獲,不斷突破自我,積累下大量的知識經驗,迅速轉化知識經驗,使綜合性學習能力得以整體提高。化學教師要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要多與班級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也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學生真正需要“啟發”或者“引導”的時候,及時實施啟發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利用引導性強的教學方法,開闊學生的學習思路、知識視野、發展方向,避免學生做無用功,陷入思維困境之中,難以突破自我并且走向成熟。化學教師應善于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好師生關系,為各類方法在不同環節中的靈活實施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將枯燥乏味的化學課程教學過程變得異常精彩,使學生更樂于接收化學知識,對重點、難點、關鍵點等有著深刻記憶,并在學以致用等環節有著出色表現,其個性化發展之路必然走得一帆風順,也將擁有全新的發展機會。
1.2能夠推進多方面的工作
從一方面來看,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這項任務的順利達成,不僅有利于化學教學實踐工作的高效化推進,更加有益于高中學生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自覺服從教師的管理,積極參與到創新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在合作式學習或者體驗式學習中不斷認識自己,學會放大自身的閃光點,及時改進自身存在的缺點,最終作為不可多得的高素質人才,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從另一方面來看,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德育工作的實際推進過程中也會收獲意外驚喜,學生們更快地樹立正確的化學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勇于踐行科學精神、化學素養等,在加入社會現代化建設后,更容易實現自我的價值,做出應有的貢獻,無形中推動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必定受到一定的積極影響。
1.3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師生關系影響著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必備條件之一。化學教師應不斷肯定學生的課堂表現,不斷增強學生自我發展、自我修正、自我評價的信心,了解到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后,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心理問題、學習問題,甚至是生活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懂得了“尊師以重道,愛眾而親仁”的意思,努力成為一個有品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在今后的學習發展中迸發出無限活力,充分發揮主體優勢,創新發展以及創造性發展目標的達成,都將變得異常順利。此外,化學教師應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要深刻體會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把好的情緒帶給學生,使學生將自己視為榜樣,以便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正向引導下,深入學習化學知識,快速轉化知識經驗。化學教師真正關心自己的學生,同樣會贏得學生們的認可與支持。化學教師用心打造了高效化的課堂,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詳細講解化學知識,多多引用真實案例,將提問法、情景法、討論法、游戲法等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會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也會使學生對于化學充滿喜愛,對于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充滿期待。如此一來,高中化學的教學水平會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各項育人計劃的貫徹與落實,都會變得異常順利,有望收獲意外驚喜,可謂一舉數得。
2. 合理處理師生關系與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
2.1化學教學以生為本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成功關鍵在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第一時間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對不同的教學方法有著深入的研究,合理處理好師生關系與教學方法之間的“聯系”,選擇合適的互動時機,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改變學生錯誤的學習想法和行為習慣。根據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化學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在教學實踐中,想方設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需求”,專門為他們提供自學以及合作的機會,講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對其能力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們信心十足,課堂活動當中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化學教師也應該設計一些有趣的化學實驗,以提問教學的方式,快速處理好師生關系,讓學生自己收集實際材料,自行總結知識要點,從而對教材內容有著更好的認識。例如,在講解“Na2CO3溶液和HCl溶液反應”時,筆者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我們的教材對這一項化學實驗有著簡要的說明,大家按照教材要求完成實驗,實際探究中會發現怎樣的化學現象呢?化學實驗過程、現象、結果等,都是可以轉化的嗎?”學生帶著“疑問”,設法轉變實驗步驟,認真觀察Na2CO3溶液和HCl溶液的反應,將自己的一些新發現準確表述出來,以足夠靈活的學習方式,成為化學課堂的真正主人,無形中脫離了教師的幫助,取得了最佳的學習效果。
2.2合理安排教學工作
化學教師在處理師生關系的時候,應根據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選好不同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要求,專門為他們創設多樣化情境,如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等,并打造活力課堂、高效課堂、趣味課堂,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多角度探索化學知識,使自身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探索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鍛煉。有了這樣的教學安排,學生的主體意愿得到應有的尊重,整個的教學過程更具有啟發性,且環環緊扣,大多數學生都將產生樂學的念頭,在真正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后,必然產生異常強烈的求知欲望。以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的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學為例,筆者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可以簡單概括如下。首先,筆者會與班級的學生展開一場直接的對話,去了解他們最真實的學習需求,詢問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是否感興趣,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優化本章的教學方案,并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在準備環節中,筆者會將視頻資料、圖片資料等課外收集的豐富資料,作為教材內容的有效補充,準備在互動環節運用,更好地引發學生對“燃燒和滅火”問題的思考,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火災的危害,產生預防火災發生的意識。其次,需要在導入環節、互動環節、實驗環節,循環播放動畫視頻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全程借助多媒體技術,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便于學生體驗式學習,展開探究性學習,主動加入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斷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記憶。再次,指導學生完成一些小實驗,在化學實驗期間形成更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案例法、示范操作法等,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走進化學世界,暢游在化學知識的海洋中。最后,必須重視教學評價,先評價學生在實驗環節、自學環節的表現,再幫助他們明確自身的優缺點,從而在自我評價以及小組互評當中更好地改進不足之處。化學教學有始有終,在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大力支撐下,學生的綜合能力快速發展起來,不斷地走向成熟,未來的發展選擇隨之增多,發展前景自然一片大好。
2.3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重新構建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后,師生互動式教學法顯現出了巨大的教學優越性,因此,化學教師要不斷與學生展開有效互動,點撥學生深入學習,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他們自己去總結,自己去創造,嘗試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新一輪的化學學習,并且進行社會調查,將生活中的化學問題搜集起來,探尋不同的解決辦法,證明自己的化學天賦。
2.4強化教師綜合素養
作為化學教師,還要具備豐富而專業的知識,要以扎實學識為根本,常懷一顆仁愛之心,組織教育教學活動,贏得全體學生的充分信任,在課堂中樹立絕對的“權威性”,無形中優化師生關系。那么,初中化學教師該做哪些準備,才能夠在化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發揮出更大作用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首先,教師要增強個人魅力,去塑造學生的“靈魂”,并健全學生的人格,通過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從而影響到全體學生,使他們認真學習,努力學習,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做一個勤學好問的人。其次,教師要利用好師德強烈的示范性,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同時提升教學技能、服務水平等,善于駕馭課堂,研究各類教法,平時多溝通學生,盡最大努力處理好雙邊關系,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更愛表現自己,不再盲目探究與思考。最后,教師要科學分配教學時間,要會圍繞重難點和關鍵點展開針對性指導,始終以學生們樂于接受的講課方式,實行個體化、趣味化、專業化等特征突出的學科教育,使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接受來自教師的關心、引導和幫助,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摒棄傳統教學觀念,有效改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是化學教師的職責所在。化學教師應不斷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構建十分和諧且日益融洽的師生關系,用心合理處理好師生關系與教學方法,在學生們真正愛上化學課后,整體優化教學效果,成功培育出高素質人才,以滿足整個社會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