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 冬

宋 冬/ 新疆姑娘 絹本重彩 43.5cm×32.5cm 2022年
從梔子花開到草露滴秋,每幅作品都有其專屬的那段時光。繪畫所謂的靈感,皆是在不斷地體驗、嘗試、繪制過程中的自然發生……
——宋冬
生活波動藝術家心靈之弦,沒有生活,藝術家的靈感創作源泉就會枯竭,藝術家就會失去創作的原動力。我們要想創作優秀的藝術作品就一定要熱愛生活,要深入生活,隨時留心觀察、體驗、提煉、鍛造,升華情感,為日后創作做積淀。這幾年跟隨工作室的老師和同學一起走過福建的惠安、四川的大涼山、新疆的塔什庫爾干等地方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尋找繪畫素材,生活的積累是產生靈感的源泉,生活感受中的情能使描繪的形象具有生命的意趣。
我的創作題材涉及塔吉克族和彝族等,這個題材我很感興趣,也嘗試用繪畫形式來表現我對少數民族的感受。新中國誕生以后,少數民族題材就是一個熱門題材,為很多藝術家所喜歡。少數民族對美的認識較為大膽,喜鮮艷,重圖騰及寓意,圖案簡潔但色彩濃烈,表達一種神靈信仰。
我的作品以重彩為主,材質涉及紙、絹。古代的中國畫顏料有礦物質、土質、動植物色和人造顏料?,F代礦物色在古代礦物色的基礎上發展豐富而來,是在保持了古代已經有的幾種礦物色外,在品種上做了飛躍性的開發,尤其是礦石類礦物色從幾種發展到幾百種。在土質顏料方面,開發出來水干色,由蛤粉與優質耐光性高級顏料、染料按一定配方研制而成的人造土系礦物色,色相的研制可以達到隨心所欲的程度,大大跨越了古代礦物色的局限性。
色彩,在繪畫中有著獨特的意蘊,是任何繪畫語言都無法代替的。紅色是所有色彩中對視覺感受最強烈和最有生氣的色彩,它熾烈似火,熱情奔放。濃郁醇厚的紅色在視覺上會給人一種高貴感受,它在少數民族的服飾中有所展現。紅色與我內在性格特征相吻合,固然成了我創作的主要色彩語言。不同色調的紅:冷調,暖調,高明度,低明度,高飽和度,低飽和度;不同質地的紅:水色,礦物色,在我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美術創作作為不同畫家的不同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的藝術表現形式,必然在主題篩選、形象塑造、情感傳達、結構安排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審美風格。美術風格與創作個性緊密相連,是一個繪畫者區別于其他繪畫者的疑惑所在,是一個畫家所特有的思想、情感、個人氣質的綜合體現。在新疆系列作品中,我對紅色在畫面里的運用更加廣泛。當我踏上新疆這片土地,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紅色色彩的濃郁,空氣中的香水味,搭配著裝的各種金銀飾……處處都在展現民族的熱情與奔放,高貴與優雅,當時我更加確定了創作的色彩語言。繪畫創作離不開形式美學,繪畫作品的形式美不單是由不同物質材料構成的藝術語言,更是能夠準確、鮮明、生動地表現現實生活的藝術語言。
作品《云彩上的塔吉克》,描繪的是塔吉克姑娘對美好生活的期許,眼神里充滿對未來的向往。女孩的頭巾我用了朱砂為主調,上面單顆點綴燒銅箔,以此來豐富頭巾的地域特色;畫面背景色調柔和,與飽和度較高的頭巾形成對比,襯托出姑娘的熱情;衣服用了大塊兒的黑色來表現,與頭巾的紅從色彩上形成對比,同時明確畫面黑白灰的關系。

宋 冬/ 海仁古麗 絹本重彩 68cm×45cm
《海仁古麗》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到老鄉家做客時見到的他的親嫂嫂。她性格內向,平日里不愛說話,和她聊天時她會不好意思地低頭很羞澀地微笑。后來聽老鄉朋友聊了一些嫂嫂過往的經歷,使我內心有了想要描繪她的沖動,回京后我便著手開始準備起來。這幅作品從材質上和《云彩上的塔吉克》做了區分,我用質地細膩勻凈的絹本來繪制,這和我要描繪對象的性格相呼應。這幅作品依然對紅色在畫面的表現做了嘗試,用了不同顏色的紅色調,例如:水色胭脂、栗皮茶、礦物色辰砂、紅顏、朱砂、赤茶等。衣服做了一些絲毛處理,淡淡的紋理使整個色塊不易呆滯刻板,上面選擇了粗顆粒礦物色紅珊瑚做毛衣花紋點綴,也展現了礦物色的材質美感。作品背景沒有選擇同類色而是用了綠色與人物產生對比,使畫面色調更加鮮明。背景沒有具象描繪景物而是選擇了新疆少數民族的圖騰花紋來裝飾,用了金屬色描金,使得畫面具有現代性的裝飾美感。

宋 冬/ 印象塔吉克系列之4 絹本重彩

宋 冬/ 印象塔吉克系列之5 絹本重彩

宋 冬/ 印象塔吉克系列之6 絹本重彩

宋 冬/ 印象塔吉克系列之7 絹本重彩

↑宋 冬/莎麗 絹本重彩23cm×20.5cm 2021年

↓宋 冬/薩爾維娜 絹本重彩2022年

宋 冬/ 憶洛陽系列之錦瑟 絹本重彩 45cm×65cm 2022年

宋 冬/ 醉花蔭 絹本重彩 28cm×134cm 2021年

宋 冬/ 月光 絹本重彩 2022年

宋 冬/ 憶洛陽系列之燦旸 絹本重彩 46.5cm×34.5cm 2021年
宋 冬/ 醉花蔭 絹本重彩 28cm×134cm 2021年在進行人物創作的同時,我也會穿插畫一些花鳥作品來調節一下。如“憶洛陽”系列作品中對牡丹進行的描繪。洛陽好比我第二故鄉,每年都會舉辦牡丹花會,在洛陽讀書時我都會去,牡丹人人皆愛,洛陽人幾乎提筆都會畫兩下。怎么去描繪我心中的牡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燦旸》這幅作品中,我做了大膽嘗試,用了線面結合的方法去描繪花瓣的輕盈和造型結構的優雅,花蕊依舊采用粗顆粒礦物色來繪制,表現蕊的粉質感。這系列作品目前在初始階段,會有很多不足,未來我會繼續進行探索。
藝術是迷人的,藝術的魅力是無窮的。羅曼·羅蘭曾說過: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情感,內心生活的實際和熱情的世界。藝術家們在創作中,靈感也都是來自于生活,從生活中體驗而得到的。每個人生活的經歷不同,對于生活的感悟也會不同,只有親身體驗之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我們要努力發掘自己喜歡的東西,讓其成為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